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属于呼吸内科疾病,指人体内病毒或细菌受到感染引发的支气管黏膜炎症,临床特征表现为咳嗽、低热、鼻塞和咽痛,若不能采取及时的治疗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但是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在治疗期间有较差的依从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有学者研究后指出,患儿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使患儿依从性提升[2]。为此,本文选取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100 例行支气管炎雾化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选择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行支气管炎雾化治疗的患儿100 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研究组(n=50)和参照组(n=50)。研究组研究样本中,男性患儿32 例,女性患儿18例,最大年龄为8 岁,最小年龄为1 岁,年龄均值为(4.54±1.05)岁。参照组研究样本中,男性患儿30 例,女性患儿20 例,最大年龄为7 岁,最小年龄为1 岁,年龄均值为(3.93±1.25)岁。研究组和参照组行支气管炎雾化治疗的患儿相关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性,P>0.05。
参照组患儿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内容为:对其生命体征严密监测,若出现不良症状需立即上报,并实施针对性治疗。为患儿提供舒整洁舒适的环境,这样可使患儿的睡眠得到充分休息。让患儿保持半卧位和坐位,严格遵医嘱实施雾化吸入治疗,从而使呼吸道保持通畅[3]。若患儿发生以下症状,如:咳嗽和咳痰,护理人员需协助其翻身对其进行拍背,这样可加快支气管内分泌物和痰液排出速度。研究组患儿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内容为:(1)呼吸道护理。支气管炎在3 岁左右患儿中有较高的发生率,由于器官发育不成熟和较差的自身抵抗力较易引发支气管炎,发病后分泌物会阻塞支气管,致使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增加呼吸衰竭发生率。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排痰,从而使不良症状得以缓解。在护理期间,若患儿哭闹较为严重,可在医嘱条件下予以镇静剂,若患儿咳嗽无力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若患儿伴有呼吸困难则及时吸氧,避免发生意外。(2)心理疏导。支气管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加之对医院陌生的环境和自身疾病的折磨会引发诸多恐惧心理,从而引发哭闹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和家属沟通,并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进行告知,治疗期间潜在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详细讲解。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告知家属不良心理会严重影响疾病,协助家属加深疾病认知的同时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从而使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与患儿交谈期间需确保亲切的语气,对其哭闹情绪进行安抚,从语言上将患儿心理安全感增强[4]。(3)饮食指导。由于支气管炎病情存在特殊性,护理人员需结合喜好和病情将健康规律的饮食方案予以制定,日常饮食需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加强维生素的摄入,对患儿健康方式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在喂药和服药期间嘱咐患者小心谨慎,防止药物和食物在气道中进入引发窒息。(4)特殊指导。气温变低会降低支气管黏膜局部免疫力,致使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需对天气变化高度关注,对病房内温度进行调整,衣物适当添加。患儿发热和纳差需做好防脱水处理。合理把控输液速度和体重,防止较快的输液速度引发心衰,在此期间还需对穿刺部位是否发生肿胀进行观察,防止体液发生外渗。补液期间需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严密观察,在护理期间一旦发生任何异常需立即上报医生。若患儿年龄较大,体温低于38.5℃可实施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可联合药物降温。若患儿处于婴幼儿阶段,可实施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可联合药物降温,同时对患儿是否发生体温骤降和四肢阙冷进行观察,每隔30 分钟对其体温进行测量[5]。若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可每隔4 小时对其体温进行测量。(5)健康宣教。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将疾病有关知识进行普及,讲解潜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宜和治疗方法,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主动配合并提高依从性。
依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划分为三个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患儿护理后临床症状消失、身体状态改善显著,之气管内炎症吸收完全;有效:患儿护理后身体状态有所好转,支气管内炎症有明显吸收,临床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支气管内炎症未见任何变化。
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儿护理后的FVC、FEV1 和PEF 肺功能指标和依从性评分进行统计。
通过SPPS22.0 软件检测100 例进行观察的样本信息,分析结果中利用(均数±标准差)显示计量数据,予以t 检验。并将样本结果中的对比进行百分比展示,实施卡方计算,所有数据结果中,P<0.05,统计学有意义;反之,统计学无意义。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 和PEF均高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显效49 例,有效率98.00%;参照组患儿实施基础护理,显效43 例,有效率86.00%;对比后研究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
表1 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
表2 护理总有效率结果比较[n(%)]
研究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评分(93.46±1.89)分,参照组患儿实施基础护理,治疗依从性评分(84.68±2.17)分,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6448。
呼吸道疾病中支气管肺炎较为常见,小儿由于支气管运动能力和肺部生长能力较差,呼吸道黏膜分泌也相对较弱,肺特异性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全会有较高的细菌侵袭率,从而致使肌肉出现收缩,表现出呼吸困难[6]。临床初步认为急性支气管炎诱发因素与病毒、细菌感染、物理和化学刺激存在相关性,发病速度较快,变化也相对较快,因此医院工作人员需给予患儿针对性措施使其不良表现得以缓解,加快康复速度。若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危及。因此,对于此类患儿而言,除了得到积极治疗之外还需配合科学护理措施,使肺功能改善的同时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升[7]。
优质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更加细微和具体,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使临床效果明显增强。在治疗期间通过对其实施心理疏通,可使生理和心理舒适性明显增加,负面情绪得以消除,让患儿可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8]。
经本文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护理总有效率和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实施基础护理的参照组,分析原因后认为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之前通过护理人员的及时沟通可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其内心恐惧感消除。另外,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 和PEF 均高于参照组,这一结果说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儿可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痰液,改善肺功能,比常规护理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得,对行支气管炎雾化治疗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同时可使患儿的肺功能得以改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