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冲击,但也推动了消费方式和营销方式变革、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要化“危”为“机”,利用疫情的催化作用,实施三大宏观调控计划,加速我国经济升级。新冠经济救助计划侧重解决部分居民的眼前困难,属于短期计划;新冠经济复苏计划包括逐步复工、财政援助、信贷支持,帮助受冲击的企业恢复生产与经营,是中期计划;新冠经济升级计划包括弥补经济短板、数字经济升级和人力资本投资,是长期计划。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经济救助计划 经济复苏计划 经济升级计划
2019年底爆发于武汉的新冠肺炎,由于传染性强、潜伏期长,再加上春运,迅速蔓延全国。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实施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基本上已消除,但疫情防控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宏观调控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宏观经济影响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经济影响
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供给侧改革,也需要降速换挡,再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和贸易摩擦,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呈下行趋势。新冠肺炎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黑天鹅”事件,持续了2个多月,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1降低总需求。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578%、312%和11%,而新冠肺炎疫情对这三部分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1)降低消费需求。消费主要是由我国居民的偏好和购买能力决定的。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我国实施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很多企业停工停产,有些居民收入大幅下降,而且复工后的经营状况如何、还不确定,发工资可能存在较大压力,导致居民的预期购买力下降;很多居民没法出门、消费条件受限进而限制消费。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39%,而爆发于春节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依赖人流量大小的第三产业,尤其是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业的冲击最大。据监测,正月初一至十二全国铁路发送旅客不到3000万人次,同比减少766%\[1\]。大批餐馆停业,各种聚餐和年夜饭取消。很多大商场、百货大楼为迎接春节假日经济,提前储备了大批货物,并做出购物节等精心策划,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停办,大量商品只能积压在仓库里。春节是贺岁片扎堆、人气爆棚的季节,今年《夺冠》《紧急救援》《囧妈》《姜子牙》等被称为“史上最强春节档”,但由于电影院关闭,《囧妈》通过网络免费播放,收入大打折扣。很多人被迫网购,但缺乏休闲娱乐与现场购物体验的环节,即兴消费会大幅减少。据估算,2020年春节7天消费黄金周,餐饮零售损失约5000亿,旅游市场损失5000亿,电影票房损失70亿\[2\]。而且,旅游、娱乐等体验性消费跟闲暇时间密切相连,春节过去、居民的假期就少了,因此不具有补偿性。另外,在疫情完全消除之前甚至之后,人们的畏惧心理仍会滞留一段时间,从而减少外出和聚集性消费。
(2)降低投资需求。投资需求主要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与成本利率的比较。自2010年经济呈下行趋势,加上宏观杠杆率偏高、供给侧改革,人口老龄化问题等,投资的动力有所减弱。受疫情影响,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延迟,减少了对原材料及相关产品的购买需求;有些企业处于停工状态,何时复工运营、还不确定,投资的机会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居民就业压力增大、预期的可支配收入下降,引起预期的产品销量和投资收益下降,导致投资量降低。对疫情的恐慌和避险情绪,加大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也有负面影响。
(3)降低出口需求。净出口主要取决于国外居民的偏好和购买能力,也受外国外贸政策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逆全球化抬头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我国的出口环境并不太乐观。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冠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随后很多国家对中国货物实施了更严格的检验检疫和管制措施,准入门槛提高,甚至关闭,不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最近,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很多国家疫情大爆发,外贸环境进一步恶化,对净出口的负面影响加大。据海关总署公告,中国2020年前2个月进出口贸易额为41万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额2万亿元,同比下降159%\[3\]。
2降低总供给。社会总供给主要取决于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总量,短期内,技术水平变化不大,投入的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长足发展,我国的资源总量和很多企业的生产能力很大,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正常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被迫中止,产品或服务供给必然减少。从资金流来看,企业停工停产停业、收入流中断或减少,但工资、利息、房租等支出流还要正常,会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同时也会导致订单或合同违约,并沿着产业链发生连锁反应,引发债务纠纷,有些小微企业可能出現资金流不畅或断流。2020年2月针对18个省171个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76%的企业、216%的小微企业现金流无法正常运转;397%的企业、445%的小微企业,资金紧张、仅能维持不超过3个月;2020年仅有122%的企业计划增加投资,411%的企业计划投资低于去年\[4\]。显然,资金流减弱、投资下降必然导致社会总供给能力的下降。
