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非常规水源利用实践与探索

2021-04-03 01:07:21邵昕楠陈红卫
中国水利 2021年9期
关键词:盐城市水源海水

徐 明,邵昕楠,陈红卫,张 力,曹 杰

(1.江苏省盐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224002,盐城;2.江苏省盐城市农业资源开发规划设计与评审中心,224002,盐城)

江苏省盐城市结合城乡发展规划,遵循“能用尽用”原则,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和规划体系,替代常规水源,减少长距离调引长江水的运行成本和污水产生量,对缓解沿海地区供需矛盾、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盐城市地处淮河入海尾闾,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与淮安市、扬州市毗邻,北隔灌河与连云港市相望。土地面积16 973 km2。东部有海岸线582 km,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的56%。沿海滩涂面积680 多万亩(45.3 万hm2),占 全 省 沿 海 滩 涂 面积的75%。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现有骨干河道122 条,大沟级河道1 800 余条,中沟级河道2.4 万余条,小沟级河道20 余万条。下辖东台1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 个县,以及盐都、亭湖、大丰3个区,设有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盐南高新区。2020 年全市年水资源总量33.02 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1.12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3.36 亿m3(含重复计算量1.46 亿m3)。

二、非常规水源利用工作背景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节水优先”方针,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全民节水行动计划》《水利部关于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的指导意见》《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盐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盐城市认真调查分析非常规水源利用现状,并结合未来城乡、城市发展专项规划,对2020—2030 年全市非常规水源利用进行规划,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深入推进“四新”盐城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响应江苏“强富美高”宏伟蓝图和“两争一前列”新要求。

非常规水源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破解水资源约束瓶颈,具有现实意义。将非常规水源利用纳入水资源配置体系,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引导全社会开源节流,一水多用,各城镇工业园区、各行各业主动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可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提高再生水和雨水在城市供水中所占比例,有助于实现节水减排、减污,消除水生态损害,打造高水平人居环境。

三、非常规水源利用实践

根据城乡发展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盐城因独有的沿海平原水网地区特征,全市非常规水源利用主要分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雨水利用、海水利用等三种形式。

1.再生水利用

根据《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及《盐城市城市排水规划(2013—2030)》,结合现场调研,盐城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8 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56.3 万m3/d,2020 年处理规模32.9万m3/d,2025 年处理规模41.9 万m3/d。2020 年全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总处理规模47.3 万m3/d,再生水回用总规模为8.51 万m3/d,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率为18%。

2.雨水利用

依据《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新建居住区和单位建筑全部建设雨水收集配套设施,逐步推广居住区和单位附属绿化雨水灌溉。根据《盐城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2018—2030)》,盐城市建成区雨水最大可利用潜力为7 000 万m3/a。2020 年盐城市区雨水综合利用量为2000 万m3,约占公共供水企业供水量的5%。

3.海水利用

在工业上,盐城市海水直接利用的主要方式是作为工业冷却水。2020年盐城市国能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国投协鑫发电滨海有限公司、江苏射阳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直接利用海水开式循环冷却水量分别达7.1 亿m3、6.1 亿m3、4.7 亿m3,江苏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海水淡化水量16.5 万m3,共取用海水17.8亿m3,占全市淡水取用总量49.2 亿m3的36.24%,利用量较2019 年增加2.8亿m3。

在农业上,海水直接利用的主要方式为农作物灌溉和海水养殖。据调查统计,2020 年全市海水养殖直接利用海水量为1 058 万m3,农作物以海水稻为代表直接利用海水量约27.6 万m3。

四、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

盐城市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发展用户、分质供水”和“集中利用为主、分散利用为辅”的原则,坚持规划引领,组织编制《盐城市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的技术进步和工程实施,合理确定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实际建设规模和布局。

