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制度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探究

2021-04-04 05:19陈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9期
关键词:药事医疗机构药品

陈华

南通市海门区医疗健康发展集团药械科,江苏南通 226100

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药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甚至关系到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和纠纷等问题,加强医院药事管理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实行新的医疗制度改革,基本药物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我国基本药物制度逐渐建立完善,药品安全保障得到了加强,打破了传统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以药补医等非正常机制,新医改制度的实施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管理模式和方式不断改变,也给药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推动全民医保目标更好地实现。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需要结合地区现状,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视新的发展背景下,积极探讨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1 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的实施

为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能确保药物价格合理,人们可以更加公平地获得药品。为推进短缺药保供稳工作,逐步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比例原则上不低于90%、80%和60%。从药物的选择、生产、保管、使用、定价及监测等环节都实施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药物制度与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更好地衔接和发展[1]。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中,基本上包括了基层用药的每个方面,政府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使用,药品生产供应企业必须是集中招标取得相应资格的企业,药品招标采购,统一实行配送,定价符合要求等,基本药物制度实践中,对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整体来讲,群众常用药、廉价药供不应求,仍然存在部分用药难以完全满足需求,居民医保存在药物短缺等,基本药物目录仍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扩容。

2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药事管理的影响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药事管理带来了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药品品种、采购模式、服务内容、质量管理内容、信息管理系统、患者满意度和用药规范性等方面。

2.1 药品品种变化

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药物选择产生了很大变化,对药物的品种、生产规格和生产企业都有了明确的规定,需要在国家基本药物规定所属的目录中选择药物,这样也改变了原有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处方集以及用药目录制定工作模式[2]。至此,药事管理委员会无法根据临床及患者的需求来制定医院处方集,基层医疗机构对药品的选择权比之前相比相对缩小,进一步缩小社区及基层医院药品的使用范围,导致医生的特色治疗方案难以实施,患者特殊用药无法满足,尤其是基本药物范围中,儿科等用药的品种更少,影响到临床使用[3]。

2.2 药品采购模式的变化

根据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办法,按照药品处方集和药品采购计划,根据规定采购药品。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基层医疗机构的药物采购管理通过省市统一的药品招标采购平台,且药品的产地和规格都有明确的要求规定,药品品种选择需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药品采购流程越来越简化,采购工作量也在逐渐减少[4]。

2.3 药学服务内容变化

药学服务工作的重点主要是特殊患者用药的确定,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包括了药品的不良反应、用药错误、药品使用检测报告、临床用药分析评价,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对处方药和用药医嘱加以点评及干预。因为基层医疗机构职能发生了转变,基本药物多以防治必需、安全、方便使用等原则进行选择,更多是满足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预防等需求,因此一般多是临床使用多年的药品品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长期的确认和证实,很少有新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出现[5]。因此,从药学服务内容方面来讲,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工作内容大幅度减少,ADRs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主要是没有了新药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临床用药监测和评价工作的开展,影响到药学服务的整体专业技术的研究。

2.4 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内容的变化

很长一段时间,对低价药品招标模式的追求,导致人们对药品的安全性产生质疑和担忧,个别药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严重阻碍了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也发布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和要求,从而加大对基本药物质量的管理力度,如《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的制定,主要是对药品实行购买、存储、使用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督促医院建立并完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对不同岗位的职能和要求加以确立,并建立科学的药品购进、储存、使用等不同环节具体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对药品质量情况开展自我检查,完成自查报告,对报告的内容和时限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药学管理部门在年底对医院药品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药房、护士站药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做好人员培训工作[6]。

2.5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变化

为了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实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做好基本药物品种电子监管工作的通知,实现对基本药物的电子监管码制度,将药品赋予代码,对药品生产、流通、存储和使用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管。这项制度的实施,能满足广大群众及监管部门对药品质量的信息知情权,也更加确保了药品的质量,减少了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7]。但与此同时,这对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带来了挑战,信息系统中需要建立包括药品购进,到最后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电子信息系统,并要加强药品库房的管理能力,建立药品购进电子信息档案,从而确保药品来源和去向更加明确,更好地实现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的有效衔接。可以说电子监管码的推行,对药品质量管理电子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2.6 患者反馈情况变化

基本药物概念并未得到全面的普及,很多患者对药物疗效的的评判仍以价格作为主要依据,即认为价格高的是好的药物,价格低的是劣质药物。和原有的药品品种相比,基本药物的价格差价相对较大,导致很多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和质量产生了怀疑[8]。实行药物招标采购管理,很多名字相同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的规格都发生了变化,患者之前的使用习惯也要随之改变,很多因不熟悉和了解新的厂家及用药规格,存在很大的排斥心理,同时医生和护理人员对基本药物也需要适应和转变的过程,他们对基本药物的认识态度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态度,导致医院药事管理中的投诉增多,需要做好患者解释工作。

2.7 合理用药情况

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不合适等问题。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医师使用的药物品种范围在减小,同时企业给医生回扣及违法销售等情况大大减少[9]。但是在基本药物销售工程中,一些厂家销售中会存在违规行为,尤其是一些独家生产的药品品种,存在人为不合理用药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2.8 药剂科地位的变化

