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销”与中医药

2021-04-06 03:47林长华
闽南风 2021年1期
关键词:煎药药渣漳州

林长华

民间有这么一道猜日用品的谜语:“颈长嘴小肚子大,水深火热受煎熬。咸酸苦咸全尝到,病魔见了拔腿跑。”这道妙趣横生谜语的谜底,便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药锅。每个人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头热肚疼的,对中医药特别有感情的家庭几乎都置备有陶瓷药锅。

提起药锅的历史,离不开我国陶瓷业的发展,再者就是与古今的服中药习惯有关。在中草药发明之初,先人们服用中草药是放在口中咬嚼吞咽的,这种服药方法不仅不科学,而且口感不好,副作用大。陶瓷盛器发明后,古人逐渐改用草药加水煎煮成汤液。史传,汤液是3000多年前商汤的宰相伊尹创制的,魏晋时期医学家皇甫谧在《甲乙经》中就提到:“伊尹以亚圣之才采用神农真人草以为汤液。”

古往今来,药锅的形态不一,叫法也因地而异。在福建省漳州地区和同风共俗的彼岸台湾,人们习称药锅为“急销”。至今,有谁到日杂店说要买药锅,很可能店员会摇头摆手说“没有”。要是说买“急销”,店员便心领神会了。这种陶瓷药锅形状笨拙,颈口细短,散发着一股特殊的泥土芳香,虽非精工细作,却很耐用,任凭烈火烧煮熬炼也很少爆裂。“急销”名称由来民间有此传说:宋代景祐年间,漳州一带瘟疫流行,疫区人亡田荒,一片萧索惨景。乐施好善的漳州籍名医吴夲自发带领徒弟采药施治,由于当时疫区患者太多,老百姓所用的药锅太杂,质料不一,以致有的产生副作用。吴夲闻悉,心急如焚,他连忙赶到与漳州毗邻的粤东联系烧制了一批陶质药锅,投入市场以应急需。当时,老百姓闻“药”色变,不爱称其为药锅,再说当地民间喜欢讨口彩,也不喜欢叫药锅,经销的商贩也一时择不出个恰当名称。吴夲见他们踟蹰迟疑,脸呈难色,就对他们说:“眼下此物正急着用,你们也急着销出去,就姑且叫‘急销吧。”大家认为有理,从此,“急销”作为药锅的别称,便在方言相通的漳州和台湾民间叫开了,一直沿袭至今。

有人认为“急销”名称是“急须”演变来的,这也是有根有据。《国朝典故》卷之八十,明代陆容撰《菽园杂记》(八)中就记载:“急须,饮器也,以其应急而用,故名。”北宋福建茶人、曾任礼部尚书的黄裳在《龙凤茶寄照觉禅师》诗中写道:“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诗下自注:“急须,东南之茶器。”。唐代,饮茶方式主要以煮茶法或煎茶法为主,急须就是用来煮茶的一种茶器,所以把壶嘴做的很高,以免茶汤溢出;将直柄做成中空,则是便于插入导热慢的木棒,以免倒茶时烫手。不论是煮茶还是煎茶,茶都是要煮的,而“急须”恰恰就是当时的煮茶容器,整个壶都放在火上烧。至今漳州地区也有人称这种壶为“急烧”或“急烧仔”。其实,闽南语“急销”与“急烧”是谐音的。急销也是闽南人熟悉的日常用具,如女人分娩男孩,她或家人不直接回答亲友询问,有的习惯含蓄地说:“生一个急销。”这是由于“急销”有柄,被用来形容男性的生殖器。

台湾的“急销”是随着古代漳州移民传过去的,时下,在台湾民间熬煎中药的“急销”,无论造型、色彩和大小,仍然保持着当初从大陆祖家地传入时的模样。漳州和台湾人对吴夲先生倍加崇敬,老百姓尊称他“先生公”。在古代,漳州和台湾人通称医生和教师为“先生”,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直到今天民间仍有此遗风。福建东山岛渔人码头附近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真君宫,该庙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供奉的就是吴夲,自古以来当地人习称“先生公庙”。

