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周祥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TIA 属于神经系统急症,若未能给予早期治疗,则两天以内患者将出现脑卒中几率>5%,严重情况下会引起患者死亡[1]。而引起患者出现TIA 主要原因之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颈内动脉斑块脱落或者是狭窄[2]。本次研究随机挑选到我院经临床诊断50 例TIA患者进行研究,同时再挑选同期50 例无TIA 者作为参照。探究对于TIA 采用CTA 联合脑CTP 共同评价的价值作用,现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挑选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到我院经临床诊断50 例T I A 患者进行研究,随后分别实施颈动脉CTA、脑CTP 以及头颅CT 平扫等检查。男性23 例,女性27 例,年龄40 ~73 岁,平均年龄(58.94±7.23)岁。同时再挑选同期50 例无TIA 者作为参照,男性22 例,女性28 例,年龄41 ~72 岁,平均年龄(58.84±7.21)岁。对2 组相关基线资料进行比对,且差异有可比性,(P>0.05)。
符合《2010 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相关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2)无精神疾病家族史;(3)无严重器质性疾病。
排除标准:(1)有严重脏、肝、肾或其他器质性疾病;(2)孕妇或哺乳期产妇。
1.4.1 仪器选择 挑选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双源CT。
1.4.2 检查方式 首先实施常规头颅平扫,随后挑选扁区层面或者是基底核区层面实施脑CTP,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将50 ml 生理盐水以及50 ml 优维显(每毫升370 mgl)以每秒5 ml 流频实施肘前静注。随后延长5s 对挑选的层面(共80 层)实施灌注扫描。间隔:1s;层厚10 mm;扫描时间控制在40 s;80 KV;准直16×1.2 mm;210 mA。颈动脉CT 扫描范围主动脉弓到颅顶部位,将对比剂实施肘前静注,剂量60 ~80 ml,每秒4.5 ml,主动脉弓水平对比剂的浓度采用Triger 技术进行检测,若100 HU则触发扫描,把原来的数据重新建立为1 mm 间隔和1.5 mm层厚的新图像。
分析评价颈动脉斑块性质、狭窄程度、CBF、脑CTP达峰时间(TTP)以及CBV。
数据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组未出现异常,TIA 组腔隙性脑梗死8 例,其余无异常。
50 例TIA 组血管狭窄28 例,包括4 例重度,14 例中度以及10 例轻度;15 例单处狭窄,主要在颈内动脉起始以及分叉部位,13 例≥2 处血管狭窄。患侧TTP 延迟异常灌注36 例,包括CBV 和CBF 下降9 例,CBF 下降27 例,灌注未出现异常14 例。参照组右侧颈内动脉钙化斑块合并管腔轻度狭窄2 例。
表1 参照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灌注参数( ± s)
表1 参照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灌注参数( ± s)
部位 侧别 CBV(ml/kg)额叶 右侧 44.03±5.54(41.13 ~46.62)左侧 44.17±5.65(41.53 ~46.81)基底核 右侧 47.72±6.07(44.88 ~50.55)左侧 47.67±5.90(44.91 ~50.42)颞叶 右侧 52.88±7.22(49.50 ~56.25)左侧 53.06±7.12(49.72 ~56.39)枕叶 右侧 42.81±5.01(40.47 ~45.15)左侧 43.05±5.22(40.60 ~45.49)部位 侧别 CBF(ml·(100 g/min)-1) TTP(s)额叶 右侧 35.01±5.54(32.42 ~37.60) 9.61±0.97(9.15 ~10.06)左侧 35.59±5.24(33.14 ~38.03) 9.74±0.91(9.31 ~10.17)基底核 右侧 39.54±6.07(36.70 ~42.38) 9.69±0.94(9.25 ~10.13)左侧 38.59±5.77(36.89 ~42.28) 9.65±0.70(9.32 ~9.98)颞叶 右侧 43.34±7.13(40.00 ~46.67) 9.96±1.61(9.21 ~10.71)左侧 43.63±6.26(40.70 ~46.55) 10.01±1.23(9.44±10.58)枕叶 右侧 33.99±5.40(31.46 ~36.52) 9.41±0.90(8.99 ~10.83)左侧 34.52±5.45(31.97 ~37.06) 9.61±0.69(9.29 ~9.92)
对侧和患侧CBF 与TTP 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 对侧与患侧有可比性(P>0.05),见表2。
表2 分析36 例脑CTP 异常灌注参数( ± s)
表2 分析36 例脑CTP 异常灌注参数( ± s)
侧别 CBV(ml/kg) TTP(s) CBF(ml·(100 g/min)-1)患侧 47.60±4.99 12.33±1.36 37.16±2.82健侧 47.82±4.12 8.91±0.88 39.75±2.80 t 0.204 12.668 3.911 P 0.839 0.000 0.000
因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可通过脑C T P 敏感显示,T T P 较对侧延缓4s 视为血流动力学呈现衰弱,作为显示脑灌注异常敏感指标,若该指标延迟则视为脑灌注下降,储备受损。若C B V 轻度下降或是正常、CBF 轻度下降以及TTP 迟缓,则视为血管的调节机制尚保存,脑组织灌注压发生降低,经小动脉扩张保持脑血流量代偿CBF;若TTP 加速迟缓,且CBV 和CBF显著降低,则视为脑梗死[4-6]。本研究指出,TIA 组14例脑CTP 正常,36 例异常。对侧和患侧CBF 与TTP 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 对侧与患侧有可比性(P>0.05)。
颈动脉狭窄范围、程度和斑块性质可根据M S C T 进行评估,血管狭窄情况以及走向可通过M I P 与V R 图像显示,其中M P R 可将管腔狭窄程度、血管壁是否存在斑块以及斑块性质清晰显示出来。若动脉AS 情况越差,则越狭窄,越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7-8]。相关研究[9-11]人员指出,脑卒中发生情况与A S 斑块不稳定性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不一定呈正比。引发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便是不稳定性软斑。对其斑块CT进行测量,可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评判。本研究结果指出,15 例单处狭窄,主要在颈内动脉起始以及分叉部位,13 例≥2 处血管狭窄。因此,C T A 针对斑块性质的辨别极为准确,可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价值依据。
总之,伴随着C T 设备方面的不断发展前进,全脑灌注已经成为了可能。将C T A 联合C T P 综合使用,可详细掌握脑组织损伤程度、斑块性质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为后期临床治疗TIA 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