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洁
东汉末年的音乐家蔡邕,曾经从大火中抢下一段木头,做成一张古琴,琴声悠扬,不同凡响。因为琴尾正好是烧焦处,所以取名“焦尾琴”,这张古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焦尾琴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呢?因为蔡邕独具慧眼,选出了制作古琴的上好材料。教师指导写作也是一样,要引导学生选取好的写作素材,好素材是写出佳作的基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选材呢?
一、选取真实的材料
教师先要引导学生选取真实的材料。亲身经历,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
比如,学生一般从小便生活在城市里,没有下田劳动过,让他们写《割水稻》,没有实际生活经验,他们只能胡编乱造,或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是不能写出真实感受的。写作文选材要真实,只有亲身经历,比如到外婆家的田里割一次水稻,才能体会到“粒粒皆辛苦”,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物,写出田间劳动的艰辛。
二、选取典型的材料
有的学生选材是真实的,但写的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什么都写上几笔。
比如,一位同学写《秋游》,不加筛选,不加甄别,什么小事都写,连上厕所都写。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能突出文章中心的素材。让学生学会“沙里淘金”,去粗取精。
三、选取独特的经历
写作最忌讳人云亦云,因此,教师在指导选材时,要引导学生选取独有的经历,如此自己的感受才是别的同学没有的,是独特的。这种独有的感受,通过内心的折射、情感的过滤,写到文章里,就具有了特别的情感温度,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如,写“我的动物朋友”这一文题时,大多数同学写了自己饲养的小鸡、小鸭、小白兔、小狗等;一位从海边游玩归来的同学却写了沙滩上一只耀武扬威的大螃蟹,那只张牙舞爪的大螃蟹让他记忆犹新。于是,他通过对螃蟹外形、动作栩栩如生的描写,表达出对螃蟹的喜爱之情。相比写小鸡、小鸭、小白兔的文章,写大螃蟹的文章让人耳目一新。
四、选取新颖的角度
想要作文与众不同,富有个性,就要在选材上下功夫,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发掘别人未发现的东西,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才能出奇制胜。
如写作文“家里来了客人”,大部分同学看到题目立即就想到写家里来了谁,自己和家人是如何热情招待的。大家都这样写,作文千人一面,是不能吸引读者目光的。
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选材上下功夫。可以在“家”这个词上做文章,“家”既可以指自己的“小家”;也可以把“家”升华一下,比如指“扬州市”这个“大家”,扬州来了一群尊贵的“客人”,可以是外国游客,也可以是来投资的商人。选取这样的素材,一定能脱颖而出。
还可以在“客人”这个词上做文章,客人不仅可以指到家里做客的“人”,还可以指来自大自然的“客人”。比如,家里来了一群搭窝筑巢的燕子,家里飞来一只大蜻蜓……选取这样的素材,定能让人耳目一新。
五、表达动人的情感
想吸引读者的眼球,打动读者的心,就要先感动自己。简而言之就是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桃花潭水”是李白与友人真挚友情的见证,“舐犊情深”体现的是父母与孩子至深的亲情,“落叶归根”表达的是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情”是文章的灵魂。
如朱自清的《背影》,选取父亲到车站送“我”的素材,重点描写了父亲买橘子时蹒跚的背影。这个难忘的背影,触动了作者的情感之弦,写出了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文字简短,但字字情,声声泪,读来令人嘘唏不已。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取能触动内心情感的材料来写作。一篇作文,只有融入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六、选材时推陈出新
选材还要注意推陈出新。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扩大思维的广度,从思维定式中跳出来。陈旧的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再与时新的话题相结合,进行深度思考,就能产生新的观点,就实现了陈旧素材的翻新,同样可以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如寫“我的良师”这一文题,很多同学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教师如何循循善诱。其实,完全可以打破以人为师的观念,从物的角度切入。如迎着风雪绽放的腊梅不畏严寒,给我们以鼓舞;勤劳又团结的蚂蚁,给我们以启发;勇于牺牲自我,保全下一代的老羚羊,让我们感动……它们都是良师。这样,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选材,文章一定能让人耳目一新。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积累,乐于思考,选取真实的、典型的、独有的材料,从新颖的角度切入,以情动人,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写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