3降低市场配置能力。市场经济时代,绝大多资源都是通过市场实现配置的,而新冠肺炎疫情显著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
(1)部分快递公司停业,影响了正常物流,导致供求失衡。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运输公司尤其是快递公司是连接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配套服务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有些快递公司停业,导致物流被“堵”,影响了很多企业的正常运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的调研,有2/3的生猪养殖户反映饲料不好买、不好运,兽药买不到、用不上,生猪无人收、运不出\[5\],导致资源浪费。网店不需要跟顾客面对面,具有更强的销售优势,也更依赖物流企业,很多订单的商品寄不出去,受到的打击更大。另外,由于隔离措施,快递不能直接上门、只能放小区的门口,而有些居民离小区大门较远,自己搬运不太方便,也会减少网购的数量。
(2)信息不充分导致抢购与资源浪费。为了降低外出的传染风险,同时也担心买不到需要的商品,部分地区曾出现抢购现象,口罩、消毒用品、方便面、青菜等脱销。而居民买回来的有些果蔬,还没来得及吃就腐烂了。有些人并不喜欢吃方便面,但为了预防出现短缺被迫大批量购买储存,这导致那些真正需要这些商品的人却无法买到。有传言说双黄连能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从而导致了抢购风潮。显然,基于信息不充分的盲目抢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当与浪费。
(二)新冠肺炎疫情的正面经济影响
新冠肺炎作为一个“黑天鹅”事件,可以说是对我国相关经济主体的科技水平和市场应对能力的一次集中“大考”。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企业被迫认可并尝试在线业务,从长远角度,将推动“互联网+”技术改造,为我国经济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契机。
1推动消费方式改进。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长期形成的、有较大的惯性,而具有震撼效果的重大突发事件,有助于改变人们的习惯、形成新的消费方式。(1)在线消费方式。尽管有些居民不习惯网购,但只能居家而被迫网购。2个多月的疫情“宅生活”,教会了很多人包括老人使用互联网、手机和各种APP,为网购和在线娱乐形式提供了条件。许多人不得不接受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模式,逐渐认同,甚至享受在线“云消费”方式。(2)健康消费方式。尽管新冠肺炎的病毒宿主还没准确确定,但跟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可能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因而,人们以后就会多一些禁忌,更尊重自然环境、更注重保护野生动物。由于没有特效药,患者主要是依靠隔离与自身的免疫力来实现康复,将促使人们以后更关注健康,人们会更加重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饮食健康、体育锻炼、社交方式。而这种消费方式的改变,恰恰跟我国绿色、健康、环保的发展理念相符,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推动营销方式变革。疫情隔离期间实体店可能没有任何收入,而在线销售、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办公、在线娱乐、视频直播等十分火爆。每日优鲜从除夕到大年初八日的交易额同比增长350%,京东生鲜从除夕至初九销量同比增长215%;2月10日全国超1亿中小学生开启线上课堂学习;很多医院及丁香园、微医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开通了在线义诊通道;2月3日以来超过1000万家企业2亿上班族钉钉在线开工,2月10日企业微信迎来最强一波的开工、上课需求,后台服务量上涨10余倍;2月以来淘宝平台每天有3万商家入驻,4000家工厂、500个楼盘通过淘宝直播“云复工”\[6\]。爱奇艺会员、芒果TV会员、腾讯视频会员分别环比增长1079%、708%和319%\[7\]。这种鲜明的对比,迫使更多的企业尝试在线销售;实体店也要适应这种变化趋势,学会“两条腿”走路。
3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线销售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使交易活动更快捷、更高效,同时也赋予顾客更大的选择权力,而一旦顾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很可能就转向其他企业。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互联网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树立需求导向的服务理念,并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升级来满足顾客的需求。第一,企业要更新生产设备、增加机器人等,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满足顾客更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需求。第二,企业要建立快速的客户响应系统,尤其是新鲜果蔬和餐饮外卖,包括快速采购、快速包装、快速拍照、快速上线、立即响应订单、及时跟客户沟通并解决问题、物流的无缝衔接、退货的流程顺畅、意见与投诉的及时回应等,满足顾客快速响应的需求。第三,企业要搭建更精准、更逼真的3D模拟购物平台,满足顾客良好购物体验的需求。顾客只要打开电脑或手机APP,就像走进了商店,能看到立体、动态的画图;点击感兴趣的商品、还能全方位细化展示;输入相关数据可以进行试穿和挑选最合适的商品,或者进行个性化的改造与订制。显然,很多企业都在加速“互联网+”技术改造的进程,就会促使我国科技水平上一个大台阶。
4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伴随着企业“互联网+”技术改造,催生网络架构师、三维设计师、摄像师、甚至网络模特、网络体验师等新型职业,同时也促进电脑、语音视听等硬件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以及各种个性化软件的研发。从技术含量的角度,将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将促进高科技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均优化了产业结构。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的宏观经济调控建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新冠肺炎作为一个突发事件,我们没法选择与回避,只能积极寻找对策,化“危”为“机”,顺势加速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对于资源配置的边界,到底是政府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有争议的。但学术界普遍认同,当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政府应采取更主动的干预措施。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我国应实施较强、有针对性的三大宏观经济调控计划。
