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尔安,滕田,花慧莲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该病能促使机体发生如饥饿、尿频、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并发症[1-2]。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截止2019年,全球约有4.63亿糖尿病患者,420万人因糖尿病死亡[3]。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2019年患病人数已上升至1.164亿,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4-5]。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是一种便捷、安全且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对2017-2019年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门诊口服降糖药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有效应用口服降糖药提供参考。
1.1 资料来源 从泰州市人民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获取2017-2019年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处方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及金额等。
1.2 方法 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对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新编药物学》[6]、药品说明书以及医院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综合计算口服降糖类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排序比(B/A)及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
1.3 评价指标
1.3.1 DDDs:DDDs=某药年用总量/该药的DDD。DDDs越大,表明该药使用频率越高、用药强度大,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
1.3.2 DDDc:DDDc=某药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DDDc越小,表明该药日花费越低,患者经济负担小。
1.3.3 B/A:B/A=某药年销售总金额排序(B)/该药DDDs排序(A)。B/A评价口服降糖药用药合理性,其比值接近或等于1,表明该药同步性较好;B/A比值>1,表明该药使用频率高而价格较低,物美价廉;B/A比值<1,表明该药价格高而使用频率较低。
1.3.4 CAGR(%):CAGR(%)=[(现在数值/原来数值)^(1/年数)-1]×100%。CAGR反映的是几年间的平均增长率。
2.1 口服降糖药的年累计用量明显增加 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年累计用量和年累计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口服降糖药的年累计用量从178 714 108 mg增加到213 398 788 mg,总体增幅19.41%。2017-2019年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详细数据见表1~3。
表1 2017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的用量、DDDs、销售金额、DDDc和排序比
表2 2018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的用量、DDDs、销售金额、DDDc和排序比
表3 2019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的用量、DDDs、销售金额、DDDc和排序比
2.2 口服降糖药的DDDs及其年均复合增长率分析 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DDDs变化和年均DDDs及其复合增长率见表4。盐酸二甲双胍的DDDs始终最高(91 186.67 mg)且逐渐增加,其次是格列齐特缓释片、沙格列汀片和阿卡波糖片。DDDs年均复合增长率最大的是沙格列汀片(31.74%),其次是阿卡波糖片(12.65%)。米格列奈钙片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的DDDs较小。
表4 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年均DDDs及其复合增长率
2.3 口服降糖药的DDDc分析 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DDDc基本保持不变。盐酸二甲双胍的DDDc均值最低(1.42元),其次是格列美脲片、格列吡嗪缓释片、吡格列酮片、格列齐特缓释片,而阿卡波糖片(12.38元)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的DDDc较高。
2.4 口服降糖药的排序比(B/A)分析 医院口服降糖药排序比(B/A)>1的品种保持不变。盐酸二甲双胍的排序比最大(4),其次是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和沙格列汀片的排序比较低且<1,但是阿卡波糖片的排序比有增加趋势。
2型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引起血糖升高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年累计用量也持续增长(19.41%)。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合理有效地应用口服降糖药来维持血糖稳定,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
处方分析发现,二甲双胍因其疗效确切、价格便宜,是医院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这与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相一致[7]。建议临床除患者有明显禁忌证外,应优先选择二甲双胍治疗[8]。沙格列汀作为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属于中等强度的降糖药物,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尽管其成本较高,但其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和低血糖的发生率,且与二甲双胍联合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9],故其DDDs排序第3位且年均复合增长率最大。
格列齐特可减少血小板黏附及胆固醇蓄积,适合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或肥胖症患者[10],并且其DDDc较低,患者经济负担小,这可能是格列齐特DDDs较高的原因。虽然格列美脲的DDDs目前较低,但其在逐渐稳定增加,这可能与其价格低、剂量小(1~8 mg/d)、作用时间长(24 h)有关。瑞格列奈和米格列奈钙使用一直较低,虽然其造成低血糖的程度和风险相对于磺酰脲类药物较轻,但其DDDc较高且对胰岛素第2时相分泌影响较低[11],可能造成了其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较少。
阿卡波糖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三酰甘油和收缩压水平,对血糖、血脂和血压有显著的改善作用[12]。因此,其价格虽高,但DDDs仍排序第4位且年均复合增长率排序第二。
相比之下,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的DDDs较低且有降低趋势。吡格列酮虽然DDDc较低,但其有引起体液潴留、女性骨折及患膀胱癌的风险[7],这导致吡格列酮使用较少。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作为复方制剂,使用较少可能与缺乏单方制剂剂量调节的灵活性和DDDc较高有关。
综上所述,医院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和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二甲双胍的DDDs排序第1位,是医院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其次是格列齐特、沙格列汀和阿卡波糖。DDDs年均复合增长率最大的药物是沙格列汀,其次是阿卡波糖。促胰岛素分泌剂中只有格列齐特的DDDs较大,其他药物如瑞格列奈、格列吡嗪及米格列奈钙都使用较少。复方制剂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的DDDs较低且在继续减少,有被取代使用的可能。DDDc最低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次是促胰岛素分泌剂和吡格列酮。B/A>1的品种保持不变。除此之外,医院还有吡格列酮,但其使用较少。
由此可见,医院口服降糖药的种类齐全,方便治疗各种病情特点的糖尿病患者。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基本符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的二甲双胍为首选,促胰岛素分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DPP-4抑制剂为一线备选药的用药原则。不足之处在于,医院尚未引进防治指南推荐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能与这类降糖新药价格较贵且未进医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