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

2021-04-03 07:47:08陈婷婷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压实施工单位路基

陈婷婷

湖南锦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 常德 415900

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关城市化的进程也呈现出飞速上升的趋势,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市政公用工程关系到国民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在开展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倘若忽视了对路基结构的重视程度,在操作内容与技术应用方面出现问题,不但会导致整个道路施工质量大幅度下降,同时也会危害到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则需要施工单位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施工时,则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利用合理的手段开展技术优化,选用符合当前标准的施工模式,以此来确保路基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1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的现状

从本质上来讲,进行道路建设投资的主体是政府,因而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也可以看作是以公益性为主的基础措施施工项目,在开展施工与管理的过程中,便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施工周期、资金的投入、监督管理需求以及政策管理的落实程度[1]。与其他建筑模式不同,市政工程对于施工周期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一旦出现延误,很有可能会导致其他工程内容无法顺利开展,对于市政规划进度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这是地方政府不能接受的,因而施工单位在开展道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依照实际情况进行质量上的优化,并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资金上的管理,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要避免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倘若在开展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很有可能会发生工期超时的情况,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同时,对于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再加上投资方式地方政府,因而监督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有关道路施工建设的质量也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2 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要求

(1) 结构稳定性。路基工程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确保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前,需要依照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水文地质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依照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调整,以此来确保所设计的作业方案内容能够满足施工需求,提高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后续工作受到不利影响[2]。在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时,如何实现路基结构的有效控制是施工单位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合理的路基结构设计在稳定性与性能上都能够满足预期标准,在开展荷载力管控的过程中,能够对外界因素的干扰产生有效的抵抗能力,这样不但能够确保道路的使用周期能够得以延长,同时还能够防止发生路基结构变形以及粘合性不足的情况,避免人们的出行安全受到不利影响。

(2) 水温稳定性。对于路基结构而言,很容易会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比如说地下水的活动呈现出过度频繁的态势,或者是洪涝灾害,这些都会对路基结构产生较大的冲击与影响,使得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路基结构失去应力平衡,强度下降的同时也会对后续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针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以及空气潮湿度进行方案上的调整[3]。北方地区的冬季相对寒冷,且空气中的含水量相对较低,原本存在地基内的水分子会在低温环境下呈现为冻胀的状态,应力拉扯现象较为明显,这样不但会导致整个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受到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路基强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施工单位在开展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温稳定性的重视程度,通过合理手段进行方案内容的合理规划,这样不但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水温异常的情况,同时也能够对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3) 对于路基施工而言,强度代表着路基施工质量的提升,并与道路工程整体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路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整个外力作用加以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变形幅度进行内容上的控制与调整,这样不但能够降低强度变化对道路施工质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够满足我国市政建设方面的需求,对于城市现代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4]。

3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3.1 路基施工测量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在开展路基施工测量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路基标高内容、中线内容以及边桩结构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依照实际情况开展路基施工测量工作,比如说,在进行道路设计中线的恢复阶段,则需要工作人员依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中线点坐标的测量,并与所获得的原数据进行对比,确认无误后才能够开展后续的测量工作,倘若出现问题,则要及时进行处理,由专业人员来开展相应的管理与调整[5]。而在开展定线外边桩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在进行测量时,应当以道路中心线为起始端,向两边延伸来完成道路宽度的测量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个测量精度能够得到保障,则需要进行钉木桩结构的应用,两个钉木桩彼此间的间距应当控制在5米,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里程的显示精度,同时也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此外,当施工单位在开展标高测量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从设计角度出发,针对道路中心高程测量所涉及的实际精度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施工工作,这样不但能够为确保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对于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会带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6]。

3.2 路基排水系统施工

(1) 排水系统是路基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在面对天气因素的干扰时是否会对自身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在进行实际施工与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设计,先对路肩结构开展相应的硬化处理工作,通过安装排水沟来提高整个道路的排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施工要求以及地区的降雨量标准进行沟坡的处理,为了确保路基工程质量受到不利影响,施工单位在进行边坡处理时也要开展相应的加固环节,通过开展这一措施,不但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排水堵塞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对路基结构起到保护作用[7]。此外,施工单位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绿化带来进行水位的控制措施,利用该结构的绿化特性来满足正常状态下的排水需求,这样不但能够防止路基结构受到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够对我国社会城市建设带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2) 对于路基排水系统而言,往往只会受到两种因素的强度干扰,一种是雨季或者说降雨量,另一种则是冬季(极寒天气),这两种气候都会使得路基环境含水量发生根本上的变化,无论是状态的转变还是水量的质变,都会对排水系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倘若施工单位在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存在遗漏或者技术性的失误,便会使得系统的排水能力大幅度下降,甚至还会出现积水下沉的情况,使得路基系统的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施工单位在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便要选用集中排水的方式,在道路两边设计并安装相应的水槽,或者是利用横坡的设计方式来对雨水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使其能够融入城市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利用,从而来满足我国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道路系统建设需求[8]。

