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分析

2021-04-24 06:58官青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危险源监督管理施工现场

官青春

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着挑战与考验,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方法与策略,全面优化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综合成效,促进工程高质量推进与实施,备受业内关注。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建筑工程事业发展势头迅猛,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传统环境下的安全监督管理举措与方式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有必要通过充分整合资源要素,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有序实施推进提供稳定可靠的安全监督管理屏障。在传统模式阻碍下,当前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方法策略的针对性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理应依托相关理论方法,把握安全事故类型与规律,消除多样化的安全隐患[1]。

2 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内容

2.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愈发鲜明。由于建筑工程具有突出流动性,工程施工步骤与环节交叉交错,持续周期较长,现场环境复杂,使得多类型的安全监督管理要素交织在一起,无形之中增大了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系数。此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具有复杂性特点,不同理论支持下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需要界定不同的基本要素,将安全理念融入工程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与工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还具有强制性与渐进性特点,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及时更具现场状况调整安全管理举措。

2.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其内容丰富,层次鲜明,并应予适当拓展与延伸其内容体系。具体而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制定安全管理政策,为规范施工作业秩序等提供基础性参考,对现场安全隐患风险点进行精准把握与分析;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结构,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重视施工现场安全教育与培训,使更多的现场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技能,减少人为失误;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和实施,进行必要的安全业绩考核和总结。

2.3 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

一是人本原理。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需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具体行为活动方式设计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既突出“人”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客体作用,又强化“人”在实践领域中的主体作用,进而实现科学化管理。二是预防原理,将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关口前移,把握因果关系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强制原则等,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各类要素均无条件地执行安全监督管理要求,做到预防为主,消除安全隐患,防范杜绝冒险心理与侥幸心理,更不得以安全事故事件的事后补救代替前期防控。

3 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现场安全管理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前期准备工作的关键性不言而喻,对于优化理顺各类潜在风险要素,实施差异化的现场安全管理举措具有直接作用。纵观当前工程现场管理实际,普遍存在着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缺乏系统性思维等共性问题,不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现场安全管理效果。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未能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当做一个系统的事件来对待,加之对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分析研究不深入,造成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路径存在较大偏差。此外,在应用理论方面,由于部分施工单位漠视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无法在整个生产运行过程中构建形成明确的具体要求,具体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无据可依,致使单一化的安全隐患难以被有效控制,造成安全管理方法对策存在显著的盲目性与随意性[2]。

3.2 现场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理念正在快速向着社会各行各业渗透,对于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同样不予例外。实践表明,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未能运用信息化技术,构造具有直观性、立体性与层次性的安全管理预警平台,对各类潜在风险隐患因素的集中统一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对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重视不足,无法结合建筑工程自身实际,对安全管理设施予以统筹整合,形成安全管理技术控制屏障,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3 安全管理技术人员综合素养不足

随着建筑工程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样面临挑战,若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充实现场安全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则极易陷入“本领恐慌”的尴尬境地。现状表明,部分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掌握不充分,所承担的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停留在浅层次意义上,部分情况下凭借个人经验主义开展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取得现场安全管理的预期效果。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战线长,但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部分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化,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致使违规监理行为不同程度存在,公平、公正、独立、科学的现场安全管理原则得不到充分体现。

3.4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成效评价缺乏导向性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成效评价体系,只有建立在安全管理成效评价导向下的相关举措与路径,才具备顽强的生命力与活力,才能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取得理想效果。从部分建筑工程实际来看,尽管相关单位采取了系列化、层次化的安全管理策略,但由于缺乏安全管理成效评价规则,难以充分突出其引导性价值,致使安全管理整体效果浮于表面,安全管理的综合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方法对策探讨

4.1 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准备工作

推进标准化现场安全管理方法的实施,按照统一认知,强化施工单位所有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完善的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制度规范,严格约束与要求不同环节的安全责任,将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予以及时消除。对现场安全管理统一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化检验,对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提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对易损构件的工况状态进行检验,视情况进行维修或更换。加装智能化安全监测设备,对隐患问题进行连续性监测,并生成相应的预警信号,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稳定有序[3]。

