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朝晖
安徽省六安市白蚁防治中心 安徽 六安 237000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20]23号)精神,六安市出台了《六安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2021-2025)》,计划至2025年,市中心城区实施改造老旧小区62个,涉及住户16788户,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77.5万平方米。这些小区多为2000年前建设交付使用,多层砖混结构,其中大多数未做过白蚁预防处理。受六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委托,六安市白蚁防治中心对2021年实施改造的6个老旧小区共1057户、11.08万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和周边绿化树木进行了蚁情调查。通过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发现这些小区部分一层住户深受白蚁危害之苦,正常生活被干扰,私有财产遭到破坏。针对蚁害情况,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进程,我们同步实施了白蚁危害综合治理,为城市老旧小区白蚁防治工作探索了有效路径。
九墩塘新村、永康新村等六个小区,分别位于六安市金安区和裕安区,均于2000年以前竣工交付,部分房屋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多层砖混结构,无地下室,均未做过白蚁预防处理。共计1057户,总建筑面积约11.08万平方米。
(1) 上门回访和现场调查。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进程,与小区物业主动联系,由物业登记既有蚁害户信息,中心及时上门询问蚁害发生史,并对现场进行详细检查,以人工踏勘为主。
(2)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一层住户全面普查,重点调查以前灭治登记处理户。若家中无人居住,则对建筑周围及绿化带中尤其是树木白蚁活动及取食迹象如泥线、泥被、分飞孔等的查找,进一步确认物管及业主反映蚁害的范围和程度。
经查,小区周边居民较多,植被丰富,小区内各种树木均不同程度的遭白蚁啃噬,尤以香樟受害最重,散白蚁危害活树轻且迹象隐蔽。共计普查树木1864棵,存在蚁害树木89棵,白蚁危害率4.77%;因六安城区一楼99%以上均为散白蚁危害,故对小区房屋蚁害调查只普查一层住宅,蚁害种类为散白蚁。共计调查176户,蚁害36户,白蚁危害率为20.45%。根据白蚁危害情况,将小区划分为白蚁危害较重区域和白蚁危害一般区域。
因拟采用地上型监测控制系统予以灭治,活体越多灭治效果越好,故未做活体标本采集,居民家中初鉴种类均为散白蚁;绿化树木为黑翅土白蚁。在六安市黑胸散白蚁、褐缘散白蚁,圆唇散白蚁和丹徒散白蚁是危害优势种[1];在市内的一些景观区(公园和游园),黑翅土白蚁危害樟树、广玉兰、水杉、女贞、刺槐等树种很普遍。
散白蚁是土木两栖型白蚁,对房屋建筑(主要是室内木构件、木质家具、含木纤维的装饰装修材料)、树木、文物古建等危害严重;散白蚁环境适应能力强,喜欢阴暗温暖潮湿的环境,群体多,但群体个体数量相对较小,几百到几万不等,活动分散,分飞孔较多,一般不筑大型巢居,易产生补充型繁殖蚁白蚁[2],是最难防治的白蚁之一。黑翅土白蚁是土栖型白蚁,依土筑巢,蚁群数量几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危害树木、草坪,同时也对房屋建筑造成危害,危害严重时对房屋建筑造成安全隐患。
3.4.1 自然因素
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是大别山至沿淮平原的接壤地带。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东南季风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适中,年均降雨量1114.6mm,年均温度15.5℃,无霜期215-222天,植被资源丰富,很多地方土层深厚,非常适合白蚁孳生繁衍,是蚁害较严重地区之一。
3.4.2 环境因素
房屋建筑无地下室,室外绿化直接和房屋相连,有香樟、桂花、广玉兰等白蚁喜食树种,给白蚁提供了充足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
3.4.3 人为因素
一是小区在项目新建时,没有依法申请办理白蚁预防,未做白蚁预防处理。二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回填留下许多易于白蚁生存繁殖的建筑垃圾,如无法拆除的木模板、碎木片等。三是建设施工过程中,夜晚工地上的灯光吸引了大量的白蚁有翅繁殖蚁。四是移栽到小区的树木未做蚁害检查和白蚁预防处理。五是房屋装饰装修时大量使用木构件,未进行白蚁预防处理。六是社会各界对白蚁认知度不高,大多数业主只有在白蚁分飞时才能发觉并请相关机构进行治理。七是白蚁灭治处理质量不佳。
治理范围分为小区危害较重区域和危害一般区域。
通过为期二年的白蚁危害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治理范围内的白蚁种群密度,使治理区域内房屋建筑危害率在5%以下,树木白蚁危害率(上树率)在2%以下,最大限度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4.3.1 安全环保
白蚁防治必须坚持与自然环境、人体健康和谐兼容的原则,坚决不能使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禁药,确保环境安全和人身安全。
4.3.2 技术先进
居民区采取先进的虫害治理理念,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及具有自主产权的白蚁防治产品来治理白蚁,不单独使用化学药剂技术。
4.3.3 效果持久
避免“今年飞了明年有”的现象,采用长效的监测控制技术,以确保白蚁蚁害在有效范围内,实现治理区域的长治久安。
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理念为指导,针对危害现状采取“先治后防、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监测控制技术为主,化学药剂技术为辅,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多种技术进行白蚁治理。对于蚁害较重区域,协调应用监测控制技术、化学药剂技术对整个区域全面治理。对于蚁害一般区域,同样采用以上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但只针对危害的房屋和树木定点处理。
