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2021-04-03 03:40:48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桥梁工程道路土地

丁 林

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0

1 引言

无论是在进行怎样的工程施工,地基均是施工质量及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良好的地基质量也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建筑物整体质量,从而保证建筑物后期使用效果。因此在开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强化地基强度、承载力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管理,通过有效地管理确保整体工程可以顺利开展。近些年来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逐年增多,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若没有做好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就无法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因此应认识到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的重要性。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应先了解软土地基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对处理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有效地处理技术来提升软土地基硬度、稳定性及承载能力,为道路桥梁工程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广发群众构建良好的出行环境。

2 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概述

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情况,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应充分处理好软土地基。首先应保证软土地基处理的科学性,做好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并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从而发挥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作用,最大限度保证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提升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保证行车安全[1]。其次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应积极引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做好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综合考虑,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可以高效、科学的开展,更好的促进道路桥梁施工企业发展。

3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及实际危害

3.1 主要特点

第一,含水量较大。与其他工程地基相比,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相对较大,而且软土地基中的土壤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这样就无法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无形中增加了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率。在了解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的特点后,在进行地基加固施工时可以将其作为参考依据,从而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从而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人员创建安全的施工环境。第二,压缩能力较高。由于软土地基中含水量较高且黏土较多,这样软土地基就具有较好的压缩性,但是道路桥梁对排水施工的要求较高,最终会给地基结构带来影响。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施工企业及管理人员应对软土地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全面考虑软土地基压缩性较强的特点,从而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情况进行优化,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提升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第三,渗透能力较弱。沙土与黏土在软土地基中含量过高,无法保证软土地基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再加上软土地基中含水量较高,无法保证软土地基固化时间,从而导致道路桥梁基础施工出现问题,因此应充分保证地下排水管道的稳定性,同时还应根据软土地基情况做好施工计划,从而保证到道路桥梁工程可以顺利开展。

3.2 具体危害

第一,路面龟裂危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地点存在软土地基时,多会出现不易压实现象,无法保证路面施工质量且会导致地基出现变形现象,最终道路桥梁工程路面出现龟裂,给行车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缩短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2]。第二,不均匀沉降危害。透镜体是软土地基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这样在进行地基压实处理时就无法保证压实度,给道路桥梁结构承载力带来影响,同时在固结排水时会导致不均匀沉降危害,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安全及使用效果。同时,若没有及时处理不均匀沉降问题,不仅无法保证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还会导致较大的质量缺陷,给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带来阻碍。第三,结构损伤危害。由于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会受到地质条件、软土地基夯实不佳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就无法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导致结构损伤现象,直接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及稳定性,因此应合理选择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从而保证软土地基处理效果。

4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软土地基施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软土地基给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软土地基给道路桥梁工程所带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若遇到软土地基情况会导致路基结构出现沉降现象,主要是因为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且渗透性较弱,若无法及时排出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就无法保证地基压实效果。当地基出现沉降现象时也会给道路桥梁工程结构带来影响,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当投放使用后就会因质量问题无法保证正常使用,不仅影响了使用寿命还会增加后期维修养护成本。第二,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地质条件不同,软土地基实际存在情况也存在差别,这样就要求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时应了解软土地基实际情况并合理选择处理技术。如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若压实度不足,在道路桥梁工程投入使用后就会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给道路交通安全留下隐患。第三,在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后可知,我国现阶段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多以混凝土与沥青混合材料为主。材料不同所得到的施工效果也不相同,但是无论是混凝土材料还是沥青混合材料在使用后均会导致抗压力下降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若没有处理好软土地基就无法保证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最终导致道路路面出现裂缝,缩短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3]。

5 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5.1 表层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时采用表层排水处理技术,施工企业应先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进行处理,充分利用砂砾与碎石等材料,严格按照标准对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后期工程可以顺利开展。采用表层排水处理技术是施工人员在软土中添加一些加固材料,从而提升软土地基的硬度及承载能力。另外,也可以采用热辅料法,此种方法在使用后可以防止结构出现沉降现象。当地基结构出现改变时,施工人员应最大限度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通常会使用融合化纤无纺布与土工布等,同时配合专业的施工设备。在实际施工中也可以采用排水垫砂层处理技术,施工企业在施工时可以在土层上铺设砂垫层,保证砂垫层的均匀度,厚度控制在0.5米至1米间,从而保证软土地基固化效果,为排水施工提供便利。

5.2 桩基技术的应用

桩基处理技术在应用时是将桩基安装到淤泥与淤泥土层间。因此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灌注过程、材料分配等均会导致泥浆污染现象,导致桩基底部沉渣量增加,无法保证桩基强度。这样在进行桩基安装施工时,可以先将桩基插入到硬土层中,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定性[4]。在进行实际施工时,施工企业应先将场地进行清理与平整,若现场有低洼位置可以先回填粘性土,保证处理效果。此时,施工企业可以采用强夯技术进行处理,从而提升地基承载力。施工企业在进行软土地基击打时可以采用高空自由降落重力设备,在互相挤压过程中土层被破坏,从而提升凝结速度,保证地基承载能力,确保桩基安装时可以顺利开展。强夯技术成本相对较低且可以得到良好的优化效果,但是此种施工技术在使用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应用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3 置换技术的应用

