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4-03 16:33:12张丽莉胡圆圆朱戈亮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实体医疗

——张丽莉 胡圆圆 李 丽 朱戈亮 陈 虎

自2015年10月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落地乌镇以来,互联网医院便迅速发展。2017年4月,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为互联网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政府的政策推动和患者的就医需求,又极大推进了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发展。鉴于此,在梳理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现存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互联网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互联网医院发展概述

互联网医院以实体医疗机构作为参与主体,以互联网为载体,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医疗资源从线下延伸到线上[2]。根据《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的界定,我国互联网医院目前主要建设模式有两种:一是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将互联网作为实体医院的延伸,并拓展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二是由第三方机构依托实体医院,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线上连接多家医疗机构,这一类型的互联网医院呈现开放性发展态势[3]。

互联网医院的快速发展主要归结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是技术驱动。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其次是医患需求。互联网医院打破了时空限制,在医疗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搭建了服务平台,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线上咨询服务可有效减少人员往返及聚集,切断传播途径,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4]。第三是政策助力。从互联网医院准入到监管再到医保支付等政策保障,为互联网医院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助推了互联网医院的快速发展。

2 互联网医院问题分析

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相比,互联网医院最大的优势在于“让患者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它突破了传统医疗模式空间上的限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需求方、服务方、支付方和药品提供方等多方联通起来,为患者提供分层、协同、联合、全程、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5]。但是,互联网医院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出一些问题。

2.1 诊疗行为难以实现人群全覆盖

相关政策规定:患者未在实体医疗机构就诊,医师只能通过互联网医院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2]。互联网医院的执业范围只限于复诊和普通专科,尚未开通“初诊”,更多的是作为实体医院的补充而存在。此外,老年患者因为移动终端操作不便等问题,导致互联网医院很难覆盖此类诊疗人群。而慢性病患者群体庞大,其用药周期长、开药数量大、复诊频率高,这对互联网医院来说是最具潜力的项目。以上海2018年全年门诊人次测算,全年慢病患者诊疗人次约5 250万人次,仅以单程费用3元计算,仅交通费用就可以节约3.16亿元。但事实上,目前互联网医院慢病复诊利用程度远低于预期。

2.2 服务效率有待提升

目前,互联网医院诊疗项目主要为常见病咨询、肿瘤咨询、慢病复诊等,存在问诊回复时间长、操作不便、患者体验差等问题[6]。据调查发现,与线下诊疗相比,互联网医院花费时间更长,且容易造成医患沟通不深入、不充分等问题。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更习惯与医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2.3 部分医院积极性不高

当前,部分医疗机构对互联网医院仍持观望态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后,线上的医生逐渐转到线下正常的工作中。加之线上患者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部分医院和医生的参与热情下降。互联网医院模式下,患者的大量信息在网络上传递,这对医院保护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医院在疫情期间紧急上线互联网医院,但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相对滞后,使得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动力不足。

2.4 存在信息壁垒

当前,我国各地区之间互联网硬件设施建设不平衡,落后地区对远程会诊的需求相对较高,但这些地区的远程会诊可及性尚不能充分保障。同时,互联网医院之间还存在医疗信息难以共享的问题。大部分医院由于数据编码格式、标准接口等缺乏统一标准,致使医疗机构间互为“孤岛”[7],患者数据离散化较严重,难以实现数据互通、共享,影响医疗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开发。

2.5 行业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互联网医院配套法规不健全,信息标准适用性不强,监管约束机制欠缺等,成为制约互联网医院发展的障碍[7]。且随着互联网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会有一些有别于传统实体医院的新问题暴露出来。比如,对于隐私的保护,数据安全的维护,以及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等。尽管已颁布了一些政策性文件,但仍需要建立一套与国情相适应的行业标准。

3 互联网医院发展对策

3.1 逐步拓展诊疗范围

依托实体医院形成的互联网医院,主要围绕实体医院的日常诊疗服务需求展开,多服务于复诊患者,受制于运营能力有限,获得的效益并不高。因此,互联网医院需要发掘边际效应,将互联网医院复诊范围从单体医院扩展到医联体,重点落在一体化专科专病诊疗、慢病管理等方面,并联动预防、住院、康复等诊疗服务。同时,在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探索部分专科诊疗有限开放首诊,比如皮肤科、心理咨询以及一些儿童常见病等诊疗服务。

3.2 改善就医体验

一方面,要实现诊前、诊中、诊后的无缝衔接,患者线上线下的就医过程能够平顺转接,线上线下一体化非常重要。医院内部各业务系统如电子病历、药房、检查、收费等要实现互联互通,并与外部的医保、物流配送等相互关联;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相互关联。线上医生可以在患者授权的情况下查看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的就诊记录,充分掌握患者情况,提高线上诊疗的准确率和效率。同时,要对互联网远程通信系统进行细节优化,倾听患者的反馈意见,有效改善患者体验。此外,医疗机构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合理的监管体系,开展异常数据监控、服务质量抽检等工作,以规范互联网医院服务流程,提高互联网医院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3.3 强化组织保障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适度鼓励实体医院进行互联网医院建设。医疗机构内部应设置互联网医院运营相应的岗位,明确相关工作人员职能,逐步完善互联网医院运行的工作机制、分配机制、排班机制及激励机制,可将线上工作纳入业务量计算或绩效考核范畴,鼓励更多医院和医生参与互联网医院建设。

3.4 加强学科联动

互联网医院应注重线上线下联动,实现专科一体化管理,加强出院后门诊的联动,通过随访等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学科联动,应用AI、5G、三维成像以及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互联网医院的诊疗质量。通过智能医疗技术,实现集疾病监控、健康管理和辅助决策为一体,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加强医联体单位之间互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实现实体医院与有实力的互联网医院结合,以医联体、医共体的方式进行有机组合,推动医疗信息数据共享。与此同时,要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提高健康管理水平。

3.5 大力推进平台监管

对于互联网医院的发展,行政管理部门要不断听取医患双方意见,推动法律法规建设。在防范医疗风险方面,互联网医院须对患者进行互联网诊疗行为的特殊风险提示,并且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逐步建立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同时厘清平台和实体医疗机构的责任。在传统医疗服务监管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如建立互联互通的电子病历系统,以鉴别诊疗行为是否合规。在降低医疗费用风险方面,针对互联网医院的收费标准,探索建立“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诊疗收费政策,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支付价格体系,解决患者的支付难题。

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互联网医院诊疗模式会吸引更多的医生和患者参与,患者对互联网医院的粘性会不断增强[8]。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政策法律的不断完善,打破时空限制、拓展医疗服务半径,促进医疗资源的公平可及。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实体医疗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哲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0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6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