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心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04 10:16赵晓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内科细节护理人员

赵晓云

冠县中心医院心内科,山东聊城 252500

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医院护理工作要求也随之增高,传统的护理管理已无法达到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护理模式的更新换代是目前医疗护理工作的主要课题,我国护理模式正向整体化,科学化等优质的护理模式转变[1]。细节管理是以传统护理管理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展开细节护理工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护理的各个环节都有关联,把握细节管理才能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3]。细节护理中需要成立专项小组针对不同的护理措施,专项小组可对不同患者的同一护理措施采取针对性护理,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大量的实操将技术熟练掌握。该研究以该院心内科科室的30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探究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心内科科室的30 名护士,以双盲法分组,各 15 名,参照组年龄 20~39 岁,平均年龄(29.81±1.35)岁;护龄 2~18 年,平均护龄(8.62±2.49)年。试验组年龄 21~40 岁,平均年龄(30.19±1.46)岁;护龄3~19 年,平均护龄(8.93±2.7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分别护理57 例心内科患者。参照组采取传统管理。试验组采取细节管理,具体措施:(1)病房护理管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地面整洁、阳光充足、安静舒适,保持温度在24~26℃,湿度在50%左右,经常换洗患者床品及衣物,病房内禁止吸烟、喧哗,夜间降低灯光强度。(2)情绪护理:患者治疗期间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耐心鼓励患者,慢慢平复患者焦躁情绪,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愉快的心情,促进治疗效果,播放舒缓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3)血标本采集:在采集血标本前,由检验科资深主任对护理人员集中培训相关操作技术及流程,使护理人员熟悉静脉采血及注意事项,若患者穿刺条件较差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或主任完成操作,在采血前应对采血管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并准备备用采血管,若采血管质量有问题及时更换,在采血过程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患者因情绪变化较大出现凝血情况。(4)管道护理管理:心内科患者一般留置两条以上管道,护理人员应成立管道护理小组,通过标识管道用途、留置时间及类型等方便护理操作,将患者所用管道作详细记录,注明相关因素,以便护理人员交接班时查看,同时加强患者置管知识和技能考核,也告知患者及家属置管工作原理、作用及注意事项,共同提高管道护理质量。(5)跌倒护理管理:①患者入院时采取跌倒风险评估,对风险较高的患者加强跌倒风险管理,特别是老年患者,每5~7 天重新评估一次,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同时指导患者家属采取预防措施,提高防范意识。②改善住院环境,保持地面干燥,卫生间左右两侧安装扶手,地面布置防滑垫,在明显的位置放置防滑警示牌提高患者防滑意识,患者床位两旁安装防护栏降低坠床风险,对病房照明设备定期检查,确保夜间照明设备完好。对于使用强心利尿剂、镇定剂、降糖及降压药物的患者需提高跌倒护理管理意识,此类药物会降低患者意识、视觉和平衡能力以致于提升跌倒风险,要告知患者要遵医用药,不可擅自更改剂量,监测患者血糖、血压及心率,防止出现头晕、低血糖等现象。(6)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由于心内科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变化较大,而且静脉注射及口服药物种类繁多,易混杂导致用药失误产生护理纠纷,故要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包括分级护理制度、班次交接制度、查对制度、夜间巡视制度等,制度完善能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7)加强常规护理:认真做好常规护理,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防压疮护理等,每日加强四肢被动运动,协助患者如厕、翻身、洗澡等日常活动,静脉输液要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症状体现及药理作用及时调节输液速率,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口服药物要重点核实医嘱,避免错误、漏服事件发生影响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护理57 例心内科患者,观察并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通过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资深主任根据两组理论知识掌握度及实际操作水平进行评分,各50 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形式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中发生2 例高危药物外渗,3 例管道护理不当,2 例血标本错误,共计7 例不良事件发生;参照组中发生5 例高危药物外渗,8 例管道护理不当,7 例血标本错误,共计20 例不良事件发生。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8%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2,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中32 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3 例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2 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参照组中15 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9 例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13 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4.4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9,P<0.05)。

2.3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评分及实际操作评分

试验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评分为(43.18±3.29)分高于参照组的(37.26±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7,P<0.05),实际操作评分为(42.86±3.74)分高于参照组的(33.95±2.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1,P<0.05)。

3 讨论

传统常规护理管理的护理质量较差,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要求,不利于医患关系[4]。要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就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方案,方案需要开会讨论,要考虑到各个方面护理中的细节,最终确定实行护理方案,所有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让患者享受细致的护理工作可促进康复。细节管理是传统护理管理转型比较成功的护理管理方式,其护理措施涉及多个方面,能全方位服务患者,保证护理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注意护理细节,提高护理质量[5]。细节管理的应用使护理人员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整体护理意识,激发工作激情[6-10],先从基础入手,在日常护理细节和环境方面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再加强预防措施和风险评估,避免患者出现不良事故,最后将层级管理加入细节管理中可明确工作职责,激发工作热情,优化人员分工,充分调动人员进行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11-17]。总之,细节管理无论在基础护理工作或重症特殊护理工作都要秉承以患者为中心,处处替患者着想,满足患者需求,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该研究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8%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5.09%,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4.4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7.19%,试验组理论评分及实操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能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的概率。

猜你喜欢
心内科细节护理人员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