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探究

2021-04-06 04:12康卉党杰蒋涛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层次化特色化双高

康卉 党杰 蒋涛

[摘要]国际化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指出了“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征为发展过程阶段化、办学模式特色化、发展策略层次化,“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为国际合作突出“高层次”、专业建设体现“高水平”、教育服务实现“高质量”,并提出了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话语权;拓宽合作路径,突出办学特色。

[关键词]“双高”建设;高职教育国际化;阶段化;特色化;层次化

[作者简介]康卉(1982- ),女,山西忻州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党杰(1979- ),男,陕西渭南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陕西  西安  710089)蒋涛(1985- ),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科技处,副教授,在读博士。(陕西  西安  712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现实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XJC880003,项目主持人:康卉)和2020年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金项目“‘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特色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XHQDJ-01,项目主持人:康卉)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6-0039-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指标之一是“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2019年4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双高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發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全实现的,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要求

国际化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有关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特征等的研究较少,缺乏对国际化的理论指导。因此,“双高”背景下开展国际化必须首先厘清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要求。

(一)“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因此高职教育国际化具有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特征的同时,也体现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类型属性。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动态化的特征。Knight认为,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方法,即活动方法、能力方法、组织方法和过程方法。Knight倾向于从过程的视角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化的维度整合到高校教学、研究以及服务功能中的过程。也有一些学者通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要素和指标的界定来实现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素包括国际化的政策、组织结构和支持系统、教学国际化、科研与合作、国际化的合作与联盟及中外合作办学六个方面。

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相比普通高等院校强调学科及学术属性,高职院校更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办学基础、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及科研水平与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型大学比较起来有较大差距。因此,运用统一的要素和指标体系去衡量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既不能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也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现实。

本研究试图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定义高职教育国际化,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就是在高职教育发展的特定阶段,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出发点,为满足国家对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并举的渠道,在高职教育领域分层次、分类别、特色化地开展国际化活动,从而不断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过程。

(二)“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征

1.发展过程阶段化。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国际化的形式、内容、动因、目标以及策略都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高职教育从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经历了孕育萌芽、地位确立、快速发展以及高水平发展四个阶段。早期由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限制,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仅仅表现为简单的人员流动和访问交流的形式。当前,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可阻挡,国际化内容不断丰富,国际化形式更为多样。“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国际化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办学模式特色化。第一,国际化的高职特色。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国际化发展的特色。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学术性”“研究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应用性”“职业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时代,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色。第二,国际化的本土特色。国际化进程是教育共性不断得到拓展和丰富的过程,本土化则是教育个性不断得到创造和发扬的过程,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突出教育的本土特色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本土化特色既包括国际化的目标与定位从本土出发,也包括国际化路径的本土融合与优化。只有立足本土,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和阶段性特征,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3.发展策略层次化。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应体现层次性,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推进,不断提升。

从區域发展来看,国际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优劣势不同,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应结合区域和地方特色,整合区域资源,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教育发展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实施国际化。

从院校发展水平来看,不同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等存在显著差异性。因此,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分层次、分阶段制定发展规划、具体任务和评价标准。“双高”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以高水平院校为引领,以高水平专业群为支撑,高职院校广泛参与的层次化发展特征。

(三)“双高”背景下高职国际化教育的发展要求

“双高”建设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时代需要,是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趋势。“双高计划”要求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对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国际合作突出“高层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比较浅层次、表面化。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高层次”的国际合作。高职院校应以“双高”建设为契机,以高水平建设为目标,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主动“走出去”,积极探寻高水平合作发展新模式。例如,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资助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专业培训以及进行访问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总之,通过高水平交流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学校整体发展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增强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对话能力。

2.专业建设体现“高水平”。专业建设是“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与核心,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职业院校能够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教育资源。专业群建设涉及专业标准、课程、教材、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高职院校基于国际化教育理念,通过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国际化合作协调保障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专业标准,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3.教育服务实现“高质量”。“双高”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培养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这一定位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主动对接高端产业及行业高水平企业,面向全球产业链,引入国际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人才以及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升院校的国际化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探索援助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渠道和模式。有条件、有资源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以及地域优势,助力国家、企业援外项目,开展技术服务与培训,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认可度、知名度以及影响力。

二、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

1.提升国际化意识。国际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内容,因此,高职院校领导首先应树立国际化意识,充分理解国际化的内涵与阶段性特征,认清国际化对高职院校发展及“双高”建设的重要意义,找准实施国际化的落脚点,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意识,营造国际化的办学氛围。

2.制定国际化发展规划。高职院校要制定国际化发展规划,明确国际化的目标、发展任务、具体框架和实施策略。高职院校应将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作为实施国际化的出发点,对接产业发展,形成以策略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以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国际化布局。

3.完善国际化体制机制。高职院校应完善国际化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包括组织与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和评价机制在内的国际化运行体系,以保障国际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具体来说,建立组织健全、人员完备、权责明确的国际化职能部门;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与协调,确保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形成国际化的监督、评价与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策略。

(二)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话语权

1. 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高职院校应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出发,开展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第一,建立激励机制,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第二,培养学校骨干教师,为他们创造机会去国外交流和学习。

2.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纳入学校愿景中,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能力。第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最终目标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开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国际性的内容。第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将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技能、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第四,加强留学生管理。依据《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规范》等国家相关条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环节入手,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留学生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3.加强专业标准输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与服务,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在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等优势领域主动“走出去”,同发达国家一起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不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话语权。

(三)拓宽合作路径,突出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应以学校专业为载体、以国际大赛为渠道“走出去”,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为途径,开展校企国际合作;开拓境外培训渠道,开创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新局面;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引进优质资源;以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为目标,加强专业建设,输出专业标准,推动境外办学,不断拓宽国际化发展路径。同时,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应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在人才培养、办学方向、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院校自身的国际化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健.基于“双高计划”的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问题与对策[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4):26-36.

[2]康卉,陆根书.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政策与现实[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

[3]娄玉英.适应到引领:“双高”建设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2):37-40.

[4]秦玉娜.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8(27):204-205.

[5]张慧波.“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校国际化发展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21):47-51.

[6]周建松,陈正江.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4):102-106.

[7]Knight J.Internationalization: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issues[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agazine,1993(9):21-22.

[8]Qiang Z.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2003(2):248-270.

猜你喜欢
层次化特色化双高
差异化教学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名单公布陕西3所高校上榜
基础层建设对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全职妈妈浪费吗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