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珑钊
【摘要】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涵,通过道法课堂实施文化教育,是一种规范有效的教学路径。道法课堂在充分关注自我、乡土和中华文化的三重维度下,对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升文化素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文化教育;道法课堂;维度
在现代文明社会,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水平是公民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环看当下中国社会,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着许多文化认识的缺位:沉迷低俗网络文化、涂鸦历史建筑、丑化革命英雄……这折射出许多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仍然不高,文明水平相对低下。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关系到自身未来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弘扬传承,也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这给新时代的教育提出了要求: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凝炼文化素养。
在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道法课堂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课堂,将课程落脚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拥有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这就需要我们聚集文化教育,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文明品格。
对于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是时代赋予的实践议题,也是道法课堂转型需要面对的理论问题。面对问题,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教育的多重维度,以寻求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教育的三重维度
政治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拥有独特的优势对青少年学生展开文化教育,对此,我们从三重维度展开分析。
(一)自我文化维度
自我文化是青少年学生在特定年龄阶段所接纳、喜爱、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文化。学生有自己喜闻乐见的书籍、动漫剧、游戏、流行用语等,这是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文化。自我文化的特点是内容繁多、新颖易变,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自我文化建构,他们对这一套文化建构十分重视,而且往往认为只有身边特定的伙伴群体才能理解。自我文化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有着较高的地位,被他们认为是最接地气,最值得学习的文化。
目前的政治教材,在正文上基本没有编排有关自我文化的内容,偶尔在一些知识链接上出现,却又常被作为反面例子去叙述。这可以说是教材的一个滞后,也是教师在道法课堂应该弥补的一个缺漏。在课堂紧紧把握自我文化的维度,能缩小课堂与学生的距离感,引导学生端正自我文化的价值观,提升自我文化的品位,是进行文化教育的首要环节。
(二)乡土文化维度
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展开,要以学生自我文化教育为起点,并逐步发展到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在这个社会系统里,有他们先人、长辈亲戚多年守护的文化,这些就是乡土文化。从内容上看,乡土文化指学生对于家乡、生活居住的地方文化的认识。在形式上,乡土文化又被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例如,家乡的村落建筑、古树名木、文化遗址等可以看见与触摸的物质乡土文化;又如地方的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方言歌谣等非物质乡土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通过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
乡土文化是学生较有“亲切感”的一种文化,但政治教材由于统一编撰,且应用于全国,它难以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更没有哪一课的内容可扎根于某个乡镇村落的乡土文化,这种“亲切感”在教材中难以寻觅。在课堂上增加乡土资源,细化教材的视角,关注到学生家乡本土的一个文化点,是文化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中华文化维度
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是民族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在道法课堂上确立中华文化的维度,对于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维度,主要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如古代诗词歌赋、中国建筑、国学艺术、革命文化等。
当前的政治教材中,我们能找到许多关于中华文化的篇幅,从正文、知识链接到课后阅读,都十分重视中华文化维度。但是,由于青少年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缺乏,他们经常认为中华文化是“高大上”的文化,与自己的距离较远。在道法课堂确立中华文化的维度,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文化教育的课堂生成
青少年学生的文化教育通过三重维度呈现,但现有的教材、教学任务并不能完全融合这三重维度。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要超越课本知識的框架,才能将三重维度有机整合,一一展现在道法课堂之中。
以我执教过的部编版版九年道德与法治《守望精神家园》一课为例,此课教材开篇强调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作用,紧接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这样的编排较为宏大,也未涵盖文化教育的多个维度。我经过处理,以模拟学生旅游为线索,结合三重维度整合该课时。将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模块,基本满足了完整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
模块一《行李箱内装最爱》
