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绘宇
(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湖南 株洲 412000)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胃肠道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有研究[2]发现,胃肠间质瘤在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 蛋白(CD117),且组织学上常以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呈交叉或弥漫型排列为主要特征。因胃肠间质瘤形态排列结构具有多样化,常被临床误诊为其他肿瘤,因此,认识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及特点尤为重要,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基础。虽然目前临床对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有一定研究,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9 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并分析其相关病理特点,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5.12±6.16)岁;体质量48~78 kg,平均(60.52±3.10)kg;肿瘤位置:胃部43例,小肠20例,十二指肠9例,结肠7例,直肠6例,腹膜后4例;所有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包块、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少数患者存在吞咽困难、体质量减轻、发热等症状。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现代肿瘤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均未进行化疗或放疗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且影像学资料清晰;④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无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合并慢性胃炎等其他胃部疾病者;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检查 患者术前均给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等相关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将所有胃肠间质瘤标本采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 染色法。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主要抗体包括CD117(c-kit)、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结蛋白(Desmin)等单克隆抗体。抗体及试剂盒均由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染色步骤均严格遵照说明书进行。结果判断:免疫组化标记的结果记为阳性和阴性,其中肿瘤细胞浆呈现棕黄色且背景清晰为阳性。
1.3.2 胃肠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恶性风险评价 依据肿瘤大小、核分裂相、细胞密集程度等判断胃肠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恶性风险,主要分为极低度风险、低度风险、中度风险及高度风险4个等级。极低度风险:肿瘤大小<2 cm,核分裂相<5个/50 HPF;低度风险:2 cm≤肿瘤大小≤5 cm,核分裂相<5个/50 HPF,且细胞丰富;中度风险:肿瘤大小<5 cm,6个/50HPF≤核分裂相≤10个/50 HPF,或肿瘤大小在5~10 cm,核分裂相不到5个/50 HPF;高度风险:肿瘤大小>5 cm,核分裂相>5 个/50 HPF,或肿瘤直径>10 cm,任何核分裂相,或任何大小的肿瘤直径,核分裂相>10个/50 HPF。
1.4 观察指标 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分析其生物学行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1 生物学行为恶性风险评价结果 89例患者中,极低度风险者24 例,占 26.97%;低度风险者12 例,占13.48%;中度风险者39例,占43.82%;高度风险者14例,占15.73%。
2.2 病理检查特征 ①肉眼可见:良性患者肿瘤较小,直径均<2 cm,交界患者的肿瘤体积为:1.5~4 cm3;恶性肿瘤体积为:5~22 cm3。最小肿瘤部位在胃部,体积仅0.2 cm×0.2 cm×0.2 cm;最大肿瘤存在小肠部位,体积为25 cm×25 cm×13 cm。②镜下形态:胃肠间质瘤通常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共同组成,其中梭形细胞呈现出交叉状、编制状等排列,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质较丰富,部分细胞的核端可见空泡;上皮样细胞常表现出弥漫状、巢状,且细胞界呈现多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2.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89 例患者中,83 例(93.26%)CD117 呈阳性表达;62 例(69.66%)CD34 呈阳性表达;38 例(42.70%)S-100呈阳性表达;41例(46.07%)Desmin呈阳性表达;39例(43.82%)SMA呈阳性表达。
2.4 病理诊断 胃肠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组成,8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组织形态学分类:梭形细胞型47 例(52.81%)、上皮样细胞型16 例(17.98%)、混合型26 例(29.21%);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分类:平滑肌分化23 例(25.84%)、神经 分化 16 例(17.98%)、双向分 化 28 例(31.46%)、未分化22例(24.72%)。
胃肠间质瘤占胃恶性肿瘤的比重较低,该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4]。经临床研究证实,胃肠间质瘤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位,以胃部及肠道最为常见,其中发生于胃部占60%~70%,发生于肠道占20%~30%[5]。本研究中患者中位年龄在60 岁左右,以胃部多见,其次是小肠部位。
胃肠间质瘤术前诊断较困难,临床表现缺乏一定特异性,肿瘤较小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肿瘤体积不断增大,患者常出现腹痛、腹胀、呕血、腹部包块等非特异性症状。有研究[6]表示,目前临床判断胃肠间质瘤的良恶性存在一定难度,其重点在于判断肿瘤直径大小及核分裂情况,但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发现,间质瘤具有潜在恶性情况,临床诊断应以风险程度分级作为主要标准。本研究89例患者中,极低度风险者24 例,低度风险者12 例,中度风险者39例,高度风险者14 例,表明胃肠间质瘤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发生复发及转移,给临床医师判断预后增加难度。因此,临床在依靠病理形态诊断同时,需密切关注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及肿瘤密集程度等[7]。
以往研究[8-9]表明,胃肠间质瘤在CD117 阳性表达率约100.00%,CD34 阳性表达率约70.00%,而S-100、Desmin、SMA阳性表达相对较低,为40.00%左右,主要原因在于,胃肠间质瘤向神经分化或肌源性分化,通常呈现出局灶性弱阳性表达。本研究结果显示,CD117、CD34、S-100、Desmin、SMA 阳性表达率分别占93.26%、69.66%、42.70%、46.07%、43.82%,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胃肠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组成,其中梭形细胞47 例,上皮样细胞16 例,混合型26 例;按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分类可分为:平滑肌分化23 例、神经分化16 例、双向分化28 例、未分化22 例。临床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平滑肌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等区分[10]。但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有限,且随访时间较短,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胃肠间质瘤早期诊断率较低,具有独特的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及组织形态学,CD117、CD34 阳性表达是诊断疾病重要依据,临床可依靠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及肿瘤密集程度等进一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