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城市交通与其他系统间的协调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交通运输与物流业、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的协调程度,构建反映3 个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状况。以武汉市2010—2017 年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业、旅游业发展为例,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3 个系统之间综合评价值总体上均呈现出持续上升发展之势。其中,交通运输业与物流业的协调耦合度从2010 年的0.0841 上升至2017 年的0.9301,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协调耦合度从2010 年的0.1197 上升至2017 年的0.9314,均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高度协调的阶段。研究结果与武汉市实际发展情况一致,可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葛修润,等:交通运输与物流业、旅游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为了更好地把握智能船舶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及发展现状,针对智能船舶领域相关主题,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2010—2020 年的文献检索结果,运用知识图谱从计量统计的角度从时间、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4 个方面系统地呈现了智能船舶领域发展的趋势、前沿和热点。在此基础上,从智能船舶的态势感知、智能避碰、智能控制、网络通信和法律规则研究5 个研究方向分析了智能船舶研究趋势和热点问题,并提出了智能船舶人机共融及决策技术研究、编队航行风险研究以及传统/智能船舶混行风险评价研究这3 个重点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从2015 年开始,智能船舶相关研究文章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在每年14 篇以上,平均增长率达58%;国内智能船舶主要研究机构包括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外主要研究机构包括挪威科技大学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智能船舶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态势感知、智能避碰、智能控制、网络通信安全和法律安全。(张 笛,等:智能船舶的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与发展趋势)
为明确互通立交匝道的运行特性和驾驶风险,在重庆市南山立交和江南立交开展了超过30 位被试者的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通过Speedbox 和Mobileye 等车载高精度仪器采集了小客车在4 条迂回式匝道上的连续运行数据,包括行驶速度、横向加速度、纵向加速度等,明确了迂回式匝道的车辆运行状态,然后运用表征横、纵向加速度关系的G-G 图分析了匝道行驶过程中的驾驶风险,确定了立交匝道不同位置的危险等级以及危险驾驶行为的高发路段。研究结果表明:①立交匝道上小客车的横向加速度与速度呈三角形分布,纵向加速度与速度呈椭圆形分布;②小半径曲线匝道上出现危险驾驶行为的比例要高于大半径曲线匝道;③通过统计不同断面的危险驾驶行为点占比,将匝道的危险断面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3 个等级;④男性驾驶员在立交匝道上的危险驾驶行为占比要高于女性驾驶员,冒险型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占比要高于其他驾驶风格的驾驶员;⑤立交匝道的危险高发路段通常位于速度变化剧烈的路段,即入弯减速段和出弯加速段。(丁 瑞,等:基于车辆加速度数据的互通立交匝道驾驶风险分析)
多船协同航行在海事搜救、资源勘探、极地航运等领域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中纵向航速协同控制是实现船舶协同航行的关键。通过分析船舶螺旋桨转速、加速度与航速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考虑风力影响的船舶纵向动力模型,为实现前后船加速度与跟驰距离的关联,引用基于变时距策略的船舶间距模型。设计了考虑航速、加速度等多约束的多船航速控制目标函数,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了最优化问题的实时求解。通过Matlab 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船舶纵向航速协同控制方法在前船加速、减速、匀速等工况下,后船均能实现对前船的精确稳定跟驰,其距离跟踪误差分别为0.092 5 m,0.192 8 m,0.166 2 m,与PID 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吴文祥,等: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船舶纵向航速协同控制方法)
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政府部门应制定交通政策推动出行者采用低碳出行方式。有效的交通政策需要深入了解影响出行者低碳出行的心理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出行者环保态度、环保行为、公交偏好等潜在变量对低碳交通政策支持度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 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模型假设,并通过Mplus 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环保态度会直接影响环保行为、公交偏好,环保行为直接会影响公交偏好,公交偏好会直接影响低碳交通政策支持度;但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对低碳交通政策支持度没有直接效应。在95%的置信水平下,性别、婚姻状况、私家车拥有情况、房产拥有情况、是否开车上班对结构方程模型均无显著影响;但在90%的置信水平下,性别、教育程度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显著。(刘丽华,等:出行者环保意识对低碳交通政策支持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