在导学案上设计一个行李箱物品清单:带上我最喜欢的东西去旅游。学生在课前完成清单,列举出自己出行必须带上的物品(非生活用品)。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揭秘学生的行李箱物品清单。这个模块的设计,旨在发现学生的自我文化需求,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自我,以此突出自我文化的教育维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清单上写了漫画书、魔方、MP3、自拍杆等等,学生分享自己的清单,多数能引起同学的共鸣。教师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最爱”,对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的自我文化及时地进行评价和转化。
模块二《均安非遗知多少》
旅游的第一站设立在学生生活的乡镇——顺德区均安镇。均安镇共有“隆重出巡——关帝诞”“南沙婚俗”“香味源自真手艺——均安鱼饼”“豪迈独特的均安蒸猪”等已入选各级非遗目录的文化遗产。课堂上通过图片、视频等设立问题,让学生竞猜这是什么文化,答对的学生获得一张知识卡片,卡片上是该项非遗的详细介绍,由该学生作为主播,向全班讲述非遗故事。此模块整合了乡土资源,切合了道法课堂的乡土文化维度,让学生加深了对生活乡镇的亲切感,也引发了学生的许多感概:原来身边有着如此的文化温度。
模块三《神州之旅我期待》
在模块三中,继续紧抓学生的情感,并延伸到中华文化。祖国幅员辽阔,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需要新一代的学生来学习、弘扬和创新。此模块的教学,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由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材料进行合作探究,设计自己团队的旅游路线,并给该路线命名。综合多个班的课堂,发现许多小组设计出了富有特色的旅行路线,如“历朝首都之旅”“重走长征路”“广东人的迁徙”等。课堂上,学生介绍该路线的文化风景,带领同学一起领略深厚的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进行了有趣的再现,也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以三个模块推进,一步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带领学生进行真实的文化体验。学生从行程准备到家乡旅游的第一站,再到设计真实的路线,既落实了《守望精神家园》这一课时的知识要求,又充分贯彻了文化教育的三重维度,引领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文化教育的发展思考
基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教育目标,要整合三重维度进行文化教育,教师应该大胆实施改革,将课堂转向最新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和学科测评,以有效的方式建构文化教育的课堂。
(一)用文化维度细化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往往是从学科知识出发,再到能力培养,这与我们的文化维度属于不同路径。在道法课堂进行文化教育,教师可以创新目标视野,建构符合三重文化维度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个层面。例如,在自我文化维度,设立的教学目标是端正学生的自我文化,确立积极向上的自我文化。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剖析一些消极低俗的自我文化,引导学生将自我文化崇拜转向对优秀文化的欣赏学习。对于乡土文化维度,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亲近乡土文化,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亲近感和理解力,让学生成为乡土文化的主人。在中华文化维度,教学目标是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文化自信扎根学生心中。将教学目标精细化到各个维度,能更大程度地提升文化教育效果,促进文化教育的开展。
(二)用生活资源丰富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正在全面推广使用,如何运用生活资源丰富统编教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要在道法课堂进行文化教育,突出文化的感染力,教师应该打破课程守旧的框架,将课堂链接到学生的生活环境,精准地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资源作为教学内容。例如,引入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生活村居的历史建筑、当地的历史名人故事等等,充分利用本土特色和地区优势,丰富现有的统编教材,能使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加厚实、更加有温度。甚至,我们可以让道法课堂“走出”教室,“走入”学生的生活村居,在现实的场地进行文化教育,现场取材与教学、让学生现场感悟,真实探究,在学生有了亲身的经历后,更能深化内心的文化涵养。
(三)用素养考察进行学科测评
要在道法课堂真正实现文化教育,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素养。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增强多元评价,支撑文化教育。多年来,学科测评仍在考试上停滞不前,以分数衡量学生的人文情怀,这顯然是落后的评价模式。将学科测评转向素养考察,采取多元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符合文化教育课堂的要求。素养考察强调评测学生的态度认知和素质水平,并且不对学生进行定性、分层。具体的考察模式可以是:学生进行文化时评、学生撰写文化旅游记录册、团队小课题研究、教师的观察记录等。素养考察强调以文化教育为导向,并且注重学生在形成文化积淀和培养家国情怀上的发展性评价。通过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更有效地利用评价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文化学习。
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素养不仅关系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建设。培养有文化素养的人,是当前教育不容忽视的任务,通过道法课堂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是专门、高效的途径,我们要继续深入地进探究文化教育融入道法课堂的路径,完整地把握自我文化、乡土文化和中华文化三重维度,创新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渠道,推进文化教育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式华.让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8).
[2]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