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021-04-03 07:47:08赵丽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水化房屋建筑现象

赵丽波

莒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 临沂 276600

现阶段建筑工程逐渐崛起,高层建筑也逐渐增多,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了高层建筑当中,逐渐被房屋建筑工程所青睐,随着房屋建筑工程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更应该逐渐提升大体积混凝体施工的质量,以此来应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在整体应用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但同时在进行建设工作当中,受多种条件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结构问题,对周围群众百姓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如何提升房屋建筑工程当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十分的重要。

1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综述

大体积混凝土的具体概念主要是指最小的断层面尺寸在>1m之上的范围,并且在具体的施工当中能够借助相关的施工技术对水化热反应所产生的温度差值进行合理的解决,才能更加合理的控制温度,逐渐解决因温度而导致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特性表现为结构的体积比较大,在浇筑过后所产生的水热化能量差距较大,并且能够集聚在混凝土结构当中不易挥发,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过高,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反应。其次整体性的要求比较高,往往不会要求也预留施工缝,通常会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4]。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

2.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及材料要求

在对混凝土施工进行之前,需要提前根据天气和工程的要求进行分析,才能准确的分析出和易性和施工强度以及持久性进行分析,才能逐渐优化材料的配比,才能实现经济实用型的目标。大体积混凝土的优化配比的基本设计要求,更应该结合实际设计强度,并最大程度的江都水化热,逐渐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同时更应该结合水泥和用水量的比例。现阶段的大体积混凝体施工的材料通常都是由专业的厂家所提供的[5]。但由于容易受温度差的影响,因此更应该在施工早起选择水化热低质量的水泥。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当中,需要降低水泥熟料当中的c3A、c3S的整体含量,才能取得比较不错的效果。将部分的水泥利用粉煤灰所代替,才能将硬化后的混凝土密度更高,相对应的收缩值也有所减少。而对于粗骨料的选择更需要尽可能的选择粗骨料的粒径,能够实现有效的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全面降低整体水化热,避免裂缝现象的出现几率。同时,应对于细骨料的选择可以最优选择粗砂,使其中的含沙量能够达到最低的标准。

2.2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水泥所释放的水化热,是导致大体积混凝体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虽然水泥在混凝体结构凝结时所释放的水化热在早期施工时,提升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6]。但由于导热性能比较差会使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水热化散失不够充分,进而形成比较大的温差以及温度应力,才造成了裂缝现象的出现。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小断层面尺寸在1m之上,受尺寸较大的影响,在具体施工之前需要有效的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才能避免水化热散失不充分的现象,进而造成混凝土中的裂缝问题,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含量较高

在实际建设工程施工当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施工结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在不同的位置和功能当中所表现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不同的施工技术面前需要采用不同的浇筑方式,需要掌握更熟练更充分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建造流程,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需求。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基数的应用指标和要求也有所区别,我国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同时需要保持混凝土内外结构的温差需要控制在20℃以内,保障施工工艺和具体的施工流程能够更加符合混凝土建设的基本需求,实现从根本上杜绝裂缝产生的现象,必要时可以通过钢筋机构对裂缝现象进行充分的控制。

2.4 大体积混凝土的其他技术要求

在具体的建设工程施工当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设计水平伸缩缝,并且与具体的设计要求相符合,因此更应该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的温度对裂缝进行控制,保障混凝土的供应能力和具体的施工要求相符合,满足钢筋工程的具体施工要求,预埋安装等一些因素能够控制具体的间隙时间。并且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建筑施工工程当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需求进行要求进行工程拆除,确定具体的施工时间。另外,工程柱帽的模板支架也需要充分的考虑集中荷载的问题,注重对施工方案的全面调整,满足审核与验算的具体工程工作项目,提升审批方案的实施效率,全面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施工需要,提升其他技术要求的应用熟练程度,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3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环节中的问题

3.1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热量

当水泥与水融合之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而生成新的物质,并在这其中也释放了一定的热量,在水泥与水结合之后释的热量非常高,能够将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温度提升到600℃乃至更高的温度[7]。并且最高温度出现在3d-5d的范围之内,再加上混凝土的散热性能比较差,当水泥和水发生反应的时候,将混凝土内外结构的温差加大,则会产生温度应力。再加上混凝土体积的膨胀,使温度应力和温度差形成正比,并且将温度与混凝土结构的尺寸进行正比,所以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再出现升温现象之后则受温度应力而导致膨胀,并且在降温之后形成较大的体积収缩,逐渐加大了裂缝的发生几率,当混凝土内部风温度应力比约束力大的时候,则会出现更加严重的裂缝现象。

3.2 内外约束条件对混凝土的影响

水泥土在发生水化反应之后准确的释放热量,逐渐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形成膨胀的现象,进而使混凝土结构受压应力作用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变化。混凝土自身具有一定的抗拉性,钢筋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形变。但当混凝土表面的抗拉性超出约束条件的同时,则会出现裂缝的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更容易受地基的影响以及温度的变化,导致出现更大的约束力。在温度上升初期,混凝土的弹性比较小,在面对较大的抗拉应力松弛度的时候,一旦温度降低,则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比约束条件更大的时候,则会产生垂直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受理性,逐渐发生徐变的现象。

