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1-04-04 10:07翁春燕蔡迪阳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息化内容

翁春燕,蔡迪阳

(1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东莞 523960)

(2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 东莞 523960)

1 引言

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行业中。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合理运用于高校信息化服务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提升高校信息化服务效率与质量。由此可见,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正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的应用也成为需要长期探索的主要内容。

2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应用的主要优势

2.1 处理效率高

由于高校学生总量较大,信息化服务的工作量也在不断提高,若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做到随时开展高效工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借助数据模型、数据算法等相关技术,确保实时进行数据处理,即便是大批量的数据也能快速完成,而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由此可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校信息化服务中,利用其处理效率高的优势解决工作量大且内容复杂等问题[1]。

2.2 适用范围广

高校信息化服务工作涵盖许多方面,包括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需要处理的内容除了大量数据外,还有许多其他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若只是依靠传统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也就是利用传统方式时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才能与高校信息化服务中庞大的数据资源相契合。相比之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计算机科学、数学、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学科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满足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不同需求。

2.3 拓展能力强

人工智能技术能利用其良好的拓展能力提高运用于高校信息化服务中的实际效果。例如,在管理大量的学生信息时,除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和处理不同数据外,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拓展,实现有机连接物理与数字化信息,增加数据获取渠道,保障高校信息化服务的全面性,也能及时预测、处理各类突发情况,杜绝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3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应用的相关内容

3.1 强化学生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3.1.1 学生信息管理

随着招生总量逐年增加,高校信息化服务工作的强度也在逐年加大。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基数,部分高校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信息化服务,如果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仍然存在沿袭传统人工方式的情况,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与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提升。为了有效弥补此类问题,可在高校信息化服务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较强的拓展能力可显著提高对学生信息的管理效率,大幅降低人工处理的强度。例如,新生入学时,由于人数总量大,若采取人工录入学生信息的方式,需要将姓名、身份证信息等不同类型的内容进行逐一处理,工作效率极低。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即在入学阶段收集新生个人信息时可借助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获取新生的所有信息,并在确定后自动存储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2]。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高校信息化服务效率,大幅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人工操作产生错误的情况。

3.1.2 学生行为与学业管理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也能够合理掌握学生的在校行为,便于教师们对每位学生进行针对性管理,比如,可将人工智能技术集成于“校园一卡通”中,学生在校园中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利用其来完成。这种方式能够借助AI与传感技术收集学生的就餐时间、体育活动时长等诸多方面,也能模拟学生的在校活动轨迹,便于以不同时期的活动情况判断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学业管理中可作为学生进行自我提升的关键手段,例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帮助学生掌握相同学科在不同学期的成绩变化,明确当中需要加大学习力度的科目,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专业教师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学习平台分析、预测出学生掌握基础课程的情况,从而优化教学的方案和目标,确保能够实现层次性培养。

3.2 优化教学管理,提高培养效率

3.2.1 课前活动

尽管课前活动是保证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但是,学生们的关注度依旧未能发生较大改观。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课前活动中则能够改善此类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机器学习平台,将课前预习使用的所有内容通过数据模型的方式部署于计算机应用软件中,形成相应的训练工具包,学生可以根据喜好自行选择不同训练工具包中的内容进行预习,形成良好的人工智能教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降低教师的课堂压力。这种机器学习平台也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算法、数据接口等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分析,提前预测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提问。

3.2.2 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师生相互了解和提升的必要手段。然而,传统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存在较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学生数量较多,教师为了确保完成教学内容,只能压缩课堂互动环节的时间,无法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堂互动中,可彻底打破该方面限制,便于师生开展充分互动,例如,教师想要在课堂中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可以利用虹膜识别技术对前来上课的学生身份进行识别,或者在课堂中设置专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现场提问,通过其具备的机器学习平台和语音识别技术,可对学生的互动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价,增强课堂互动的灵活性。

3.2.3 课后指导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拓展能力强,也可作为进行课后指导的方式,例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通过拍摄照片的方式将已经写好的内容上传至AI程序中,教师进入该程序后不仅能够看到系统自动统计的已提交与未提交作业的数量,还能通过大数据与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所有已经提交的作业并予以批注和修改处理,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识别的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实际学情的同时,有利于进行针对性指导[3]。

3.3 促进教师管理,增强队伍建设

3.3.1 教师综合评价

教师在开展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教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可以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例如,评估教师的专业能力时不仅可以利用大数据统计和分析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还能结合人工智能中涵盖的神经生理学、心理学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各类学科知识与技术,对教师在每堂课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实时评测,掌握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内容阐述、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合理性。有利于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赋予精准“画像”,从而帮助明确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和专业水平能否达到传授专业知识的要求,并进行针对性调整[4]。

3.3.2 提高师资力量

随着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也已经成为考量师资力量的重要标准。所以,在教师管理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成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重要推动力,比如,可以在针对教师的考试过程中融入自动化的人工智能AI评测系统,即将信息化教学的考核内容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形成能够涵盖全面内容且完善的流程化考核过程。其中,既能对考试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的程度、信息化教学软件的运用能力等,也可以借助数据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对教师接受考核的用时、答题过程中的表现、重复内容总量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如此便能够让教师对自身存在的短板拥有清晰认知,从而开展针对性的自我提升。然而,据统计,通过对1 147名高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统计,被抽样的高校教师中,中下等水平和中等偏上的人数比例占总体的73.3%,能够达到比较高和高级水平的仅占12.4%。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力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5]。

3.4 完善财务管理,促进科学监管

3.4.1 财务编制

财务管理是高校信息化服务中的关键内容,也是确保高校持续建设的重要动力。实际上,由于高校中的财务数据较多,涉及内容也比较广泛,经常会因为财务编制中存在不合理情况引发许多资金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根据当前的财务资金状况以及以往的编制方案重新规划和调整财务编制,消除当中的非必要环节和不利因素,保证财务预算科目、预算方案等能够更加合理、灵活,从而做到保证高校资金正常运用的同时,也能防止产生额外的财务风险。

3.4.2 报销管理

高校财务管理中经常会进行财务报销处理的工作,只是传统人工处理财务报销的过程比较繁琐,周期也比较长。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彻底消除该方面缺点,促进财务报销自动化与信息化。比如,相关人员可以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填写一张电子报销单,同时,上传真实单据的照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图像识别技术及智能化查询,可实现对财务报销单据的实时扫描、识别,并在对比已填写单据信息后,利用大数据和相关部门的数据接口进行真实性鉴别,全过程均为自动处理,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环节[6]。

4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确保高校信息化服务能够在实际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要重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运用。因此,应当提高对强化学生管理、优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师管理、完善财务管理等内容的重视,便于正确认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能确保可以将其有效运用于高校信息化服务中,不断为增强高校信息化服务水平注入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信息化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主要内容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