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优化小学写作教学

2021-04-07 10:37张明月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2期
关键词:导图创设情境

张明月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思维导图,并科学合理地利用。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图,帮助他们收集和整理有效的信息,促使他们投入到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式方法,提升其作文水平。本文对借助思维导图优化小学写作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供同仁参考。

一、运用思维导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学时,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小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找到写作思路,这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但由于缺少创新思维,容易形成依赖性,导致思维僵化,失去自主思考和思维发散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并教会他们运用思维导图积累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灵感。

比如,在指导部编版教材的单元主题作文“我的心爱之物”时,可以让学生先构思,说说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应该从什么角度切入。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脑海中的和搜集整理的素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列出来,然后选择新颖的作为写作内容,并将文章的脉络捋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掌控全局,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保障写作活动顺利进行。此外,教师还可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给学生做示范,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探究,锻炼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又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的单元主题作文“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时,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到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将喜爱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还要传授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并让学生在实际写作时运用,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其健康成长。

二、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思维导图主要使用树状结构将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能实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促进作用。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学习原理,并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对事物展开探究与挖掘,还能让他们主动思考,提升独立探究能力,激发写作热情和兴趣。

比如,在指导写作部编版教材的单元主题作文“20年后的家乡”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想象20年后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会发生哪些变化。绘制思维导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科技等方面,思考家乡会发生的变化。比如,20年后,可能已经发明了飞行器,人们上班下班不再使用汽车,而是开飞行器;20年后,人类可能对宇宙的探索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发现了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20年后,可能生产力极大提高,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这样的想象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好的作文应该能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如此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一点,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要让他们在构思文章时就考虑进去,将自身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教师可把思维导图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自我审视,正确认识自己,挖掘潜能,保障写作活动顺利开展。

又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的单元主题作文“我想对您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确定写作对象,并回忆人物的日常生活,挖掘细节。写作对象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朋友。比如,写朋友,就要思考朋友的性格是怎样的,自己为什么会和他成为朋友,有什么想对他说的话(如:学习方法、建议;发生矛盾后道歉;鼓励、赞扬等)……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写作思路会逐渐明晰,再画出思维导图,就能明确写作方向,写出内容丰满的作文。可见,思维导图能提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三、运用思维导图,合理创设写作情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在当前的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尝试新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创设教学情境是不错的教学方法。创设写作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掌握更多写作素材。而且,创设写作情境也是思维导图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只有干瘪的语言和枯燥的讲解,课堂气氛压抑,导致学生没有写作激情和欲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运用思维导图,效果也不会太好,所以想提高思维导图的利用效率,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的单元主题作文“推荐一本书”时,教师便可创设真实、生动的写作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在写作之前让学生推荐书籍,阐述推荐原因,从书中提取某个精彩的片段或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者组织表演活动,选择一个故事或某篇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情感会被激活,写作灵感能被激发。此外,教师在创设具体情境时,应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要站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

写作训练的关键是思维训练,只有思维能力提升了,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才能随之提升。思维导图是训练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并合理运用。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参与写作活动,拓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导图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