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书兵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分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人们对于品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了住宅品质的提档加速。地板辐射采暖因其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美观、耐久、隔音”等诸多优点,既契合了时代发展主题,又迎合了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追求,普及日益加快,砼填充式热水供暖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目前住宅中最流行的一种地暖采暖方式。但是,砼填充式热水供暖是一种一次成型的,后期难以维修的隐蔽于楼地面下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其施工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工程实际,浅谈一下砼填充式热水供暖地面工程做法及质量控制。
由中国五冶集团施工总承包的成都某住宅小区项目,精装修楼栋的室内地面采用砼填充式热水供暖地面。根据功能性质,该地面基本构造可划分七层:第一,结构层。即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度、标高等不满足要求时,需做找平层。第二,防潮层。铺贴PE防潮垫;厨、卫等潮湿或用水房间涂膜防水层兼作防潮层。第三,绝热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挤塑板(XPS)+真空镀铝聚酯薄膜反射膜,阻止热量向下传递,兼起隔声阻震作用。第四,钢丝网。钢丝网铺设在热水盘管的上方和下方,固定地热管线,均匀辐射热量,避免局部温度过高,防止回填层开裂。第五,地暖管线。作为地暖系统中热媒的载体和散热终端,通过让热水在管内循环流行,达到向地面散热并把热量均匀的分散到各个房间的作用。加热盘管布置成螺旋型或往复型,使用塑料卡钉固定在绝热层上。第六,填充层。豆石混凝土主要用来保护加热盘管,并起到均热和蓄热作用。在地暖盘管完成之后进行,回填时要注意控制好配合比和回填厚度。第七,地面面层。装饰面层一般采用的有木地板、瓷砖、石材等。为了保证地面层铺设平整,在豆石混凝土层回填完后,需要做一层找平层,一般采用水泥砂浆[1]。
上述做法也是较为普遍的地暖地面构造做法,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涉及多工种、多工序的配合作业。各专业相互关联,配合关系密切,一旦配合有误,则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并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一次性成型的特点。现场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盘管不得有接头,在铺设过程中管材出现死折、渗漏等现象时,整根更换,不能拼接使用;填充层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型。
再者,地暖(盘管)系统的隐蔽性。整个地暖盘管敷设在地面构造层中、混凝土内,一旦出现空鼓、开裂、渗漏等情况,检修困难,并可能造成地面较大面积整改、返修[2]。
地暖盘管安装是砼填充式热水供暖地面最核心部分,是地暖地面施工的控制重点。其一是对基层的平整度要求高,基层平整度偏差过大,则可能造成地暖管损坏和砼填充层空鼓、开裂等;其二是埋设于填充层内的盘管不得有接头,按照《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 142-2012)要求,在铺设过程中管材出现损坏、渗漏现象时,应当整根更换,不应拼接使用;其三是盘管不得有渗漏,且须带压浇筑填充层混凝土。
填充层砼浇筑是地暖地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一方面需对埋管、伸缩缝做好保护措施,施工时不得踩踏、撞击、损坏地暖盘管,不得直接对着地暖盘管倾倒砼,且不得采用机械振捣设备,不便于砼施工;一方面填充层砼太薄,容易产生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
室内卫生间属于用水房间,一是对防水(隔离)要求高,一旦楼地面渗漏水,返工损失大,二是空间较小,管线较多,避让较困难,管线交叉影响较大,需提前制订措施,控制好标高,三是管线穿墙、楼板多处,以及地暖管进入到下沉卫生间处等都需细致处理。因此,住宅地暖地面卫生间施工也是质量控制重点[3]。
4.1.1 前置工作准备要求。
4.1.1.1 基层处理:①使用机械清地机清理楼面上的浮浆、落地灰等。②对凸出部位应剔除平整,低凹不平处用1∶2的水泥砂浆找平,凹凸处高低差不得大于 5mm。③若设计有水泥砂浆找平层,应抄测标高,湿润、扫浆、抹找平层,并加强养护,不得空鼓、开裂。
4.1.1.2 绝热层铺设:①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清理干净、干燥、无杂物,边角交接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应满铺,不得架空;板间接缝应严密,接头处应用塑料胶带粘接平顺。③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设置不间断侧面绝热层,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和搭接方式连接。④真空镀铝聚酯薄膜铺设时,整张粘贴在绝热层上,不得起泡、皱褶,接缝处用密封胶带粘接、封严,除塑料卡钉外不得破损。
4.1.2 地暖盘管安装。
4.1.2.1 地暖管安装前,应与水电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检查隐蔽预埋管线,确保安装正确、无遗漏;水电预埋管线不得与地暖管同层交叉安装,如遇特殊情况,则要求预埋水管加设过桥管件,并保证管道不超高。
