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语
2010年的最后一天,看着我多年的主人史铁生离开人世,我泪眼婆娑。
我是史铁生的轮椅,我的车轮及金属支架早已被磨损得失去光泽。我陪着他度过了一生,我们心意相通,也许我们早已融为一体。
在肃穆而悲伤的医院里,我孤零零地立在病床边。外面寒风呼啸,我伤心至极,不由得想起了他的《我与地坛》。回想起那一行行熟悉的字迹,往事扑面而来,我落下了伤心的淚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三十多年前,这个小伙儿不幸双腿瘫痪,只能与我为伴。痛苦压抑的气息笼罩着我,“我可活什么劲”,他声嘶力竭地捶打着毫无反应的双腿哭喊,随后是一阵悲愤的、凄凉的诉说。
生与死折磨着他,直到一个阳光正好的上午,我们遇见了地坛。
那时的地坛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却并不残破。与地坛宿命般的相遇,可谓同病相怜。地坛的每一棵树下他都走过,地坛的每一处地方都有我的车辙。在荒芜的地坛里走过15年,他终于获得了某种启示:他想到了自己,残疾不能颓废。
正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所说:“人没有信念不能存活,因为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地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史铁生开始探索、寻找活着的意义。
对他来说,活着确实是一场折磨,是上天的考验。“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正因为他的信念,他走上写作之路,以文学的方式探求思想的健全、探索生命的意义。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残缺的生命里,他每天与病魔战斗。拖着残缺的身体,他写下《我与地坛》。地坛最终成为他的精神家园,成为他精神上的母亲。
对于他的母亲,我已记不清那位默默无言、无私付出的伟大母亲的模样,只记得在地坛留下的车辙上全都覆盖着一个个焦急迫切的脚印,一个个充满关爱的母亲的脚印。
漫长的岁月已逝,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终于用灵魂站了起来。我好像看见了他的背影,坚忍、顽强,正向着属于他的天堂沉稳地走去。
也许,终其一生,这就是活着的额外意义。不畏挫折,怀揣坚定的信念,踩出一条新生的道路,虽不璀璨,却很独特。
虽然他常年坐在我身上,不能直立行走,但他拥有直立的灵魂。虽不想道别,但时间已到,是分别的时候了!愿你的灵魂长存于人间,愿我们再次于地坛相遇。我想一定会的,因为你的精神永驻人间!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特殊的读后感,以轮椅的视角观察史铁生的生平事迹,写出了史铁生生前曲折的心路历程:怨愤—平静—反抗—解脱。文章文笔流畅,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视角独特,拟人化的手法颇具创意,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