3.3 按时过渡段路基施工

软弱地基处理是道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内容,一旦出现问题便会使得整个路基质量受到不利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法上的调整,以此来确保软基处理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日常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路桥过渡段结构开展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通过合理的手段降低沉降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9]。与传统的路基施工管理手段相比,按时过渡段路基施工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环节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确保道路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开展,防止出现材料质量不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并对后续工作的发展也会带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个地基处理技术能够顺利开展,施工单位还要加强对搭板结构的重视程度,依照实际情况进行结构形式的调整,并明确桥面厚度的实际需求,在这一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整个工程施工开展动态化监测与管理,并对最终的考核内容开展相应的评估处理,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道路地基的最大承载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对于施工单位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3.4 路基压实

在开展路基压实工作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整个作业的流程与顺序,避免出现顺序混乱的情况。在进行路基施工时,要先对两侧结构进行压实,而后再对中间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方便施工人员进行路拱装置的安装与调整,确保排水系统能够正常应用[10]。为了确保路基的实际强度能够满足预期标准,施工单位在开展路基压实的过程中,需要对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先轻后重为主要方针,并开展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此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此外,在压实速度方面,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先慢后快的顺序,倘若在速度上没有进行合理控制,便会导致松动的泥土受到冲击与影响,路基的整体性与可靠性也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而在进行轧压机的选用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车轮宽度的可允许重叠距离,一般来讲,需要将这一段距离控制在12-20厘米阈值之间,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方便开展分层压实工作,同时还能够避免不同层次的填料发生问题。

倘若在开展路基压实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是软土地基,那么在进行压实之前,便要及时进行材料的更换,在开展压实工作时,依照实际情况开展动态化的土质检测,依照信息反馈来进行压实参数的调整,确保压实质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不仅如此,在开展压实工作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还要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对压实数据进行动态化监督与管控,定时开展巡逻,降低风险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路基压实质量,以此来确保后续道路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3.5 软土地基处理

对于路基结构而言,在进行建设的工程中,倘若路基经过水流,无论是河流还是地下水,都会使得自身的粘结性大幅度下降,从正常地基状态转变为软土地基,倘若施工单位没有对其开展有效的处理工作,便会使得路基发生较为严重的撕裂情况,在进行后续施工的过程中,路面的平整度与稳定性也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施工单位在开展软土地基处理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四方面出发,以此来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为了避免软土地基所带来沉降问题,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基施工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路基结构进行固定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重压应用,以此来提高整个地基的整体性与安全性。

(2) 当施工现场本身的含水量较高时,则要进行排水处理,等到建筑环境满足干燥需求时才能够开展后续工作,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在开展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水流的整体趋势进行设备的选用,为了避免排水板受到冲击而破损,可以选用塑料排水板加以应用,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指标需求,进行基础厚度以及地面压力的参数管理,强化切割质量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开口长度能够满足施工需求,有效降低软土地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 在开展水泥桩应用的过程中,受到水泥试验的影响,如何确保桩能够顺利形成是施工单位所要重视的一大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标准控制速度,并提高对水泥灰的比重调配,选用符合要求的水泥材料,以此来确保路基的整体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标准。

3.6 路基坡面防护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路基坡面防护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其工作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外界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生态环境受到损坏,进而来满足我国节能环保战略需求。就目前来看,施工单位常用的手段便是利用石砌技术开展防护工作,利用混凝土来进行预制块的生产与使用,在边坡方面,则是以护面墙为主,这种护面墙本身具有穿孔的特性,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防护质量,并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与侵害,在防护效果方面也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化战略需求,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徐亚奥严格遵守相关标准,通过合理的手段开展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风险影响,同时还能够确保国民的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压实施工单位路基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当代陕西(2020年15期)2021-01-07 09:23:22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 02:54:54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51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中华建设(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4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