4.1.2.2 地暖管应按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保持平直;地暖管间距小于100mm的密集区,或过墙处,或伸缩缝处应在管外部设柔性套管;地暖管采用塑料卡钉固定管道在保温板上,或采用扎带将地暖管绑扎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钢丝网上;地暖管固定点要求直管段不大于500mm、弯曲管段不大于250mm进行设置。
4.1.2.3 地暖盘管铺设从远及近逐个环圈铺设,每环路为一根管,不允许有接头情况,并防止管道扭曲;地暖管弯曲时不得出现硬折弯,弯曲采用弹簧塞入盘管弯曲,塑料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8倍管外径,复合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6倍管外径,地暖管最大弯曲半径不得大于管道外径11倍。
4.1.2.4 地暖管安装就位后,在砼填充封闭并允许人员通行前,闲杂人员不得进入该区域,施工人员进入不得穿尖跟鞋、硬底鞋、钉子鞋等,不得踩踏管道、伸缩缝等。
4.1.3 水压试验
4.1.3.1 水压试验前,需对系统进行冲洗。先对分、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冲洗,再对室内供暖系统冲洗,按照每一通路逐一进行冲洗,直至出水清净为止。
4.1.3.2 水压试验按照分户进行,试压时以每组分、集水器为单位,每一通路逐一进行试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4.1.3.3 试压时先从分水器缓慢注水,将管道内空气排空;充满水后,查看管道、管件及连接部位有无渗漏水现象,若有异常情况,需处理后再重新进行试验。
4.1.3.4 升至试验压力后,稳压lh,压力降不得大于0.05MPa,然后将系统压力降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外观检查不渗不漏为合格。
4.2.1 前置工作准备要求。
4.2.1.1 伸缩缝设置:
①对于面积大于30m2、长度大于6m的房间(如客厅),需沿长边中间位置设置伸缩缝,间距≤6m,对于较小面积的房间或区域需在门口或通道部位设置伸缩缝;伸缩缝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②伸缩缝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厚度宜为10mm~20mm。③浇筑前,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按设计位置提前安装固定;采用1∶2水泥砂浆沿板两侧抹三角缝,缝高25mm;填充层施工过程中不得拆除和移动伸缩缝。④地暖管穿越伸缩缝处设置长度≥200mm的柔性套管。
4.2.1.2 地暖管保压:施工过程中地暖管空管状态下容易损坏,且损坏后也难以及时发现处理,故在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管道带水压施工;水压不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
4.2.2 砼浇筑。
4.2.2.1 混凝土浇筑。①浇筑时,运料机具及人员走临时通道。临时通道采用80mm或100mm宽木枋顺着地暖管之间的空挡位置侧立放于保温板上,木枋上铺5mm厚薄钢板或18厚木胶合模板。②浇筑时,砼先缓慢倒入搁置临时通道上的容器内,再由工人采用平头铁锹摊铺到位;摊铺时不得扬锹甩料。③浇筑时,应随时采用红外线扫平仪和钢卷尺检查控制填充层砼厚度、高度、平整度;砼厚度≥50mm,且管顶砼厚度≥20mm以上,平整度偏差≤5mm。④填充层砼采用人工抹压实、收面,抹压三遍成活。
4.2.2.2 养护:砼终凝后及时覆膜养护,养护不小于7d;养护期间限制人员通行。
4.3.1 防水施工
4.3.1.1 细部处理。①穿越卫生间楼板的立管为UPVC材质时采用成品止水节安装,预留立管洞口时封堵应采用细石砼分两次浇灌;浇筑完成后需进行24h结构蓄水试验。②水平穿墙套管周边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塞,两边各预留20mm用油膏嵌缝。③基层须坚实、平整、干净,无积水。④管道周边、阴阳角、门洞口等节点部位防水附加层须细致处理。
4.3.1.2 防水施工。卫生间防水为施作两层防水。一层施作在结构板面(或其找平层上),防止积水渗漏到楼下;一层施作在填充层之上,防止积水渗入保温层,破坏绝热层的隔热作用。两个位置中的任何一道防水都不能遗漏。
4.3.2 厨卫间节点处理。
4.3.2.1 厨卫门槛处设置挡水坎,防止用水区水串入功能房间和卫生间积水渗入绝热层。地暖管穿止水墙处应设防水套管,地暖管敷设后,应用玻璃胶将套管与地暖管的缝隙处密封[4]。
4.3.2.2 厨、卫等用水房间一般均存在结构降板,地暖管在通过此处时按不大于45度倾斜向下弯曲,距离弯起点50mm处设置两道塑料卡固定,塑料卡间距100mm。浇筑填充层混凝土前先提前施工该斜面地暖管处斜坡砼。
4.3.2.3 橱柜、水柜、浴缸等部位按照相应尺寸预留出来,不铺设地暖管。
在工程实施中,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抓,应结合现场条件和砼填充式热水供暖地面工艺及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做好培训和交底工作,一方面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既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工序,实行旁站和停止点检查,又要注重样板引路、细部施工,严格把控材料关、验收关。从而有效减少或消除产生地暖地面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最大限度提高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