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红粉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主要对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提升,并且在语文教学的视域下,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当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结合自己当前的教学情况,促使学生产生道德感以及更多的情感体验,为后续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良好的情感氛围在语文教学当中具有相应的教学含义,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提升情感教学工作教学成果。初中语文课文的内容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主题思想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建立相应的情感氛围,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提升情感思想,另一方面也引起学生的深层情感共鸣。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基础语文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内容,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情感表达[1]。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一课为例,本文是毛泽东为了纪念白求恩同志写的一篇文章,在小学阶段学生也学习过一篇描写白求恩的文章,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于已经学习过的文章有什么印象,有的学生说在原来的那篇文章当中感受到白求恩大夫十分敬业,也有的学生说白求恩大夫为了救治伤员不顾自己的安危。在学生回忆的过程中是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盘,为新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的教学资料,向学生展示与白求恩大夫有关的内容,在丰富学习内容的同时,学生也能得到情感升华,从而激发出爱国情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进入到教学环节当中,对于初中生情感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可以进一步保证学生领悟到课文情感,教师可以采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将课文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带来的情感体验[2]。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为例,在这篇文章当中,记叙了朱德对自己母亲的记忆以及深层情感。基于文章当中的主色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本课的音频材料,促使学生在听觉的帮助下感受文章情感。在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情感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到台前进行朗读。有的学生在朗读当中结合了自己的母亲,以此融入了更加强烈的情感,升华了课文的内在含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母亲的印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强烈母爱,对于亲情的理解也得以提升。
语文情感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文章表面,也需要借助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深层的情感含义。在语文教学当中可以借助德育教学等内容,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审美感觉等,对于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有着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3]。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三峡”一课为例,本篇文言文是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经典著作,在文章当中描绘出生动的三峡景色,即使没有真正的见过三峡景观,在读后也可以在脑海里构建相应的景象。基于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文言文方式,对当地的著名景象进行描写。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很少接触到文言文仿写,因此,在仿写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可以随意选择景点进行观察,也有的学生边观察边进行创作,一些学生的诗句不仅出彩,而且十分工整,颇有原文风采,由此可见,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较强的学习潜力,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这一能力。学生在实践教学当中进一步感受了自然景观的神奇魅力,也激发出对生活的感知欲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感受过程中也对家乡的景物产生强烈的喜爱之情,以此领悟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之情,对于学生的情感提升有着极大的益处。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从多个层面引导学生感知情感教育,从父母亲情再到家国情怀,不同的情感都可以促使学生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情感教育教学已经得到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