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自2020年12月24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旅客如需“静音车厢”服务,可通过铁路12306网站、手机App、自动售票机等渠道购买提供该服务车次的车票。
旅客乘坐“静音车厢”时,需配合遵守“静音”约定,包括:自觉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将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在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时离开“静音车厢”;携带儿童出行的旅客照看好孩子,避免喧哗。同时,列车乘务人员将在此类车厢提供低声报站、关闭娱乐设施音量、扫码点餐等无干扰服务,为渴求安静的旅客营造更加舒适的人性化乘车环境。
多维解读
1.“静音车厢”让服务有“温度”
车厢噪声已经成为时下人们乘坐高铁出行的一大“顽疾”,“静音车厢”的推出,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安静旅途的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高铁服务观念的进步。人民有需求,铁路有作为。“静音车厢”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充满了爱心和温度,必然会受到众多旅客的青睐。
2.“静音车厢”不能仅靠自觉
“静音”的内核与本质,应该是促进公众拥有文明自律的意识。毕竟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全民素质的共同提高和大家的共同维护。但是当前的“静音约定”仅是一种倡导,如遇屡次劝阻无效的不静音行为又当如何处理?目前,铁路部门已在探索完善相关制度,乘客选购“静音车厢”座次,即视作同意遵守相关约定,而对于不守约者,将可能被纳入铁路旅客运输领域信用管理中接受相应惩戒。
3.“静音车厢”不能搞“一刀切”
“静音车厢”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将“人性化”的追求贯穿始终。在服务层面,要考虑更多人相关需求的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我们不能一味苛责急需参加电话会议的“打工人”,也不能苛责哄不好哭闹幼儿的焦虑父母,当然更不该苛求需要安静空间的乘客来分摊上述人群的“噪声成本”。此次“静音车厢”的试行是一种良好的尝试,而是否有必要全面推行,应尊重乘客的客觀需求灵活调整。
时评优选
“静音车厢”上线,一场关于人性与契约的社会实验
然玉
高铁“静音车厢”上线,不少网友纷纷感叹“终于解脱”了。不可否认,在我们的火车文化中,车厢就应该是喧嚣嘈杂的,从之前的绿皮车时代到如今的高铁时代都是如此,只不过“噪声分贝”的大小有些许区别。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人们在图书馆、咖啡馆、医院等地方会有意识地“保持安静”,但置身于同为公共场合的列车车厢里就“毫无自觉”了呢?或许,这就是典型的习惯成自然。“静音车厢”的出现,或将成为推动变化的积极一步。
理论上,“静音车厢”模式是成立的,并且从技术实施层面来看,大数据所支撑的“社群分类与供需撮合”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最大的不确定性,向来都来源于人性。一般来说,人们倾向于获得权利而回避义务,总倾向于“搭便车”坐享他人之利。这意味着,选购了“静音车厢”的乘客也未必就能遵守承诺、严格自律。久而久之,当违反规则的人多了,规则本身也便失效了。
“静音车厢”要想善始善终,一套对应的秩序维护机制将不可或缺。选择“静音车厢”,相当于订立了一份契约,违约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违背义务的同时,所享受的权利理应自动终止,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事实上,一直以来,高铁等交通工具一般都是“群体自治”“弱管理”的状态,对于不文明行为的约束有限。“静音车厢”完全可以作为“强管理”的试点。
“静音车厢”既是尝试也是倡议,其关乎契约意识、关乎自觉自律,也是一次需求分层、素质分层的社会实验。当然,其所考验的,说到底还是以乘务人员为主体的高铁运维团队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思维链接
高铁“静音车厢”:精细化考量倒逼公共文明
默城
这几年,越来越多“在高铁上大声喧哗”“熊孩子哭闹”和“通过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的行为,被曝光于舆论场,引发社会口诛笔伐。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意不在意噪声的问题,而本质上,这是不同个体在公共空间里的权利冲突。
“静音车厢”的设置,既是对乘客正当需求的重视和满足,也是对乘客不文明行径的约束,是非常精细化的现实考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追求。更值得强调的是,这种精细化考量和服务,不仅能解决很多人的现实痛点,更能倒逼社会公共文明,其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也随之凸显出来。(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言为心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一则网友发布的“花40元就能在海底捞火锅店免排队”的视频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一则旅游景区花钱买快速票可免排队的消息也引发热议。有人认为,此举侵犯了其他消费者的权益。但也有人认为,花钱购买优先权无可厚非。对此,专家指出,商家推出VIP优待措施必须履行事先告知义务,充分尊重和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否则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灵璧中学谢纯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