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锋
广西省崇左市中心血站,广西 崇左 532200
新时期随着国家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公众对自身服务保健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1]。我国对无偿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宣传非常的多, 人们逐渐的对献血的意识慢慢的在提升,我国血站现在的采集血量和供应血量基本上非常的稳定,我国目前针对血站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一些要求规范, 造成了现有的人力资源存在问题。
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录用、培训等将符合需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其和其他资源有效结合,以形成相对现实的经济活动[2],合理的确保每个人员的配置,有效的提升整体管理的能效,使公司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从而完成管理的最终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整体经济性都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到机构组织的发展。
现阶段血站的血源主要渠道来自无偿献血的人民,由于是输送到医院做医疗用途,所以对其安全性非常的敏感, 因此对血站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标准非常的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设立了采供血机构,他们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一套非常完整先进的管理理论,对我国血站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机会。
我国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是需要能保障献血者在安全以及卫生的环境下进行采集,这一系列的服务流程,涉及到医生、技师等技术型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从而让配置的资源更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 针对血站不同专业、年龄、职称结构的员工, 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3]。现在大部分血站的专业性工作人员并没有达到岗位的要求,专业不足以及规范性差,刚新进的员工,对他们的一个长久的职业规划不明确,致使整个岗位的资源匹配不均匀的问题, 对人员的统一调配以及配置的科学合理性不高。有的中心血站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设还不够重视,外在资源的限制是一个方面,中心血站的领导层的忽视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导致血站的资源等不到持续的支持以至于血站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够。血站作为一个采集和供给血液的一个专业性的服务机构, 它对员工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专业性,不过整个血站的业务范畴比较单一化, 这也很大的去限制了员工的发展空间。所以,很多的医院专业的毕业生都不是非常想进血站工作,这就很难去吸收高素质医学人才,导致现在的血站的整体专业性受到了阻力。长期的缺乏高素质人才的状况。
另一方面就是血站在编人员数比较有限,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必须要有从业资格, 并且还要有签字的权利, 这样才不会造成在工作实际操作中出现矛盾,有部分工作人员的学历不高而且有的还没有相应的专业资质,无法单独去操作采供血的业务, 所以给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大了难度,这给血站在运营过程当中出现事故的几率大大的增多,由于血站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比较的滞后,没有经过系统的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没有让工作人员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能力,体制导致人员没有创新动力,完全不考虑血站的岗位的实际需求直接就安排人员上岗,导致有的岗位一直都是持续超编制的状态,有的岗位又一直缺编制状态,法律法规对于血站的岗位人员比例有硬性的要求, 对于卫生技术人员占比, 没有经过严谨的调研, 随意配置员工到相应岗位[4]。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新形势下, 落实发展中心血站就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建立正确的人才观, 有效的去提升服务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血站高素质人才的稀缺问题, 我们要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去建立一个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招聘方案, 通过报纸、网络小视频等去提升招聘信息的曝光度。我们以专业的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标准,针对刚进来的人才给予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同时增加财务投入购置一些当下比较先进的设备, 不断的去扩大人才获取的范畴, 提高血站的吸引力。针对目前已经在职的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定期的培训, 让他们不断的充电提升自我的知识认知。对员工来说, 开展培训活动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技能进行提升,这样他们的竞争力也会提高。我们要敢于创新突破,更看重自身的业务能力而不是完全靠资历, 针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人员,应该给予晋升的机会,让有能力的人担任相匹配的岗位,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国在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了《献血法》, 这很大的推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建设发展, 但法律法规提出的技术性、行政性要求,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血站可持续发展[5]。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其主要因素是供应血量的不断增加而献血人数在逐步的缩小, 还有就是血站员工综合能力不高。所以,我们把对血站员工的培训制定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让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适应社会变化,也可以更好的去提升服务品质。血站的员工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之外, 还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品质,所有我们在进行专业培训过程当中, 也应该融入一些品德教育。
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管理工具,应用一些有效措施来留住人才, 比如,亲情化的管理,对血站的员工经常性的进行关怀,经常去换位思考,尽量的去解决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还可以通过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制定具有竞争力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倡激励奖励, 结果为导向,推动员工进行持续的自我完善,取消吃大锅饭的绩效方案,更加公平的薪酬制度去留住人才。
加强中心血站的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制定合理的绩效,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人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