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时政短视频的“微”表达

2021-04-06 03:52朱天同
今传媒 2021年3期
关键词:传播效果

朱天同

摘 要:近年来各主流媒体平台抓住短视频行业井喷式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纷纷推出与国家重大政策、事件有关的时政类短视频,并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在移动互联时代,时政短视频对于主流媒体进行国家宣传的意义已十分重要。本文采取个案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当下时政短视频作品的微叙事方式、微叙事逻辑和微表达的效果。见微知著,通过分析时政短视频的“微”表达,挖掘出其特性和理论意义,也为时政类短视频的制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时政短视频;微叙事;微逻辑;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3-0095-04

当前短视频催生了巨大的内容生产市场,并且内容生产爆发式的增长带来了媒体传播短视频化的结果,二者之间相互促发、相辅相成。在媒体传播逐渐短视频化的背景下,主流媒体也已经瞄准短视频风口,利用短视频的传播方式进行创新。

一、时政短视频的微叙事

在主流媒体开拓短视频阵地以来,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时政短视频作品:如荣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的《数说70年》(《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制作);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中国一分钟》(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制作)、《鼓岭!鼓岭!》(央视新闻客户端制作)。还有“央视新闻”推出的《大国之舞2019》时政短视频等,部分作品推出不久便成为浏览量“10W+”的爆款,并引发众多网友点赞和转发。主流媒体发布的优秀主流短视频作品数不胜数,这些优秀作品的背后亦有其独特的微表达方式。

(一)以小见大的叙事角度

时政短视频的内容除了有重大事件或政策外,也多从小切口入手,以小见大,通过对个体故事的讲述表达出宏大意旨。

央视网在2017年推出三集系列时政短视频《初心》,三集短视频都未添加任何画外音解说,而是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以及相关历史见证者的回忆式采访,再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插队、学习、工作的场景,述说了他坚守不移的初心。作品选取了个体叙事的小切口并反映出了宏大的历史主题,以小见大,通过对历史场景的还原,让受众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奋斗的初心的同时,进而体会到党根植人民、情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二)相互建构的叙事框架

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者往往根据一定的框架结构来进行新闻文本的取舍和话语的组织[1]。时政短视频作为新兴的媒介形态是由视觉化的故事文本构成的,在主流媒体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报道模式,经过媒体生产者选择与舍弃、强化与弱化的加工,使得相关议题的新闻事件拥有特定的叙事框架。此外,叙事框架在形成之后,会在媒体与社会之间进行相互建构:媒体通过组织相关的文本,结合特定的情境,选择一定的时机进行信息的传播;同时,社会公众在接收到文本之后,也会结合文本中所包含的内容与自身所处的情境,进行解读并产生共识。

在2018年央视网推出的公益短片《家国天下》中,视频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陪伴家人、走访群众、召开会议等场景的图片,结合特定的解说词,意图塑造一个将家庭与国家凝聚在一起的具有家国情怀的主席形象。在框架的相互建构上,媒体借助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领导人形象来宣传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达到影响公众的个人认知、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目的;对社会公众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处理国事的形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家国天下》为了避免受众产生“陌生感”,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的片段,這很容易使受众产生共鸣,使受众在无形中产生情感认同,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受众认识世界的话语也得到了形塑。

(三)互文性的叙事方式

互文性是指文本中出现的重复表述,互文性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著名女学者克利斯蒂娃提出的,按照她的理解,当前的文本吸收了过去的文本,并且是以过去的文本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2]。新文本的形成,都经过了对其它文本进行重新加工的过程。在时政短视频中,这种互文性多体现为对同一主题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在全媒体时代,不同形式的新闻文本尚可能形成互文性,即对已建立的文本主题进行调整和重读,运用不同的文本形式对同一主题进行阐释。

以央视网的时政短视频为例,2020年3月26日推出时政短视频《命运与共 全球战“疫”》,站在全球视角,通过新闻画面的剪贴、关键事件以字幕方式呈现的形式极其宏观地叙述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冲击以及世界人民对疫情进行的抗击;在随后4月8日推出的时政短视频《武汉 76个日与夜》中,借用了之前以“防疫”为主题的文本,通过漫画和画外音配合的形式记录了武汉防疫的76天。这两个短视频,分别以硬性叙事和软性叙事的方式、新闻拼贴形式和漫画形式呈现出了同一主题文本的形式互文。

这种同媒体内的互文性叙事,通过对主题进行反复、多角度和多形式的表述,可以增强同一主题文本的叙事效果,拓宽新闻观照的视角,从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报道,使受众得到更为丰富的体验,也能让硬叙述软着陆,更为人们所接受。

