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建立与对话保障:直播中的公众参与科学

2021-04-06 03:52张晓洁
今传媒 2021年3期
关键词:直播

张晓洁

摘 要: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强调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平等互动。但实践表明,以往面对面形式及互联网图文形式的公众参与科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任缺失与对话障碍。在直播普及的背景下,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似乎能给公众参与科学的信任建立和对话保障带来新的可能性。本文将在分析网络视频新闻直播特性的基础上阐述这种可能性,并认为虽然直播中的公众参与科学仍存在局限,但这种媒介形态所具备的公众参与科学潜力却是值得注意的。

关键词:公众参与科学;直播;信任建立;对话保障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3-0128-04

公众参与科学指“专家参与的,与非专家互动并使得非专家能够理解”[1]的一种科学决策模式。一方面,它能使科学家的工作更加有组织、有效果;另一方面,它也“促使人民大众对科学家的工作有适当的认识”[2]。

曾经,公众参与科学主要局限于面对面的对话,包括协商式民意测验、焦点小组、共识会议等多种形式。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成为公众参与科学的新阵地。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正在高速成长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占比达64.6%,仅次于电视的68.5%[3]。

如今,随着直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媒体通过网络视频新闻直播进行多种类新闻报道,其中包括各种科学事件。作为一种实时声画呈现、长时段、强互动的媒介形态,直播在某种程度上为公众参与科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一、公众参与科学的提出与挑战

1985年,在工业污染等科学事件频发与公众担忧升级的背景下,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公众理解科学》的报告,革新了传统的科普概念,目的是“激发人们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想法和行动”[4]。然而,随着对科学问题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科学家与公众关系的探讨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觉,无论是传统科普还是公众理解科学,都建立在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杜兰特所提出的“缺失模型”的基础上,即认为“公众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掌握技术,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是至高无上的”[5]。而后,众多学者从语境的特殊性、公众的主体性、科学的不完满等角度对该模型提出了批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需要重新审视公众与科学之间的联系。

在社会压力与学者的推动下,英国上议院发布1999~2000年度第三报告《科学与社会》,标志性提出“公众参与科学”理念,建议“公众与科学之间进行更多更良好对话”,且这种对话应当是直接的、有诚意的[6]。相比“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不再拘泥于前者所代表的“缺失模型”,而是依靠学者所提出的“民主模型”“参与模型”“对话模型”,强调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双向沟通、平等互动。

虽然迄今为止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在理论上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共鸣,但仍在实践上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信任缺失在公众参与科学中时有发生。许多科学事件中,科学家与公众的对话是有限的,导致双方在还未理解对方立场观点的情况下,就匆匆定下以科学家为主导的总结结论,缺乏过程性内容,难以服众。并且,一些科学事件缺乏全面真实、一目了然的直接证据作为观点支撑,加大了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认知差距。此外,网络空间中的匿名表达加剧了情感投入,处于碎片化信息中的人们更容易以部分认知替代全部理解,导致人们在科学事件中态度极化、信任缺失。

另一方面,公众参与科学中也存在公众与科学家的对话障碍。在理解层面,有学者指出,“现在公众参与科学模型的本意,并非是让公众平等对话,而是以一种互动的形式,换取公众恢复对科学的支持”[7],即未能真正放下科学界的优越性与中心地位,换取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对等关系。在实际操作层面,障碍同样存在。2012年,丹麦政府停止对丹麦技术委员会的资助,原因在于尽管它以首倡和成功举办多场公民共识会议而闻名世界科学传播界,但其中大部分共识会议在国内的关注度并不高。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并未因组织者的积极推动而被激发。同时,科学家的专业术语与公众所关注的通俗话题间存在交流隔阂,亟待媒体充分发挥传播桥梁作用,与科学家和公众一同参与对话。

面对公众参与科学的诸多挑战,学者们曾提出引入互动专长论、整合各模型特点、实行知识分工等多种应对方案。从媒介形式的角度看,方兴未艾的网络视频新闻直播凭借其媒介特性似乎也能成为弥合公眾参与科学信任缺失、突破对话障碍的一条新路径。

二、直播中公众参与科学的信任建立

(一)时间延展上的内容扩展

过去,以面对面形式展开的公众参与科学受制于时间的有限。互联网图文时代,虽然时间不再受限,但信息碎片化分散了公众参与科学的注意力,公众很难在集中的时间内参与科学,对话效率降低,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而网络视频新闻直播在保证时间充裕的基础上,实现了时间聚合,公众能在同步而充足的时间内与科学家进行对话,有效延展了时间。

