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丽娜
在当前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中提到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设计成为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又一有效路径。
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之前,我们就需要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从当前教学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初中老师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在综合性教学的过程当中,并没有真正地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尚未清晰的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目的和要求,在进行教学时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会不同程度上忽略掉一些环节,老师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当中压缩教学时间,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缺乏科学理论依据。
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对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首先我们可以发现,综合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借助有效地实践活动逐步的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综合性学习就有较强的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教给学生综合性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社会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逐步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需要借助有效地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老师一定要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视力度。首先我们需要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进行有效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要义,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有效地开展综合性作文教学。如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针对这一综合性学习任务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设计:(1)猜一猜,出示从甲骨文到现在的孝字的演变。以“孝”字的字体演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2)讲述古今孝道小故事。如:《包公辞官》《望云思亲》《子路借米》(3)我们在行动。任务一:搜集关于“孝”的诗句。任务二:结合自己的经历,制作孝亲敬老的海报,并讲述一则自己的孝亲敬老故事。(4)讨论“孝”的内涵,形成学生对于孝的认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合作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基于情境下的作文写作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基于综合性学习的深层次的作文教学更加扩大作文的内涵和外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处处是语文。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挖掘教学资源,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充满了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尤其是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将生活中所涉及的相关事例引入到作文写作当中,以逐步地开展深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思想情感,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中,设计了以下环节:(1)图片资料分享。各小组将搜集的“班级留影”照片10 张进行分享,并进行精彩文字解说,呈现本班同学风采。(2)班级大事分享。各小组将整理的“班级大事”进行分享。(3)班级素描分享。“班级史话”,勾勒班级三年来的学习、生活,用文字素描分别为教师、同学“画像”,表达感谢和祝福。通过挖掘生活中的丰富的素材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进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多维度、多层次的进行作文能力、作文素养的训练,使作文的深层次教学落到实处。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学习成绩为主,而综合性教学当中我们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老师需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定,评定内容包含了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学习积极性以及对于学习知识的掌握能力,只有借助综合性的评价才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在整个作文学习过程当中的整体学习情况,为老师今后的作文教学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帮助老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确立明确教学目标,以此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其次,我们还需要对老师的教学行为予以一定的评价,评价其主要目的是要求老师在教学结束之后,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以此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随着教育变革,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综合性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教学发展需要,尤其是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就需要借助综合性教学进行合理教学设计。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对于教学当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以逐步推动作文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