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平
青海油田医院,甘肃 酒泉 736202
胆囊炎属于普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中,针对这一疾病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相比于其他胆囊炎患者,高龄胆囊炎患者因年龄原因影响,各项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力差,加上患者心理负担沉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手术治疗后也更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1]。因此对于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而言,手术期间有效护理干预非常重要[2]。本次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择取46例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将其以手术时间予以分组,每组23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3:10,年龄最大80岁,最小63岁,均值(70.52±5.13)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14:9,年龄最大81岁,最小62岁,均值(70.48±5.20)岁;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对照无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说明手术注意事项,辅助进行术前检查等。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病情予以严密观察,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高热、寒颤以及腹痛等症状。明确掌握患者基础疾病,进而预测并评估术中可能的风险情况,据此预先进行防范,制定护理计划。针对合并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肺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果患者有严重胆绞痛症状,则嘱其术前绝对卧床休息。术前评估心理状况,介绍疾病知识,讲解手术流程,特别说明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应对方案,使患者手术顾虑消除,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患者体温变化予以关注,做好保暖护理。在麻醉未清醒时,帮助其选择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对口鼻分泌物进行清理。对引流管予以妥善固定,对引流液性状进行观察,使引流管保持通畅状态。对腹部体征予以观察,对引流管周围皮肤予以观察。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结合患者情况进行,胃肠减压或无法进食患者,予以静脉补充营养,待进食功能恢复之后,首先进行清淡饮食,按照少食多餐原则进行,之后逐渐过度至半流质饮食、普食。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心理情绪评分:焦虑评分通过SAS量表评估,抑郁评分通过SDS量表评估,评分越高心理情绪越差。②并发症情况:涉及到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胆漏等。
2.1两组心理情绪评分对比 从心理情绪评分分析,治疗前,研究组焦虑评分为(63.12±3.52)分,抑郁评分为(60.10±4.15)分,对照组焦虑评分为(63.45±3.85)分,抑郁评分为(60.23±4.77)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评分[(48.45±3.20)分]、抑郁评分[(45.33±2.52)分]均低于对照组[(53.85±3.93)分、(50.48±4.11)分],P<0.05。
2.2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从并发症情况分析,研究组1例心律失常、1例电解质紊乱、1例切口感染,无坠积性肺炎及胆漏,总发生率为13.04%(3/23),对照组2例心律失常、2例电解质紊乱、4例切口感染、1例坠积性肺炎、1例胆漏,总发生率为43.48%(10/23),研究组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胆漏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胆囊炎手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特别是高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加上多伴随慢性疾病,因此术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预后不利[3]。预见性护理可全面综合分析并判断患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予以提前预测,进而制定预防措施,预防并发症,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预见性护理根据疾病发生及病情发展中现存或潜在的风险因素,评估患者身心状况,了解病情严重程度,进而制定预见性措施[4]。这一护理模式选用先预防、后处理原则,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对护理纠纷及事故发生有预防作用,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证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个体化,对患者早期康复有促进作用[5]。预见性护理在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使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改善,还可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临床效果确切。
对于高龄胆囊炎手术患者而言,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改善心理情绪,预防并发症,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