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我国软件产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1-04-06 15:05冯正好冯冠霖
中国信息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循环产业链供给

冯正好 冯冠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會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呈现趋势性变迁。近年来,西方主要国家民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风险加大。

面对这种外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和完善。构建我国软件产业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不仅是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的权宜之计,更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国家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我国软件产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一)软件产业国内大循环的内涵

一是加快我国软件产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立足于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以高质量的软件产业发展供给引领市场和消费。这就要求软件产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不但要加强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类型软件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不断提高软件产业自身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要构建完整的生态,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协同发力,各个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在当前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实现软件产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软件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重要支撑作用,积极发挥软件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引领和赋能作用。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演进,催生了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和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抓手。软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主要支撑。在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进程中,软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是我国软件产业必须减少对欧美的依赖,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构筑我国软件产业的内部可循环系统。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面对美、日、欧等对我国的打压和限制,我国高科技领域面临的系列瓶颈问题进一步凸显,为增强我国自身产业链价值链风险,软件产业要减少对国外高端技术和产品的依赖,尤其是在生产和研发体系要减少对欧美的依赖,形成对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强烈需求,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自身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构筑内部可循环系统,充分发挥我国市场优势,挖掘我国强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努力畅通国内大循环,这是实现我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保障。

(二)软件产业国际大循环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软件行业在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已初步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比较优势,产业长板特点突出,这些是我国软件产业推动国际循环的基础和优势。

要构建国际化的、以我为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和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就要紧密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主导、应用牵引、价值驱动、生态优化、开放共赢的发展原则,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生态体系。

一是要做优做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长板领域,提升我国具备比较优势的关键技术互摄能力。要坚持拓长补短,瞄准我具备先发优势或领先优势的核心技术领域,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培育形成竞争优势,增强产业互摄能力,提升我国在全球软件生态中的话语权。

二是要培育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工程化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软件企业,共同参与国际软件标准的制定以及全球软件市场的竞争,使我国软件产业成为全球软件产业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先行抢占国际市场空间,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三是要大力发展大型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平台软件等,使之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软件产业产品的质量,提升软件产业服务供给能力;坚持产用结合,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促进供给侧与应用侧有效对接,以庞大的国内市场培育国产软件发展空间。

四是要优化政策外部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加强与国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系,积极参与软件产业国际合作,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化开源项目和全球开源治理,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国际大循环。

(三)软件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之间的关系

软件产业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不再重视国际循环。未来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动力将从以国际循环为主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其中,国内大循环是国际循环的基础和保障,处于主体地位;国际循环作为国内大循环的外延和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优化和促进的作用。

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统一体的关系。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国内大循环绝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也不是各地区的小循环,更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放弃国际分工与合作。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推动双循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构建软件产业的新發展格局,必须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要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为了更好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二、加快构建我国软件产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具体举措

在构建软件产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不仅要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统一布局、组织协调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基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既要夯实基础研究,又要加速软件产业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既要大力提升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又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来打造新的竞争平台,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加强软件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既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牢牢抓住国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进行相应的整体战略布局,同时也要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开辟软件产业新的国际市场和增长极,打通堵点,全面促进软件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一)实现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市场需求

软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但要供给水平高、融合程度深,创新能力强,生态完备好,而且要实现技术、产品、企业、行业、生态、环境等全链条的高技术、高价值、高效益、有活力、自主、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软件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

一是突破关键软件。聚焦关键软件卡脖子领域,系统梳理短板弱项,坚持拓长补短,坚持问题导向和应用牵引相结合,坚持分类施策,精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软件产品作为攻关重点,力争早日实现对“卡脖子”软件产品的自主供给。推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探索揭榜挂帅机制,推进建设工业技术软件化、工业大数据、工业设计软件等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党政办公、能源、金融、电信等重要行业国产化应用示范,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系统、工业互联网等“软件定义”技术平台。

二是深化应用推广。面向特定领域需求,构建自主可控生态,按照统筹谋划、分类突破、融合发展的原则,有序推进国产化替代,推进自主软件生态持续迭代优化。推进国产桌面操作系统收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构建自主产业生态。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国产化替代路线图和时间表,有序推进金融、电力、装备等重点行业应用替代,保障供应链安全。

三是打造优势品牌。实施软件精品战略,以软件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名人建设为抓手,高质量建设一批软件特色品牌。对标华为、阿里、腾讯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软件企业。鼓励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研发一批如百度搜索引擎软件、阿里电子商务软件、腾讯游戏软件等千亿级软件产品。实施软件名城提升工程,支持高水平高标准建设现代化软件名园,打造硅谷式高端软件产业集聚发展载体。大力扶持创新创业,培育挖掘一批任正非、马化腾式的软件行业领军人才。

四是推动融合发展。面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充分发挥软件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推进国民经济各行业知识和技术的软件化,强化软件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战略,开展工业软件重点攻关,聚焦突破大型研发设计软件,加快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加快工业软件在制造业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需求,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展自主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产业生态,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进程,营造良好应用生态。