(四)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在叙事学中,节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叙事元素,它是通过叙事的快慢变化,即讲故事的速度呈现出来的,叙事节奏会影响到故事的完整度与清晰度[3]。此外,通过对叙事节奏的控制,可以形成叙事作品独特的叙事气质。叙事者通过对讲故事节奏快慢的安排,以重点突出和非重点弱化表现的方式,表达出其对故事本身的理解和评价。

当今的媒体环境,传统平铺直叙式的叙事节奏逐渐被淘汰,过去长达几十分钟一集的时政纪录片已经很难抓住受众的眼球。在信息碎片化的当前,受众更愿意接受短视频特有的快节奏传播方式,因此时政短视频的叙事节奏也趋向“微”和“快”。对于叙事节奏的把握,既是判断其故事化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其叙事造诣高低的重要标尺。

以央视新闻2019年12月31日推出的《大国之舞2019》为例,该视频时长为5分02秒,讲述了2019年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等。叙事的线索是一个起舞的人,以他的舞步穿插着我国重大事件进行时的现场画面。其中根据画面的变化,空镜头的快切和现场原画原声的画面配合着音乐节奏的起伏,整体达到了有张有弛、以快为主的叙事节奏。时长仅有5分钟的《大国之舞2019》整体节奏是明快的,以较短的时长最大化地保留故事的完整性,并表达出主题意涵,视频画面和醒目的大字幕组合兼具独特的视觉冲击力,视频整体也兼具独特的叙事气质,契合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受众的接受心理,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时政短视频的微逻辑

(一)逻辑序列:外结构与内结构

叙事逻辑是由法国叙事学家布莱蒙提出的,并且他还将“叙事序列”这一概念作为连接故事的基础单位,用它来说明功能间的逻辑关系,一个完整的叙事作品必须要具有最基本的三个序列即“可能-过程-结果”。

鉴于时政短视频短、平、快的特点,逻辑序列必须变得相对简单。此外,好的作品在于以好的故事打动人、感染人,要讲好一个故事,其叙事的逻辑序列在简单的同时也需要清晰和独特。分析叙事作品的逻辑序列时,可以把其分为外结构序列和内结构序列,所谓外结构序列即叙事作品直接呈现给观众的东西,而内结构序列就是游离在新闻事件之外,需要观众通过推理和思考而得出的东西[4]。

如在2018年光明日报社推出的《光明的故事》短视频中,眼科医生姚玉峰在一次全国道德模范表彰会上,目睹了习近平总书记为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93岁老人黄旭华让座的过程,并细心观察到了老人眼睛存在问题,在会后主动联系,并在随后的治疗中帮他恢复了光明。故事的外结构序列可以分为:

序列1:姚玉峰产生为黄旭华治疗的念头。

序列2:姚玉峰主动联系黄旭华,实施了有难度的手术。

序列3:手术成功,黄旭华恢复了光明。

而在这个短视频作品的深处,潜藏着特有的内结构序列。作品用小故事体现大情怀,用真情叙事凸显大主题,深耕内容,突出立意,以小切口,无声地传达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人才的关爱,从而上升到党和政府对科技人才的关怀。故事的内结构可以分为:

序列1:党和政府有关心、关爱知识分子的意愿。

序列2:通过政策或行动对知识分子进行了具体的关爱举措。

序列3:知识分子受到感召并愿意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两个结构序列的相互影响,故事的结构变得更加清晰,细节更加生动,而故事的主题也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和升华。

(二)交错重组的时空关系

时空的结合为短视频的故事情节开展提供内在的连续性和外在的情境。当故事由时间、空间两个元素构成时,就形成了坐标系里的一个点,线性时空将无数个点连成线、面,建立起二维的叙事坐标。当打乱时空进行非线性叙事时,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点呈纵深排列,使得故事情节在时间、空间两要素之外形成了三维叙事坐标,增加了情节可操作的丰富性[5]。

传统的时政视频一般都遵循着简单的线性叙事,遵循故事的时间顺序,简单地铺展开来进行叙事,虽然情节单调,但达到了讲清事实和准确传达信息的基本要求。而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视频文本要求逐渐提高,又伴随其碎片化阅读文本的习惯,受众可能只准备了几分钟的阅读时间,没有过多精力去解读,跳跃的时空会让理应简单的东西变得复杂化,导致观众失去继续阅读的耐心,在短视频时长的限制下,这种逻辑主要体现在与过往时空之间的对比。