时间延展了,公众参与科学的内容也得到了扩展。在内容环境上,直播可以建立多样化场景,增加公众参与科学的内容丰富度;在内容角度上,直播中内容维度更加多元。通常情况下,公众参与科学的内容除了科学议题,也会涉及伦理、法律、商业等多方面元素。这些元素在以往有限而分散的对话中往往容易被科学家忽视,在直播中则更有可能因时间的扩充与凝聚被提上议程;在内容来源上,直播信息更加多源。直播中科学家的信息多源可以增加信息的可靠程度,而公众的信息多源可以增加对话的活跃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它新媒体形式中信息多源而分散,直播由于时间的聚合可以同时实现信息的多源与整合。

以央视新闻移动直播《“海洋地质九号”25 000海里科考归来》为例,它涵盖了船外岸上、甲板、样品库等多个场景;内容不仅涉及科考情况,也包括科普教育、安全饮食等多个方面;记者不仅与科学家进行对话,也采访了船长、科普日工作人员、样品库工作人员以及科学家子女,保证了科学界的信息多源。直播中,记者介绍了科考队在海底进行的实验,科学家面对镜头邀请网友为实验内容提出更丰富的设想并承诺将付诸实施,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公众为对话增添更为多源的信息。直播中时间的延展为内容扩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丰富充足的内容有助于公众参与科学时建立更多信任。

(二)真实场景下的事实呈现

面对面形式中,公众很难接触到与科学事件本身相关的真实场景。在微博等互联网其它媒介形式上,公众参与科学过程存在同步场景的缺失,那些经过制作加工呈现出来的视频与图片无法最大化地保证科学事件的场景真实,也无法同步呈现科学场景的实时情况。网络视频新闻直播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场景真实同步的问题,直播的声音画面始终与客观存在的场景保持实时同步,最大化地保证场景真实与事实呈现。此外,记者的存在使直播场景更具调查探索意味,记者与科学家在同场中引领公众接近事实。于公众而言,近距离接触科学事件是公众参与科学的重要前提,而直播通过持续呈现真实场景让公众有理由、有能力对科学界建立信任。

新华社现场云直播《“雪龙”号即将再赴北极》中,记者与科学家通过镜头向公众全方位展现了“雪龙”号具体构造,包括科考队员生活的房间、驾驶室中的仪器设备、救生筏甲板等。通过该直播,公众能近距离了解科考队员的生活与工作条件,进而在信任建立的基础上参与到北极科考的讨论中来。

(三)同场限定内的情感表达

在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中,公众虽然缺席现场,却与科学家、记者始终处于直播限定的同场内,他们讨论的话题、交流的维度、对话的节奏始终同频。同场的强化使公众与科学家之间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而非情感极化。研究表明,当人们彼此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和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情况时,不仅能对对方的可靠程度做出更客观的判断,建立“认知型信任”,也能对他人处境产生共情,建立“情感型信任”[8]。由此可见,直播通过同场限定特性优化公众参与科学的情感表达,有助于公众与科学界间建立信任。

在央视新闻移动直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现中国人航天梦的地方》中,画面右上方实时显示-23℃左右的现场气温,增强了直播的现场感与代入感,侧面衬托出科研工作者的不易,引起公众与科学家的共情。在这种同场限定下,记者还会在直播中随机询问科学家及战士们的亲身经历,促使公众对他们的境遇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形成“认知型信任”与“情感型信任”。

三、直播中公众参与科学的对话保障

(一)公共空间内的对等交流

曾经,面对面式的公众参与科学只面向部分经过某些条件限制的公众,对话空间相对私密,与置身于对话之外的公众始终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隔阂,致使公众参与科学没有实现对等交流,而是占主导地位的科学家与少数公众间自上而下的对话。而后,互联网推动了公共空间的创造,也为公众平权带来了可能性。但是,在微博等媒介形式下,公众参与科学并没有实现公共空间内平等地位信息的相互作用,而是公共空间内的分散式议论,是由中间向周围扩张的信息辐射或是由周围向中间聚拢的话题探讨。