4.2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理念,实施现场监督管理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理念,实施全员参与(如图1所示),强化对建筑工程现场的监督与指导,及时纠正规范建筑工程违规违章操作行为,将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新时期现场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将先进技术的引进作为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成效的重要方法,形成基于新技术的风险源分析处理机制;将安全管理纳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点内容,上升到项目管理战略高度,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思想观念从“重产值、轻安全”到“重安全、重效率”的方向转变[4]。

图1 现场安全管理全员参与示意图

4.3 建立基于安全管理预警的信息系统

一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风险指标体系,在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搭建基于安全管理预警的风险识别管理平台,将相对复杂的安全管理数据参数融入其中,对风险识别与风险处理等进行建模处理,对可能诱发的风险问题进行仿真优化。另一方面,实现信息系统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联,通过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对风险信息进行权衡分配,及时采集设施设备运行数据的频率,优化风险分析功能的整体效果。优化风险源处理预案设置,做好源等级评定和处理时机的选择,建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源处理机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做好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准确确定风险源的处理时机。

4.4 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充分体现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技术性管理特点,引导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全面掌握系统性、层次性与差异性的现场安全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制定完善可行的安全应急事件处置预案,按照“一点一预案”“一事一预案”的原则,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性质、成因、危害程度等进行区别化对待。明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响应程序,规范处置程序,在安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设定人员疏散路径和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做好突发事故应急抢修救援物资的储备,并对物资进行分类管理,切实做到有备无患。按照“先分后合,逐级合成”的原则,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熟练掌握职责、任务、处置流程,全面提升应急抢险能力。

4.5 完善细化安全管理成效评价体系

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安全管理成效评价指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需求,从其工期、质量、技术、设备、人员、成本等客观要素出发,构建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成效评价体系,对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进行全面细致评价,将精细化的安全管理思维观念融入其中。突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成效评价的客观性,防止人为主观倾向的影响。强化安全管理成效评价结果的运用,高度重视其实际价值,将其作为调整与改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策略与方法的重要参考与依据,推动安全管理事业始终向着更高水平的方向迈进,充分协调与衔接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4.6 精准辨识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

一方面,应选择科学化的危险源辨识方式,全面辨识与发现隐藏于工程现场的危险源,灵活运用基本分析法和安全检查法等提高危险源辨识的精准性。立足于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对辨识到的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进行层次化管控,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危险源等级评价技术参数,构建形成相应的危险源衍生风险评判报告,按照“竖到边横到底”的基本原则确保所有危险源能够被有效消除。另一方面,组建专业团队,实施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制,每名团队成员均应掌握有关于安全管理的相关技术方法,对各类潜在安全问题进行积极整改。可采用LEC评价法,该方法是一种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根据建筑工程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的评价过程。

4.7 强化施工技术的安全控制

在建筑工程具体的现场安全管理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多元化的施工技术工艺方法,将现代施工管理理念融入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全过程,确保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全面详细地注明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操作方法与安全风控要求。探索实现建筑工程安全技术、管理模式与规划布局等环节之间的衔接性,确保各个步骤均能够得以完善优化的安全控制。在每一项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都应该对施工项目以及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具体的分析结果编入到实际的施工安全组织设计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技术方面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并为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更为可靠、更为现实的基础保障。

4.8 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与时俱进,建立完善而系统的安全管理文化体系,引导广大员工自然而然地形成安全管理意识,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技能,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履行属于自己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在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营造浓厚的安全管理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宣教载体,使安全施工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渗透进建筑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均有可靠坚实的安全保障。建立基于安全管理价值趋向的激励机制,构建形成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良性循环,对安全隐患识别准确,安全管理成绩突出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使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作用。

4.9 切实做好事前审查、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

做好现场安全管理的事前审查、事中控制与事后反馈,做好各阶段衔接与匹配,使所构建形成的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更趋稳定合理。在事前审查中,应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要求,明确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职责,开展监理方案评估,构建高效合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细化后续监督措施。在事中控制环节,则应加强日常巡检,定期检查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对各项监理要素等保持连续性监管状态,特殊情况进行特殊监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事后反馈阶段,则应及时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档案,对现场安全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现场安全管理报告,优化现场安全管理流程设置方式等提供借鉴。

5 结语

综上所述,受传统监管模式束缚,当前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依旧存在薄弱环节,相关人员应立足建筑工程实际,完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优化安全监督管理流程,突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总结安全监管经验,促进行业发展。

猜你喜欢
危险源监督管理施工现场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