央视新闻推出的短视频作品《鼓岭!鼓岭!》,讲述了童年在鼓岭度过的加德纳因故回到美国加州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再回到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任职福州市委书记时得知此事,邀请加德纳太太访问鼓岭,帮助其丈夫圆遗梦的故事。

该作品用沙画、过去的电视资料、现场采访的方式来展开叙事。视频的开头先是现实时空中的沙画配合字幕,讲述了加纳德太太想要替丈夫圆梦的心愿,紧接着是1992年的视频资料,回到了过去的时空,其中部分过去时空中的空镜头画面配合现在时空中的采访声音,达到了两个时空交错的效果,这样的组合手法也使得两个时空的衔接更为精巧、顺畅。时空之间的交错与重组使情绪和立意同时得到升华,充满了人文关怀。

(三)由单一到多维的层次关系

在传统的时政类视频中,一般以旁观者视角客观记录的方式建立叙事的客观性,观众需要依靠自己对内容的理解与认知获取意义。而在时政短视频中,由于其体量小的特点,选材上往往具有当下性与片段性,无法支撑过于复杂与多元的意义;此外,也为了适应“短、平、快”的短视频风格,契合新媒体时代即时互动的传播特点与随机碎片的阅读风尚,时政短视频的功能意义呈现出单一性和明确性。但是在单一的层次之中也存在着多維的意义指向。

如央视网在2019年开年推出的系列短片《瞬间中国》,该系列片告别以往电视访谈节目的传统对话模式与纪录片堆积史料的静态呈现方式,突破了传统藩篱,利用大屏、电影质感、特效等独特装置,采取较高水平的拍摄和剪辑技术,在史料与现场的对话中将宏大历史场景与个人鲜活体验有机融合,用普通生命个体来诠释中国。自2019年1月1日以来,系列片已经推出几十集,每一集时长不超过3分钟,选取各行各业人物的工作场景作为素材,在每集的文本中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时下热词,如环保、敬业、爱国、科技、梦想等。单集单向度的叙事和系列短片的多维组合结合起来,从每一个普通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场景延伸成了一场以四十年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为主线的历史篇章,达到了层次上单一向多维的转向。

三、时政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时政短视频已经成为国内主流媒体创新时政新闻报道形态的标配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主流媒体已经能够契合互联网新思维,实现时政短视频产品形态的转化。

从数量上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主流媒体加入时政短视频的制作中来,央视早在2014年就已经推出独家时政短视频栏目《V观》;2018年3月起,一批颇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主流媒体如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先后入驻抖音短视频平台;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已经出现融媒体短视频奖项,央视影音制作的短视频《公仆之路》获得当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民日报》、央视等中央主流媒体和部分地方媒体均以时政短视频的形式获得奖项;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数据可视化系列时政短视频《数说70年》又一次赋予时政短视频新的表征。这些都说明了时政短视频的发展势头极其迅猛。

从播放量来看,《中国一分钟》系列作品线上阅读播放量超过24亿;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阅读量达到“10W+”;微博话题阅读量超9亿,参与讨论达47万;三集系列时政短视频《初心》浏览点击量超过12亿次,《“数说70年”》系列产品阅读量均为“10W+”,全网传播覆盖面约上亿人次。这些例子足以证明时政短视频已经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并收获认可。

从传播渠道上看,受当今互联网络环境影响,融媒体趋势逐渐明显,主流媒体已经可以通过各大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在首页、首屏等重要位置进行时政短视频的转载;时政短视频亦可通过地方省级党报党刊等进行报道,地方卫视也可以在本省新闻联播等节目中进行播放;甚至在国际传播中,也可以吸引海外媒体进行报道,同时也通过独立的社交平台账号进行发布。

时政短视频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也使得原本“高冷”的政治话语变得更加“接地气”,更容易被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同时,给时政新闻原本的“硬外壳”披上“软外衣”,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广大民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使时政短视频可以在社交化媒体中抢占舆论阵地。

参考文献:

[1] 黄海.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短视频的话语与叙事分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5):120-128.

[2] 陈欣钢.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叙事框架——以央视《远方的家》特别节目为例[J].电视研究,2018(5):80-82.

[3] 李劲松,周敏.浅谈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J].中国电视,2010(5):62-65.

[4] 邹欣,张扬,牛向洁.时政微视频的叙事范式——以央视三集系列微视频《初心》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18):25-27+65.

[5]夏源.电视剧交叉式叙事时空研究——以2016年热播美剧、韩剧为例[J].当代电视,2018(1):26-27+15.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传播效果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夏洛特烦恼》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原因
从四个维度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
学者型记者的价值及时代需求
论纪录影像中文化传播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