黄芩泻白散辅助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2021-04-08 03:36:38蒋胜利秦胜男王志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3期
关键词:支扩黄芩证候

蒋胜利 秦胜男 顾 焱 王志英

(1.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21;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29)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1],临床表现以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若不及时诊治易逐渐损害肺功能,诱发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急性加重期支扩患者气道炎症明显,临床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祛痰等药物,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常出现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二重感染等问题[4]。有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支扩的临床疗效,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对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效果[5-6]。黄芩泻白散具有良好的清肝泻火、化痰止咳的作用[7],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本研究选取80例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黄芩泻白散辅助治疗对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急性加重期拟定[8];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9]中肝火犯肺证的相关内容。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处于支扩急性加重期;年龄18~70岁;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纤维化等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咯痰;合并心、脑、血液系统、免疫系统、肝肾功能严重疾病者;合并发热或痰中带血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本研究应用药物成分过敏者或严重过敏体质者;就诊前服用止咳化痰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9~68岁,平均(48.77±8.62)岁;病程1~8年,平均(5.62±1.33)年;本次病情加重时间1~5 d,平均(3.26±0.88)d。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2~69岁,平均(49.01±8.18)岁;病程1~7年,平均(5.54±1.42)年;本次病情加重时间1~6 d,平均(3.11±0.91)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期间均嘱患者戒烟戒酒,饮食清淡,作息规律等。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06)4.5 g,以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12小时滴注1次,同时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78)治疗,每次10 mL,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芩泻白散:黄芩、鱼腥草各20 g,桑白皮、地骨皮、海蛤壳、桔梗、蜜枇杷叶、杏仁各15 g,柴胡、栀子、甘草各10 g。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两组均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上气咳逆阵作、咯痰质黏、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咽干口苦症状进行量化评分,按照无、轻、中、重程度,依次计为0、2、4、6分,评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2)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并计算FEV1/FVC。3)炎症指标:采集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80℃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拟定,临床控制: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95%,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基本消失。显效: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70%,且<95%,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且<70%,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者。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前上气咳逆阵作、咯痰质黏、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咽干口苦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气咳逆阵作、咯痰质黏、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咽干口苦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10 d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10 d上气咳逆阵作4.71±0.47 4.13±0.38*△2.12±0.28*△4.89±0.52 4.51±0.47*3.11±0.46*咯痰质黏4.84±0.51 4.11±0.40*△1.97±0.22*△4.72±0.52 4.39±0.43*2.69±0.38*心烦易怒4.64±0.41 3.74±0.34*△0.48±0.07*△4.79±0.38 4.19±0.33*1.66±0.29*胸胁胀痛3.48±0.54 3.11±0.48*0.84±0.21*△3.32±0.62 3.18±0.49 1.81±0.33*咽干口苦3.08±0.87 2.77±0.54*△0.92±0.16*△3.19±0.93 2.94±0.43*1.64±0.42*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前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EV1(L)1.88±0.53 3.57±0.89*△1.82±0.54 2.42±0.59*FEV1/FVC 65.41±7.88 83.55±8.24△69.27±7.25 74.18±7.51*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前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RP(mg/L)112.54±18.71 36.54±9.21*△111.42±18.85 61.54±9.25*IL-6(pg/mL)38.64±6.54 17.56±3.15*△37.66±6.63 27.84±5.52*TNF-α(pg/mL)28.77±5.52 13.66±5.45*△29.27±5.15 17.88±3.84*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5 安全性评价 对照组中出现3例腹胀,1例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中出现1例腹胀,1例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5.0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扩具有发病不可逆、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发病特点,反复的气道感染和炎性反应会损害患者肺组织,影响其肺功能[11]。对于支扩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西医主要是以抗感染、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12]。黎明等[13-14]研究发现,对急性加重期支扩患者的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疗效显著。

支扩归属于中医学“肺痈”“咳嗽”“咯血”等范畴,本研究中所选取的肝火犯肺证支扩患者病因病机在于病者平素阴虚,加上情志不畅、外感邪气等因素,导致肝气郁结,肝火上犯肺脏,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终发为本病,《景岳全书》中记载“金病则肺燥,肺燥则络伤而嗽血”,因此治疗应以清肝泻肺、止咳祛痰为主。本研究所用黄芩泻白散方中黄芩具有清热除湿、泻火解毒的作用;鱼腥草清热排痰;桑白皮泻肺平喘;地骨皮清肺泻火;海蛤壳清肺化痰;桔梗止咳化痰;枇杷叶清肺降气;杏仁平喘止咳;柴胡疏肝解郁;栀子清热燥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清肝泻肺、止咳祛痰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芩中黄芩苷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杀灭作用[15],桑白皮中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16]。张天柱等[17]研究发现使用泻白散能够有效减轻小鼠的哮喘症状,改善其肺部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上气咳逆阵作、咯痰质黏、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咽干口苦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黄芩泻白散辅助治疗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是反映呼吸疾病患者病情、指导用药及判断预后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之一,临床应用广泛,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黄芩泻白散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支扩尤其是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大量炎症介质浸润气道,刺激支气管扩张加剧,加重支气管通气功能损伤,进而加重病情,其中CRP、IL-6、TNF-α水平与肺通气具有密切的关联。有研究发现[18]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因此炎症指标是反映支扩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黄芩泻白散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抑制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黄芩泻白散辅助治疗支扩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支扩黄芩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相关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支气管扩张症采用CT影像诊断的意义探析
医学概论(2022年5期)2022-05-20 13:47:07
支气管扩张症2020年度回顾
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黄芩使用有讲究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8:06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中成药(2017年12期)2018-01-19 02:06:54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