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新
长春市中心医院器械科,吉林长春 130051
2016年国务院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以此来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到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发展意见》)当中再次提出,要“大力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水平”,从而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1]。由此可以看出,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医院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即使是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中,同样也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为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围绕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展开分析便显得必不可少,希望能为医疗管理信息化提供一定助力。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之中,将有助于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与过去相比较,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无论是在效率,还是在质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工作方式也较以往有所不同。信息化技术尚未进入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时,各项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包括数据的整理、登记等,且医院不同部门彼此之间的信息也无法共享,极有可能会出现信息遗漏、重复等情况,而这些问题在信息化技术引入之后迎刃而解[2]。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及普及应用使得计算机取代人工操作,各项工作都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来完成,从医疗设备的申请、采购审批、入库、出库,再到日常使用、维修与保养,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动态追踪。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工作流程精简,节约工作时间。
《发展意见》当中指出医院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整合各类系统资源,搭建全院的信息平台功能。医疗器械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工作的基本条件,而医疗设备的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如何对不同年份、不同型号、不同科室的医疗设备加以管理,便成为医院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为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创造更加适宜的条件[3]。负责医疗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医院全部医疗设备的信息登记入信息库之中,并且根据年份、使用部门、功能、型号等不同的信息分类,配备相应的条形码,为医疗设备打上信息化的标签。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信息管理工作便可以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便可以随时随地的调取所需要的医疗设备信息,无论是医疗设备的保养、维护,还是出库、盘点,都可以建立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之上而展开,展开统一化的管理工作。
《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对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建立起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4]。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精准的数据支持,提高了医疗信息的真实性、即时性及全面性[5]。基于公开的信息管理平台支持,医院的医护人员、技术及管理人员均可以通过电脑终端、二维码方式进行数字化联网,继而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医疗设备才能以更高的效率为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6]。例如,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使用体外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护理人员可以将信息通过医院医疗设备平台传递给主治医师,随后主治医师便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该信息,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同时,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能够完全保留,并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传统的人工操作相比较,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可以对不必要的误差进行有效预防,减少工作误差,提高工作准确性。
为了能够使信息技术在企业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医院可以搭建系统、整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块,将与医疗设备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行整合,随即成为一个完整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所包含的在主要模块分别由采购管理、库房管理、保养管理、维修管理以及档案管理,各个模块的公共联系之下,使得医院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得以顺利运行,具体情况如下。
采购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相关工作进行管理,任何与采购相关的工作需求均可以通过采购管理模块开展。采购管理模块中主要包括申请功能、审批功能以及信息查询功能[7]。其中,申请功能归属于采购人员,根据需求提交医疗设备的购买信息,包括供应商、规模、类型、单价、交付时间等;审批功能的权限归属于医院分管领导,对购买申清单的信息进行核查之后,便可通过申请;信息查询功能则是采购人或分管领导登录采购模块之后,查询采购订单的进展情况。
库房管理模块如实反映仓库内的变动情况,当仓库内设备出现变化后,库房管理模块中的信息也要随之进行调整,与仓库的活动保持一致。医疗设备库房管理模块中的主要功能有设备入库、设备出库、设备盘存、设备报废等,从设备入库开始,直至报废,设备在任何一个环节的流动都要在库房管理模块之中如实体现[8]。例如医院某部门需要申请使用某新入库医疗设备时,便要通过信息系统申请,填写请领单,由库房管理人员在系统中统一,形成出库单,随后该部门到库房领用设备。
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消耗,而为了能够降低消耗磨损,避免使用故障,便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依托于信息技术,可以设置保养管理的模块。由于医院医疗设备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购入时间不一,因此在保养时间的安排上极有可能会出现混乱,对于此类情况,医院可以通过保养管理模块来进行统一的管理。根据设备类型的不同,在信息系统中输入不同的保养周期、保养技术,随后系统会在不同周期提醒工作人员对相应的设备进行不同的保养。
由于医疗设备长时间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之中,因此难免会产生故障,为避免医疗设备故障造成不良后果,便需要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效率,建立维修管理模块的价值便在于此[9]。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后,使用者第一时间通过信息平台填写设备申请,包括设备使用部门、设备型号、设备故障表现等。在申请信息发出之后,系统自行将信息配对给维修工作人员,让维修人员尽早到达现场进行故障维修与排查。同时,维修人员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查询任何一个设备的既往故障信息,为本次维修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效率,节约时间,让故障设备能尽快回归一线。
档案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便是信息的存储。从医疗设备的采购、入库,到维修保养,任何有关于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资料都会通过信息平台自动生成数据资料,并在系统中建档记录[10]。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中,随时可以调取档案资料,查询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相关情况,实现医疗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为了能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医院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应用策略,其中,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采购网络化十分重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向数字化的转型提供了可能性,采购人员通过信息平台便可以完成以往复杂、分散的采购工作,无需人工处理各类采购信息和资料。采购人员根据现有的医疗设备库存、使用情况,结合各个科室的实际需求,可以制定具体的采购计划,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招标信息,以网络竞标的方式,对供应商的信息进行初步筛选,保留在设备质量、价格方面具有优势的供应商,进行二轮协商比较。在确定供应商后,设备的采购、付款、配送等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采购向网络化持续深化,通过信息平台来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与交流,提高采购工作效率。
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极为频繁,很难进行静态的记录,因此日常管理工作必须进行动态追踪,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这一目标的达成有所帮助。例如将设备进行编码,以条形码作为标识,日常管理时扫描二维码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该设备的全部信息,并通过信息系统对设备进行信息更新,对设备的管理效率便大幅度提升。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医院医疗设备的盘点、清查准确性也得到加强,使库存实际情况与账面信息相符合,尽可能减少库存实际与账务信息之间的误差。
在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对设备维修工作进行强化管理。设备使用者在医疗设备出现故障之后,通过信息系统即时上报信息,说明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故障时间,让设备维修人员能够及时开展设备维修工作,减少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时间,减少设备维修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同时,设备维修人员也要做好设备维修信息的记录,形成设备维修日志,年终时可以总结医疗设备发生的原因、设备发生故障最多的厂家,为医疗设备采购供应商的选择提供有力的参考,同时也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重点指明方向。
无论对于任何一个行业,人才始终是不可缺少的资源,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医院只有获取充足的人才保障,才能够为医疗设备管理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就现阶段来看,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保养、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仍然处于比较紧缺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医院要立足于自身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实际需求,引入更多专业人才,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包括医疗设备维修及保养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管理人才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以确保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普及与完善。例如医院可以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借此机会吸纳更多有潜力的人才;又如医院可以定期组织人员外修培训、进修,参观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并为己所用。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改革与升级是当下众多医院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将会得到提升,并且使信息数据得到整合。在具体应用中,医院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起医疗设备的采购、库房、保养、维修以及档案管理模块,将功能细化。同时,为了能够使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医院可以引入更多优秀人才,强化日常管理,全面提升医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