对比之下,在网络视频新闻直播所营造的公共空间内,科学家通过直播镜头向公众传播科学信息,没有条件限制的公众通过表情、评论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以此达成公共空间内的对等交流,实现公众参与科学的对话保障。除了直播本身的媒介特性外,这种公众与科学家的角色对等关系还可以通过直播记者的表现来实现。例如,新华社现场云直播《新华社记者带你“身临其境”体验VR》中,记者作为公众的代表参与到科学体验中,观看VR视频、感受VR用途、描述自己的临场体验,直播镜头则把这种现场体验直观传达给公共空间中的公众,使公众仿佛同样身在现场。镜头前记者与科学家的对等交流在某种意义上也象征着镜头后公众与科学家的对等交流。

(二)特殊氛围中的积极调动

公众以面对面的形式参与科学时,有时会因实名产生困扰与担忧。互联网图文形式的公众参与科学虽然可以匿名,却由于信息分散、信息量庞大,少有实质性、有效的信息反馈,导致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有限。而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中的公众不仅可以匿名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与科学家实时互动。当意见与疑问得到即时有效反馈时,公众更能主动参与对话。在直播匿名与实时反馈兼顾的特殊氛围中,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得以调动。

以《人民日报》人民直播《星空压轴大戏 峰值每小时120颗双子座流星雨》为例,记者通过与科学家闲聊营造活泼轻松的社交氛围,朗读网友们的匿名许愿内容,并及时针对公众提问与科学家进行交流,打破了刻板印象里科学家与公众间对话的沉闷状态,在充分调动公众积极性的同时,保障公众参与科学对话的有效进行,吸引公众共同创造直播内容。最终,该直播吸引了68万人观看,4.5万人点赞。

(三)记者调控下的理性互动

面对面形式与互联网图文形式的公众参与科学中,由于记者的缺位,科学家与公众之间或是因为专业术语与通俗话语间的隔阂而产生信息隔阂,或是因为场面不受控制而导致无效信息泛滥、互动情感夸张。而在网络视频新闻直播当中,记者作为公众信息的传递者、代表公众的提问者、专业话语的阐释者以及互动话题的设置者,能够实时调控公众参与科学的进程和效果,维持公众参与科学的互动理性,保障公众与科学界的有效对话。

例如,《人民日报》人民直播《油橄榄加工!餐桌上的美味,助力健康脱贫》中,记者不仅站在自身角度进行提问,也会向科学家提问网友提出的问题;涉及油橄榄加工过程、产业背景等专业知识时,记者会深度解释重点信息;记者也会直接与公众对话,设置“家乡特产”等话题,增添更多公众参与科学的视角。在记者多方面的调控下,公众与科学家间的对话更加理性而有效。

四、直播中公众参与科学的局限

虽然网络视频新闻直播通过信任建立与对话保障实现了公众参与科学以往不具备的诸多可能性,但从公众参与科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发展上看,直播中的公众参与科学还存有局限。

首先,科学知识的专业严肃与直播氛围的轻松活泼实际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当直播过于轻松活泼时,人们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娱乐化元素上,不经意间忽略科学事件的探讨。当公众不再为了想同科学家有效对话而参与直播时,公众参与科学的本质实际上已在直播娱乐化氛围中被消解了。

其次,直播能否真正实现公众参与科学中的平等对话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媒介形式方面,直播中科学家的视频表达与公众的文字图片表达并未真正处于平等层面,仍然存在主次之分;在理解门槛方面,虽然记者起到了调节作用,但公众接收专业的科学知识仍存在阻隔;在记者把关方面,公众参与的科学实际上是经过记者筛选构建的科学内容,这样的公众参与科学与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还存在现实差距。

最后,虽然直播能帮助提高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但公众积极性的实际调动有赖于科学界及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公众参与科学的普及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大光.科学传播简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65.

[2] (英)J.D.贝尔纳著.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桂林:广西師范大学出版社,2003:449.

[3] 喻思南.中国人科学素质更高了[N].人民日报,2018-09-19(012).

[4] 英国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 李正伟,刘兵.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研究:约翰·杜兰特的缺失模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3(3):12-15.

[6] (英)上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著.张卜天,张东林著.科学与社会 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 1999-2000 年度第三报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7] 贾鹤鹏.谁是公众,如何参与,何为共识?——反思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及其面临的挑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11):54-59.

[8] 费定舟,刘意.共情能减少中国人的差别信任[J].应用心理学,2018(3):213-220.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直播
城市广电媒体大型赛事的融合直播
网络经济的风口—网红经济
单项式考点“直播”
浅析广播电视直播中主持人话语权的有效运用
浅析移动端视频的发展
电子游戏直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直播”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