医院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之前,其中药品收入是医院业务收入重要的来源之一,但是基本药物实施之后,表面看虽然药剂科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对医院资源分配产生影响,但医院在药剂科室的设备设施建设投入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3 新制度下基本药事管理的途径探讨

3.1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内容的理解分析

新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实施,对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内容进行革新,主要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处方集,并做好用药指导、监测、评估,开展药学培训等工作,同时需要改变传统的医疗运行模式,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前,尤其是规定侧重于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但是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要求并不多,对基层药事管理内容与实际操作存在很大差异[10]。为了配合基本药物的使用,国家出台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剂科的职能更加明确,更好地发挥其在药品采购、管理及使用中的积极作用,明确药事管理的内容,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

3.2 重视基本药物信息化管理建设

监督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发挥自身的职责,充分了解国家药物政策,在政策和制度的指导下,结合地区基本药物目录,重视电子化信息系统和监管数据库的建设,加强对药品电子监管编码从生产、购进、管理及使用等全过程动态化的监督,确保药品信息可追溯和查询[11]。因此,各医疗机构需要在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基础上,重视药品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加强做好全过程的管理,并借助电子监管码,对每个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追溯查询,重视药事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结合,做好对药品使用情况的动态化和电子化管理,确保药品有数据可查询。新的发展时期,可以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完善基本药物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药物制度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3.3 做好基本药物的宣传和规范化使用

针对大众对基本药物政策了解不深入甚至排斥等心理现象,要加强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给广大群众普及药物正确使用等知识信息。建立药物管理和基本药物互动反馈制度,重视收集和整理信息反馈,了解群众对药物的态度和反馈,及时将相关基本药物的信息反馈给患者和家属,让人们加深认识,能安全有效、方便地使用基本药物,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要重视做好医师等人员的药物使用培训工作,加大合理用药宣传,不断提升临床用药的整体水平,推进药物使用的规范化。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对药师和医院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树立正确合理的用药理念。具体来讲,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媒体宣传,官网发布,或者是开设专门的讲座等,普及基本药物政策和制度,并对药品品种、规格、与之前药品对比变化、使用方法等进行讲解。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加强对新药品种类、用量和使用方法的了解,更好地指导患者规范用药。

3.4 重视基本药物使用评估工作

在制定基本药物目录过程中,要广泛调查了解医疗机构的看法和意见,制定合理的基本药物评估指导原则,并有计划地开展基本药物使用评估工作。医疗机构需要搜集不同层面和类型的患者基本用药目录及对药品品种的需求,并做好患者用药意见反馈,对临床用药需求、安全信息等进行整理汇总,确保提供的材料信息能真实地反映患者的用药需求,提升药物的可获得性,扩大药品目录的覆盖范围,为政府部门在药品目录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12]。

3.5 重视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职能的拓展

随着医疗改革地不断深入发展,药学服务的思想理念也在不断深化和变革,对医院药学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由传统的供应型逐渐向临床服务型转变发展[13-14]。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师来讲,首先要重视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医药学专业自身水平,并重视临床实践,提升综合业务素养,在具备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用药咨询服务,设立专门的用药咨询办公室,为患者解疑答惑,提升服务态度和质量,认真给患者讲解基本药物制度和政策,更好地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减少患者的投诉和不满。在抗菌药物监测、ADRs监测中,需要根据现有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开展药物分析工作,并结合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方案,确保更多患者能得到基础性的药学服务,也为增设药学服务项目,提升药师地位奠定基础[15]。

3.6 合理引导群众,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医务工作者和负责人对基本药物制度内涵和目标不甚了解的情况,很多人对药物制度存在观望心理[16-17]。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树立全局发展理念,认识到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理清思路,加深对制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尤其要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引导其全面了解制度和政策,减少顾虑,自觉配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改变基层医疗机构和人们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理解,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执行。此外,要认识到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存在密切的关系,要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必须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建设,获取更多群众的信任,重视机构的完善,发挥其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开展中的作用,更好地为人们群众服务,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持续发展,因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同时,还要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18]。

3.7 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行为,确保用药安全

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药品流通环节会存在质量安全,因此要严格按照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具体的要求,了解药品的特性,确保其贮存条件符合药物要求,严格做好药品的存放和管理[19-20]。同时,必须确保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正确选择药物,减少不良反应,保证价格合理,给药途径适宜,这是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当前药品种类的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不合理用药等行为,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警告和处罚,明确不同药物的使用权限。确保用药安全,还必须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机制,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作为常规性的工作,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要多渠道搜集不良反应的案例,发现不良反应及时登记并上报,由专门的监测小组进行分析评估,并设计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及时告知患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要重视完善药房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在工作中要加大用药指导工作,切实解决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疑问,并提升服务的质量,在发售药品时,需要为患者提供药品清单,并交代不同药品的服用方法、用量多少,明确告知紧急事项和不良反应,对特殊的患者需要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提升为患者服务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药事管理是现代医院药学实践的基础,影响到医疗事业发展的质量,也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用药服务质量和健康水平。药事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要结合发展实际,转变发展理念,将重点工作放在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等方面,正确认识基层医疗机构中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结合药事工作的实际情况,重视对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探讨。

猜你喜欢
药事医疗机构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