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2021-04-07 19:15:52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法治创设

◎ 曾 波

引言: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非常强大,教师只要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并合理地将情境教学合一,日常教学相融合,就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并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本文将通过分析现有课堂教学现状以及融合情境教学的优势,提出在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的实际应用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1.学生积极性不高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一,而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能力都是非常强的,这种乏味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提起兴趣,甚至认为在课堂上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当中根本用不到。

2.学科内容没有很好的贴合实际

目前大部分学校所采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材料,都是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法律知识进行介绍,教材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教材内容的应用教学,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影响了学生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制学习的法律意识建立。

3.教学方法不够深入生活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科普,并没有让学生去了解其中内容对自己的帮助,甚至有的时候在讲解到与教材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是比较隐晦,没有采用直观通俗的话语进行讲解,学生无法直观理解,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没有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个人素质。

二、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道德与法制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枯燥乏味,但是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让学生发现教材内容与自己生活的关联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产生深入了解的热情,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对书面知识的应用率

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与思想观念而展开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因此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如何让学生将课本上的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通过创设各种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学生发现课本内容与自己生活的关联性,并将课本上的内容应用于这些常见的生活情境当中,从而让学生能够将道德与法制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关联,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并通过生活应用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采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合理使用各种教学工具,营造一个完善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符合教材内容的学习氛围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学习到《在社会中成长》一课时,一部分教材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社会知识与社会经验,并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规则意识。因此在授课时,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当下的生活环境,利用多媒体创设与生活相关的社会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当中。让学生树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良好习惯。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狼孩的故事》,让学生去观察这个故事与自己生活有哪些相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去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了解每个人的生存都是离不开社会的,只有全面社会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全人类的发展,所以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累积经验和累积知识,让自己的成长起来。

2.利用当下社会热点创设学习情境

要知道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只灌输一些法律知识,而是应该采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方法,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去完成学习目标,这不但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加强学生个人学习素养。为了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学内容当中的趣味性元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展开道德与法制教育。

比如在学习到《网络改变世界》一课时,仅通过教材上的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就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引入社会热点,拓宽教学范围,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引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进行探索和学习兴趣。

针对《网络改变世界》这一课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去了解网络技术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联,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网络信息传递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给生活带来便利,也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学生需要自己学会辨认。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近几年关注度比较高的各种互联网技术展开课堂教育,并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相关问题“我们生活当中都有哪些网络技术?”“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如何运用网络技术?”也可以创设特定的生活问题情境,如“如果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准考证没带,网络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疑问并接近的进行探索。而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恰好能够引导学生针对性地去寻找答案,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发现课堂学习内容与自己生活的关联性,使课堂知识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结语:总之,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以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选择轻松有趣贴合学生生活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去发现教材内容中的趣味性元素,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好地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合力改变创新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作为教学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积极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去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法治创设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 21:25:40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