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应邀担任《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职教论坛”栏目的主持人,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并结合本期栏目三篇文章谈谈自己对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是新时代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各职业院校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各自独特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红色资源等共建“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方案,形成一校一特色,一院一品牌,一专业一范式。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发展中职教育视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通过“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互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普融通”职业教育体系,畅通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只有落实在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中,才能取得“双元”育才的效果。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要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本、技术、知识、设施、管理等要素,共同制定“产教融合”的教学运行机制,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共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把企业真实的技术生产任务引入课程教学,实现职业教育的“课堂革命”。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职业院校要依托“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平台,重点建设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注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涵盖师德师风、教学实绩、学生工作、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德智体美劳和基于“六个下功夫”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