五是培育自主生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化开源项目和全球开源治理,支持发展开源基金会和开源社区,构建自主开源生态,以开源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提升生态自主发展水平。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业转型升级等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布局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基础带动性强、市场关注度高、应用需求大的新型“软件定义”平台,引导国内企业抢抓机遇制定相关体系架构、接口标准和应用规范,完善软件产品造价评估机制,加强行业数据采集和分析,深化软件工程造价标准应用,引入第三方评估计价机制,改善低价竞标、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软件产业的高水平供给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针对当前国产软件应用性有限的情况,尤其需要增强关键性核心技术软件的供给能力,聚焦“卡脖子”领域,坚持“补短板”与“拓长板”并举,集中力量突破关键系统软件、大型工业软件等短板,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供给能力。而且,软件供给能力事关“新基建”建设的成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实施国家软件重大工程,推进国产软件应用推广,强化软件价值导向,发挥软件在“新基建”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同时,供给创造需求,软件的高质量供给也会进一步开拓和引领我国潜在的国内市场,大大提升国有软件的国内市场份额。

(二)扩大内需,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软件产业扩大内需,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充分挖掘国内强大的市场空间,实现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供给。

一是规范软件市场环境,加强软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软件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软件核心技术产权储备和战略布局,鼓励企业联合建设软件专利池、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建立知识产权联合创造、协同运用、共同保护和风险分担机制。持续推进软件正版化,加大盗版软件打击力度。降低不正当竞争对产业的伤害,保护软件开发企业合理权益,从而维护和规范软件市场环境。

二是发挥软件行业组织的支撑和桥梁作用,搭建软件企业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平台,引导软件行业组织为产业融合带动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全流程的支撑服务,从而开拓更广泛的应用市场。

三是强化软件在智慧社会的应用,加强软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软件对于信息消费的倍增效应,激发信息消费潜力,合理培育和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APP经济等信息消费新应用新业态,打造信息消费升级版、拉动内需和引领软件产业升级。

四是引导软件的价值导向,尤其要提升软件产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要加强软件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软件和数据能力成熟度评估及体系,完善升级软件企业成熟度模型。发展第三方服务咨询机构,提升软件测评和质量保障能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投融资、产权交易、能力认证、产品测评、人才服务、企业孵化和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机构。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等,这些都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

深化软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促进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坚持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把要素市场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解决软件系统供给和需求结构性错位,提高软件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

一是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供给能力,体现为在关键细分领域,要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基础软件和高端工业软件占比,不断提升软件著作权登记和首版次产品数量。

二是結合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特点,明确提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从产品供给能力、企业竞争能力、行业发展能力、产业融合能力、生态自主能力和环境保障能力等方面构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从而开展对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估,将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作为贯彻国家软件顶层战略、推动国家、各省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工具。

三是出台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政策,推动高水平国产软件产品尽快进入市场,构建国产软件自主创新生态。针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产用严重脱节、国产软件推广应用困难、研发—应用—迭代良性循环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积极探索出台软件首版次应用政策,增强企业研发积极性与用户使用信心。

四是促进应用侧与供给侧有机对接。坚持好软件是用出来的,引导党政军、重要行业领域、国有企事业单位采用国产软件、给予国产软件“包容性”扶持,给予国产软件在应用中持续迭代优化。

(三)增强我国软件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的问题。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而在12月11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强调“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由此可见,“自主可控能力”已被视为实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升级的一把“钥匙”。因此,加大软件产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力度,可有效降低软件产业链重构下的“卡脖子”风险,并有助于积极推动软件产业链转型升级。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软件产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软件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软件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软件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创新出自己更多的独门绝技。同时要实施好软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等。要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实施国产软件产业质量提升行动。

一是要畅通软件产业链。让软件产业链循环起来,先复工达产。围绕软件产业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我国软件产业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软件企业协同复工达产。要畅通软件产业内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这是起点和基础。

二是要提升软件产业链。要看到我们的短板和软肋。我国软件产业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不高,自主研发能力还有限,在关键环节还受制于人。所以要实施软件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优势,强化优势技术和龙头企业的核心和领先地位,在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提升我国软件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软件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软件产品的保障能力。

三是构建软件产业双循环链。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所具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种优势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因此,要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构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双循环链。

四是加强全球软件产业链的安全合作。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不但要立足于内需和国内市场,要独立自强,自主研发,在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掌控全球软件产业发展主导权。在确保我国软件产业链价值链安全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全球软件产业价值链的国际竞争、合作与治理,支持我国优势软件企业加快步伐,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推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全球化。在全球软件产业价值链重构的机遇下,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从目前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以及欧美等国对我国软件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封锁来看,我国软件产业要依靠行业内的自主转型升级积极谋变,真正做到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软件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软件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优化软件产业链布局,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软件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三、结语

加快构建我国软件产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充分挖掘国内强大的市场空间,扩大内需,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的软件产品供给引领市场需求;要大力提升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加速软件产业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实现软件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减少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增强我国软件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做好软件产业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全面推动我国软件全产业链自主转型、优化升级,真正实现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内循环畅通;同时,我国软件产业也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加强与全球产业链的安全合作,掌控全球软件产业发展主导权,在确保我国软件产业链价值链安全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软件产业价值链的国际竞争、合作与治理,积极推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全球化。在当前全球软件产业价值链重构的机遇下,进一步提升我国软件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当前,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全面兴起,外部环境的进一步复杂化可能冲击国内国际双循环。除了当前全球的政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处于高位,近期疫情的恶化也推迟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节奏。中国成功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和经济复苏的双重胜利,为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启动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时机和基础。适应逆全球化和后疫情时代的特征,应对未来面临的风险挑战,中国软件产业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抢抓疫情期间我国经济率先复苏的窗口期,大力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猜你喜欢
双循环产业链供给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