1.再生水利用

盐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以盐城市中心城区为示范,带动7 个县(市、区)的其他建成区,辐射各重点乡镇和规划布点乡村。以再生水厂建设和提高工业企业再生水利用占比为抓手,全面提高全市再生水利用率和空间均衡程度。2025 年、2030 年再生水利用率目标分别为22%和25%。

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杂用水、景观环境、污水厂自用等。根据《盐城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规划(2019—2030)》预测,2025 年盐城市年再生水利用总规模约5 017 万m3;2030 年年再生水利用总规模约6 438 万m3。2025 年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再生水厂9 座,县(市、区)规划建设再生水厂5~6座;2030年规划建设再生水厂10~15座,实现各县(市、区)再生水厂全覆盖。再生水利用工程总投资3.8亿元,其中2025 年前投资2.4 亿元,中心城区2025 年前投资1.7 亿元。结合县(市、区)规划,2025 年全市污水处理量预计可达45.7 万m3/d,再生水可利用最大量为36.6 万m3/d;2030 年全市污水处理量预计可达50.5 万m3/d,再生水可利用最大量为40.4 万m3/d。

2.雨水利用

盐城市雨水利用规划以新建小区和公共广场为重点,推进雨水利用工程示范,加快老旧小区雨水利用设施改造步伐。有序开展高效农业集雨灌溉,打造农业节水示范基地。在新扩建学校、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公共场所推广雨水利用示范项目,建设集雨蓄水系统,将积蓄雨水处理后优先满足内部路面清洗、浇灌绿地、消防、景观等用水。雨水利用水量目标,即雨水替代城市供水比例,2025年、2030 年分别为1%和3%。

各县(市、区)202 个已建小区建有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现状实际使用的有131 个,占比64.95%。结合潜在用户需求分析,中心城区雨水年需求量2025 年 为409 万m3,2030 年 为933 万m3。主要工程建设为雨水收集装置、雨水下渗工程、雨水调蓄排放工程。盐城中心城区雨水利用设施总投资约1.48 亿元,其中,建筑小区雨水利用改造工程3 800 万元,建筑小区雨水利用新建工程8 000 万元,城市绿地雨水利用工程2 340 万元,河湖取水码头工程630 万元。

3.海水利用

盐城市海水利用规划以有序推进滩涂海水养殖合理用水和循环用水作为试点,逐步拓展海水利用的深度和广度,适度扩大海水稻种植面积和微咸水开发利用,尝试海水净化后作为冲厕用水、海水淡化企业实现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2025 年、2030 年海水利用年均增长率规划目标分别为5%和10%。

海水利用项目主要有江苏陈家港、滨海港、射阳港等发电有限公司利用海水扩容与增效;江苏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海水淡化项目;东台等县(市、区)海水、微咸水利用以及海水利用示范工程建设。

海水淡化利用主要为江苏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的一期工程日产水量达5 000 m3;预计5 年完成二期工程,日产水量达10 000 m3。2020年海水取水量为16.53万m3,预计海水淡化利用年均增长量为2.0 万m3,2030 年取用海水量可达36 万m3。

2020 年盐城市海水利用的耗水量为2 884.18 万m3。预计2025 年海水利用耗水量比2020 年增长150 万m3,2030 年比2025 年再增长150 万m3。

五、保障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市水利、住建、城管、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合力,统筹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工作。二是明确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建立非常规水源利用管控制度,在具备非常规水源使用的前提下,对有冷却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和有再生水使用需求的城市绿化、道路清洗、生态景观、人造湿地等,优先使用非常规水源。三是运用政策杠杆,鼓励用户使用。制定并实施工程建设扶持政策制度、激励政策、税费优惠政策等,推进循环经济,保障非常规水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结合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专业队伍的建设,为盐城市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盐城市水源海水
盐城市深化专项整治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保护水源
品牌研究(2022年18期)2022-06-29 05:33:24
南水源头清如许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18
喝多少杯海水能把人“渴死”?
趣味(数学)(2019年12期)2019-04-13 00:28:58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海水
寻找水源
盐城市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11
海水能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