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荣
大庆市第四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血管类疾病临床急重症,疾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抑或是连续性的缺氧缺血诱发导致发生心肌梗死。本病具有突发性、疾病发展迅速、极高的致死和致残率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1]。年龄为疾病的影响因素之一,相对来说老年患者发病率更高。常规护理模式通常针对疾病给予针对性护理,临床应用效果不理想。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属于康复治疗中应用良好效果的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临床价值显著[2]。为了进一步明确整体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特开展此次研究。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筛选95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7)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8岁、60岁,均值(65.73±2.41)岁。观察组(n=48)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0岁、60岁,均值(66.12±2.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患者年龄均≥60岁,确诊为AMI,排除精神及意识障碍患者。患者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流程,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文件。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开展心电监护,对患者疾病变化进行细致观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护理,提升患者依从性;进行饮食和生活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1)入院后详细了解患者情况,确定健康教育模式,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在床旁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备学习能力患者和家属还可以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详细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诱发原因,临床症状及改善措施,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护理注意事项等;能够让患者对疾病有更为全面地认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护理时要耐心细致,赢得患者信任,提升患者依从性;(2)患者因为发病突然,情况较为严重,患者心理容易产生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状态,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对家属进行指导,要求其配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告知家属需要关爱患者,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对治疗具有积极作用;(3)进行饮食指导,要求患者饮食清淡,少盐、少糖、低脂,尽量多使用富含维生素食物;少食多餐,严禁暴饮暴食;为了防止便秘,需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不可屏气用力,避免增加心脏负担;(4)老年患者记忆力较差,重视进行用药干预,可以由家属监督用药,避免漏服或多服;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主要包括室内及室外散步,活动四肢及关节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肠胃蠕动,提升抵抗能力。
1.3指标观察 出院前评定患者生活质量(依照SF-36量表评估),共8个维度、36个项目,总计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护理后出院前评定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88.61±2.13)分,观察组(93.27±2.36)分,经计算t=10.096 P=0.000。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组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整体护理核心理念为以患者为中心,倡导以人为本理念,护理重点为患者的健康问题,重视对心理及生理给予全方面改善。应用此种护理模式,能够确保护理人员更为积极、系统地开展护理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3-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表明观察组通过实施整理护理,重视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知识有更全面地理解,提升自身及家属疾病护理能力;重视利用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满足患者心理层面要求,从而改善其不良情绪,可提升其依从性,使其保持积极心态[6]。并针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和患者特点,对其进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及运动指导,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及运动,遵照医嘱服用药物,通过上述整体式服务,能够巩固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从而现在改善老年患者晚年生存质量[7-9]。
由上可知,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心肌梗死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建议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