3.3 环境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

温度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房屋建筑大体积施工当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当温度不变的时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更容易受周期温度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粘性大大降低,进而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岩性。当温度升高的时候徐变的速度也会相对提升。比如当温度在70℃的时候,混凝土的徐变速率要比在21℃的时候提升2.5倍数左右,当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水分脱离了凝土表面,使混凝土结构独自承受了分析的扩散,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徐变速度变得更低。当混凝土内部温度由浇筑内的浇注温度和外界气温形成正比的时候,才能确定混凝土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过于下降速度过快,也会导致混度提督差过高,使整体温度应力出现变化,当温度应力过大的时候则会导致裂纹的现象,使混凝土表面与整体温度差与外界的差异进行合理的控制。

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

首先应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性能,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当中所用用的混凝土多半为商品类型,因此制造商在材料进入市场之前需要科学的进行测试实验,才能保障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与实际施工需求相符,同时也要保障混凝土施工的均匀性。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充足的混凝土材料作为支持,为了保持混凝土材料的数量充足,需要采取相对先进的搅拌技术进行搅拌工艺,才能确保混凝土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障其温度均匀。同时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运输的同时,混凝土结构在出厂以及运输的过程当中需要采取全过程控制的方式,才能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当中出现泌水的现象,保障混凝土材料能够满足房屋建筑的需求标准。最后也要进行连续的混凝土浇筑现象,才能在浇筑过程当中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明确监理人员的责任,保障整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

4.1 混凝土的搅拌工作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混凝土施工搅拌而言,多半会采用二次投料的全新工艺来开展施工,改变了传统的混凝土投料方式,将水与水泥和砂石进行充分的搅拌,在将石子投入其中进行一同搅拌,这种搅拌方式不仅有效的避免了泌水现象的发生几率,保障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得到提升,同时在混凝土结构进行搅拌的同时,应选取水项石子水泥砂浆共同结合的方式,对搅拌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

4.2 混凝土的运输

针对现阶段在房屋建筑工程当中的引用,多半会采用商用混凝土的方式,再加上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升,在混凝土施工设备当中应适当地添加吸水剂和泵送剂,才能有效的降低水热化有效地减轻了水泥的使用量,真正的改善了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在通常情况下能够有效的保障混凝土供应的及时性,确保浇筑质量和连续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4.3 混凝土的浇筑

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会采用封层浇筑的模式,因此需要对整体建筑进行分层分段式的进行浇筑,才能实现循序渐进的浇筑工作效率。并且在浇筑的过程当中,需要利用振捣器进行反复的振捣,才能保障整体振捣效果及时且到位,当浇筑过后的2个小时左右在进行表层混凝土的摸压处理,能够在混凝土施工的初期将裂缝进行闭合。

4.4 养护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多半会采用分段的形式进行浇筑,因此在初凝和终凝施工之前能够利用二次振捣的工作方式,对表面上的混凝土进行抹压,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泌水现象,使表面的裂缝现象进行及时地消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的养护工作当中,最适宜的方式是在浇筑完成之后的十个小时左右,养护时间为4周左右最佳,针对一些特殊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时间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完善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最大程度的保障大体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才为房屋建筑工程创设良好的空间。同时混凝土养护工作需要要求专人进行负责,并利用麻袋等进行覆盖,才能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水分充足,并对混凝土表面上一些不平整的部分进行二次处理,才能有效的保障大体积混凝土外观美观性。

4.5 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施工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多半为膨胀混凝土,也可以采用比缝两边更高强度的普通混凝土,后浇带的尺寸选择700mm-1000mm左右更为结实,如果钢筋未断开则施工会更加麻烦,但整体释放应力的程度比较高,在后浇缝当中可留成平缝。同时也需要将混凝土表面的凿毛清理干净,并合理的保持湿润程度,才能在施工温度低于缝两侧的时候对施工温度进行控制,注重选择气温较低的施工季节,才能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后,养护时间也会更长,因此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同时,也要突出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4.6 完善准备工作、做好紧急处理

在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在进行施工的同时裂缝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更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裂缝的现象进行合理的预防。才能避免裂缝现象的出现,进而更应该提升温度控制全面提升行列能力。因此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比如从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着重降低温度应力。同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混凝土抗裂能力进行控制,有效的避免裂缝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应当采取有效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了解,并结合合理有效的施工措施,对裂缝效果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保障裂缝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逐渐完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能够顺利地进行,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创设良好的条件,避免结构出现问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同时,需要将工程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不断完善准备工作,并采取严格的措施将大体积混凝体结构进行有效地完善,合理的优化配比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并对原材料的选择进行合理的控制,不断地完善运输条件,保障混凝土结构不被损坏,同时也要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同时更应当注重裂缝的现象,避免因裂缝问题而产生结构的形变,不仅会造成经济的损失也会给周围群众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完善施工需求,保障大体积结构施工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水化房屋建筑现象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