海峡两岸应用陶质的“急销”煎药称得上是中药史上的一次革新,中药经过“急销”一番煎熬等于进行了一次消毒,既科学又卫生。煎煮后的药物有效成分能够更好地溶解出来,还可以减少某些药物的毒性與副作用,而且多种药物可以在“急销”煎成复方,发挥多方面的疗效。特别是闽台地区这种“急销”用高岭土烧制,煎药不会渗漏,寒冬腊月置于高温火炉煎药也不易爆裂。

说“急销”,不能不顺带说点煎中药的小常识。一般说来,煎中药应该盖着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如薄荷、藿香、紫苏叶等更应加盖,并在短时间内煎好,以免有效成分挥发降低药效。对于一些贵重药品,如人参、鹿茸之类,也一定要盖着用文火缓缓煎煮,以便使有效成分充分释出。有些中草药重量轻,体积大,如金钱草、夏枯草、白通草、丝瓜络等,加盖煎煮往往会使药汤溢出,丧失药效。所以应开盖煎煮,并随时搅拌以便煎透。此外,每次煎药后要将药锅底部的药垢清洗干净,在重新煎药时才不会煎焦,也不会因为其他中药相克,影响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在漳州地区,经销陶瓷的日杂行业,对“急销”的存放不是那么挂心,他们从不顾虑是否会被偷。当地人忌讳个“药”字,总习惯将药汤说成是“茶”,煎中药就叫煎茶,吃中药汤叫“吃茶”,其实茶有治病的作用,最早就是一味药。《神农本草经》中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漳州人几乎每天都要泡饮工夫茶,家庭中孩子们自小耳濡目染,爱上工夫茶,人们形容他们是在工夫茶的海洋中泡大的。因为浓浓的工夫茶颜色与中药汤没什么差别,做家长的哄骗小孩子喝中药汤,习惯说是喝茶,一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再者忌讳那个不吉祥的“药”字。自古以来当地人一直将药锅称之“急销”,把不用药锅当作一种美好的愿望。民间还习惯将药渣倒在家门口或过路旁,相传,这也与被北宋皇帝御赐为“保生大帝”的名医吴夲有关。吴夲成名后,求诊问药者络绎不绝。有一年瘟疫肆虐,找吴夲开方配药者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想出妙策,叮嘱前来求诊者把中药废渣倒在行人过往路口,让时疫患者自己取样到药铺抓药,省得求医周折,于是渐渐形成风俗。另有一版本说,有一次吴夲路过漳州某地,发现药渣里的药物配方错误,当即找到患者家,说明来意,另开处方。几天后,患者痊愈了,此事流传开来。从此,人们将药渣倒在门前,以使有配方错误的地方能被过路良医发现,从而得到纠正。倒药渣于街路门前谁先倡行,虽有多种版本,但笔者还是认同悬壶济世的“先生公”。于今而言,其做法确实有碍雅观,不值得提倡。但在缺医少药的古代,此风甚烈,广被赞扬,被认为是普及宣传医疗卫生的好形式,同时也使希望早日康复的患者得到精神安慰。

时下,有些医药商店、诊所、医院急患者之所急,同时,也为了防止盲目煎中药,开辟了代煎中药项目,既方便患者,又能按正确的煎药要求去做,此举可谓开启了新风。这正是:小“急销”除疾祛病,代煎药救死扶伤。新风尚宜兴宜倡,旧陋习应除应删。

猜你喜欢
煎药药渣漳州
情调漳州
倒药渣习俗的由来
有些中药渣要挤汁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基于互联共享的煎药平台的建设
中药并非越浓越好
煎药,怎么搅拌更有效
莫让陋习误真情
圣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