置换技术也是软土地基处理中比较常用的技术之一,应用此项技术后可以提升地基承载力。置换技术是使用其他土壤替代软土,从而提升软土地基强度。软土深埋3米以内的位置比较适合应用置换处理技术。施工企业应与工程设计工作进行结合,将软土地基挖出,然后采用其他材料进行换填,最后再采用分层填筑与压实处理技术,从而保证压实水平。施工企业应合理控制换填材料质量,将换填厚度控制在50厘米,压实度不得小于90%。用于换填的材料主要包括碎石与砂砾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在进行隧道出渣与路堑边坡石挖掘时应控制石材风化现象,从而避免可溶或崩解问题。在实际施工时,进行开挖与填筑施工可以采用分段方式并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及碾压施工。软土挖出后可以将其作为绿化及中央隔离带建设用土,保证软土的利用率。在进行回填施工时施工企业应严格控制压实度,采用石渣填料时施工企业应增加碾压次数,从而保证石料压实度与密实度。完成碾压作业后施工企业应及时开展监测工作,防止出现标高过高现象,从而保证压实层的稳固性,防止轮迹现象。碎石土渣回填作业时施工企业可以采用灌砂法进行监测。粗砂是回填作业时较常用的材料,施工企业应保证碾压次数不少于3次,填筑好一层后就要进行测量定线作业,完成回填作业后施工企业还应控制测量标高与顶面范围并完成测点及基坑测量点位置设定。

5.4 粉喷桩技术的应用

粉喷桩处理技术在应用时充分利用了机械设备,完成软土基坑钻孔作业后添加压力固化剂等外加剂,利用外加压力将材料压入到软土地基中。在此过程中若出现失水现象,说明固化剂与软土已经充分融合并可以提升硬度,从而满足软土地基结构固结要求。应用此项技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化剂,通常会将水泥与石灰进行混合,但是这样也增加了施工量,也可以使用水泥来替换固化剂,但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应严格控制渗入比。使用此项技术时还应注意,粉喷桩施工时容易出现稳定性能较好的隐形桩,此种隐形桩可以提升软土地基承载力,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可以顺利开展[5]。

5.5 排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采用排水处理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可以有效提升地基的稳定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施工企业应先对地基进行预压处理,从而保证地基加固效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可以设置垂直排水系统,从而提升软土地基承载力,施工企业可以将加载施工技术与排水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利用,保证排水效果。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时采用排水处理技术时施工企业应将排水体间距控制在1.2米以内,软土层可以穿透排水系统,填埋深度不得低于25米,此时可以采用塑料排水板,排水板打设深度不得超过30米。若地基基础不稳定,施工企业可以铺设土工格栅。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排水体打入深度增加,最终确定试打处理深度。在进行试打作业时可以将断面间距控制在50米。通常施工企业在进行排水体施工时可以在白天完成并采用监理旁站。施工企业在进行排水体施工时可以采用自动记录设备记录施工长度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签字确认,保证记录工作的准确性。排水工作完成后施工企业应控制施工后沉降,沉降量不得超过30厘米,通道与涵洞沉降量不得超过20厘米。施工企业应对填土效率进行严格控制,沉降量不得超过3厘米。

5.6 抛石挤淤技术的应用

抛石挤淤处理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被应用到地基较低或是土壤替换较困难的工程中。施工企业在进行路基表层处理时应做好石块填充与挤压工作,石块投入后内部淤泥会向外排除,然后做好平铺工作。在此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对路基硬度进行严格控制并做好整个过程的管理工作。

5.7 高强度夯实处理技术的应用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用高强度夯实处理技术无法提升地基抗压性能且会给施工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采用高强度夯实技术可以提升地基强度。采用此项处理技术后会应用到相应的夯实设备,但是此项技术在应用时会延长施工时间,施工时间的延长就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前施工企业应先做好设备性能检查。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做好施工现场勘察工作,全面掌握地基施工情况,合理选择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并保证处理效果,从而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5.8 动力固结处理技术的应用

软土地基处理施工采用动力固结处理技术时应合理选择砂土、粘性土、素土、碎石等材料,从而保证软土地基处理效果。采用动力固结处理技术进行施工时要想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还应合理应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对软土地基进行反复夯实,在夯实作业后可以改变软土地基结构,缩小土壤颗粒间的间距,从而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最大限度提升软土地基结构强度及稳定性。道路桥梁施工时若地基结构粘性及饱和度较高,采用动力固结设备时,可以在软土地基中形成良好的碎石墩且可以保证与软土地基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最终形成新型复合地基,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6]。

6 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措施

6.1 全面做好宣传工作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软土地基处理的中重要性,若在处理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会给整体施工质量带来影响。这样就要求施工企业在进行正式施工前做好宣传工作,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确保各施工人员可以全面了解软土地基的特点、危害及相关的处理技术,同时做好操作培训,从而保证实际处理效果。另外,通过宣传工作可以提升施工人员管理意识,从而保证软土地基施工可以顺利开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6.2 确保施工安全

现阶段,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各施工企业为了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应强化安全及质量管理。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时,施工企业应积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可以构建起安全管理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软土地基处理效果。

7 结语

总的来说,要想最大限度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应充分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根据软土地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与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保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可以顺利开展。此外,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还应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认识到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保证处理工作的针对性,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效率及安全,通过高质量的道路桥梁工程进一步推动道路桥梁领域发展。

猜你喜欢
桥梁工程道路土地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我爱这土地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02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
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