4.5.1 做好白蚁防治科普宣传,让公众参与白蚁防治,群防群治。
4.5.2 危害较重区域治理主要技术措施
(1) 室内发现较多活体,仍有白蚁活动的分飞孔、新鲜泥被或有白蚁爬出的缝隙处直接安装地上型监控系统(药物有效成份0.5%氟铃脲)。
(2) 室内活体极少的,经业主同意后采取喷药法处理(药物有效成分为0.1%吡虫啉)。
(3) 在房屋四周安装地下型监测控制系统,离外墙散水坡1m范围内,按间距3m因地制宜地进行机械安装,常年监控,发现白蚁后按规定操作(药物有效成分0.5%氟虫腈、0.5%氟铃脲),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4) 室外植被发现白蚁活体较多时采用喷粉法(药物有效成分0.5%氟虫腈);若只有危害痕迹无活体时采用喷洒法处理(药物有效成分0.1%吡虫啉)。
4.5.3 危害一般区域治理主要技术措施
(1) 室内发现见多活体、仍有白蚁活动的分飞孔、新鲜泥被或有白蚁爬出的缝隙处安装地上型饵剂系统(药物有效成分0.5%氟铃脲)。
(2) 室内活体极少时,经业主同意后采用喷洒法(药物有效成分0.1%吡虫啉)。
(3) 室外植被发现白蚁活体较多时采用喷粉法(药物有效成分0.5%氟虫腈);若只有危害痕迹无活体时采用喷洒法处理(药物有效成分0.1%吡虫啉)。
对于室内分飞孔位于卫生间瓷砖缝隙、厨房窗台、电表箱以及阳台瓷砖缝隙处,若没有用杀虫剂喷洒的,可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喷粉法或安装地上型监控系统;若已用过杀虫剂喷洒,暂时不宜进行操作,可继续观察,列为回访复查重点对象。
对拟装饰装修的一楼住户家中使用的新木构件按规范采用涂刷法、喷淋法、浸渍法进行白蚁预防处理(有效成分为0.05%-0.1%吡虫啉)。
2021年4月。现场勘查摸排白蚁危害情况;主动联系小区物业,登记发现蚁患的住户,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上门灭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监控技术、喷粉法以及喷洒法处理。
2021年6月,回访复查4月灭治效果,差缺补漏。
2021年8月,现场查勘小区绿化植被白蚁危害,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白蚁防治方法处理,对于危害较重的房屋四周安装地下型监测控制系统。
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定期回访复查,检查维护。
2023年4月,工程治理效果评估。根据验收标准评估工程质量,上门回访治理效果。
人员安排。为确保工程质量,中心下设施工组、安全监督组、质量监督组、材料供应组,每组设技术负责人一名。施工组负责化学药剂配药和具体施工操作;安全监督组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药品注意事项告知义务和文明施工监督;质量监督组负责技术指导、施工质量监督和收集整理工程资料归档工作;材料供应组负责药品、材料供应及后勤保障。
工程施工药物控制。装置和药品专库储存,专人管理,出入库登记台账;施工过程中化学药剂专人按规配药,质量监督组工作人员现场监督,严禁随意向环境中喷洒化学药剂。
施工技术责任控制。施工组负责人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作业,现场技术交底,以免遗漏施工工序,以熟带新原则,质量监督组负责人现场指导监督并收集整理技术资料。
工程质量验收控制。施工过程中和回访复查结束时质量监督组和物管人员现场监督,施工完毕后以及回访复查结束后业主或物管人员现场签字确认;专人妥善保管施工记录表、竣工验收记录表等资料;工程竣工后开具竣工验收报告;定期回访复查及白蚁纷飞期白蚁危害调查,并做好记录;竣工后工程质量检查评估。
安全教育。白蚁防治工持证上岗,施工前进行必要安全警示教育,使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在行动上重视个人防护。
文明施工。施工过程中严禁进食、抽烟,严禁不穿戴防护用品接触药物。施工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白蚁防治相关技术规程,安全监督组工作人员告知业主安全注意事项,时刻巡查施工现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向业主宣传白蚁防治科普知识。
环境安全。选用环境友好型白蚁防治药物进行处理,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浓度和剂量,避免化学药剂滥用。
(1) 普查一楼房屋白蚁危害情况,危害率5%以下为合格。
(2) 普查各小区植被白蚁危害情况,危害率2%(有活体)及以下为合格。
(1) 化学药剂回访复查时间定于施工结束后一个月后。
(2) 监测控制技术回访复查和检查维护按照白蚁防治技术规程要求操作,在项目竣工后翌年的每年4月至11月为复查回访和检查维护时间,采取实地调查和现场询问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2023年5月, 开展项目治理效果自评,结合验收标准、工程竣工后每年返治率、新增蚁害户数对项目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房屋危害率5%及以下为合格,绿化树木危害率2%及以下为合格。
2023年6月,邀请物业办、直播六安记者现场进行居民满意度调查。根据验收标准和居民满意度调查结果评价治理效果。
白蚁在地球上生存已有亿年之久,是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失的一员。六安市有2科2属15种白蚁,白蚁种类多,危害房屋、林木、堤坝随处可见;散白蚁是危害城乡房屋、林木最多的一类白蚁,黑胸散白蚁是我市的白蚁优势品种[3]。因为白蚁的生物生态习性,白蚁不是可以集中几次防治就能一撮而就,一劳永逸的,为了能控制区域内白蚁种群密度,将其危害降到最低,需要物业、业主全力配合。
营造不利于白蚁生存的环境,做好室内通风,木构件家具不宜靠墙放置,一楼装饰装修时尽量减少木构件的使用;每年的3月下旬至6月白蚁分飞期,敬请关紧纱窗。
避免机械损伤树木。伤口是白蚁入侵主要途径之一,在树木整形或由于强对流天气造成树木受创时的伤口,应及时通知我中心做好白蚁预防处理。
物管人员应经常巡视小区绿化带,及时清除绿化带枯枝落叶及生活垃圾,发现蚁情及时和防治部门联系,以便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