(一)新冠经济救助计划
政府对受疫情影响而出现了生活困难的居民提供经济救助,不仅能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也能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冠经济救助计划侧重解决有些居民的眼前困难,避免消费不足而导致经济增长率的进一步下滑,属于短期计划。
1感染病人救助计划。国家已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了免费治疗,缓解了患者支付医疗费用的压力。但患者尤其是重病患者,出院后可能还需要一些的调养时间和金钱。对由此陷入贫困的,参照最低保障标准给予新冠感染病人专项救助。新冠肺炎死亡者,给家属特别救助金1000元;死者有未成年人需抚养或有老人需赡养的,给特别救助金3000元。为减少接触,病人或家属可通过政府网站或手机APP申报,基层社区初审,民政部门复核、转账。
2停工致困救助計划。因疫情停工而导致家庭经济贫困的,包括因停工收入减少或被解雇的员工,也包括破产的企业小老板,民政部门参照最低保障标准而给予新冠停工致困专项救助,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消费。
(二)新冠经济复苏计划
复工关系到为疫情防控和日常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关系很多居民的就业和收入保障,还关系到能否实现全年的经济发展目标。要逐步让企业复工并帮忙企业恢复生产与经营。新冠经济复苏计划侧重于帮助受冲击的企业克服困难,尽快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属于中期计划。
1逐步复工计划。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和企业类型,分区、分层、逐步、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工的企业要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外地民工尽量采取“点对点”直达接人服务,尽量实行弹性上班、错峰出行和线上办公,降低办公密度,员工尽量间隔2米以上,注重公共卫生与消毒,要求员工必须戴口罩,申领健康码,随时监控。
2财政援助计划。受疫情停工影响,很多企业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而要复工,要求经营链条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的员工都无法运转。如果有员工感染,全部员工都要单独隔离,涉及高额的工资和食宿费,会进一步加重财务负担。我国可以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等筹集更多的资金,加强对高中风险地区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强化逆周期的精准调控作用,通过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1)新冠企业援助。近一年,全国企业增值税率下降2%,个体工商户免征个人所得税,提供10%的工业用水、用电补贴。湖北等重灾区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旅游娱乐等受冲击较重的行业或小规模纳税人,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免征增值税,个体户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率下降3%,提供20%的工业用水、用电补贴,提供半年30%的贷款财政贴息;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缴费率降低1%,为企业减负。(2)新冠防护补贴。中高风险地区,根据风险大小,直接接触患者的医生、护士等,每人每天防护补贴50元;司机、列车员、乘务员、超市工作人员、快递员、保洁人员等接触人较多者,每人每天补贴20元。员工通过网络或手机APP申报、单位初审,财政部门复审并按月转账到员工账户。
3信贷支持计划。稳健的货币政策应适当扩大支持力度,灵活利用金融工具,精准缓解广大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1)提供1年期救急贷款。针对湖北等重灾区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旅游娱乐等受冲击较重的行业或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利率1%、10万半年期的专项贷款,以解燃眉之急。(2)通过道义劝告缓解还款压力。倡导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给企业6-12个月的还款展期;倡导企业相互理解,商定延长合同履行、债务偿还的期限;倡导保险公司简化赔付流程,缓解资金周转的压力。(3)改善企业融资条件。通过定向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充裕的低成本资金,进而为企业的生产恢复与发展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扩大出口信贷,缓解外贸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新冠经济升级计划
新冠经济升级计划针对我国的主要矛盾、服务于实现我国长远的发展目标,属于长期计划。我们要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对互联网经济的催化作用,顺势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1弥补经济短板计划。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一些发展短板需要弥补,为今后的经济升级提供更牢固的基础。(1)弥补医疗资源短板。“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老问题,2018年我国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仅为063人,高级人才更加紧缺\[8\]。武汉疫情、大量病人没法入院,再次暴露出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资源在医疗行业配置的较少。第一,要提高医疗行业的财政支出比例。要扩大高校医护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加大医院的设备和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医药类企业的补贴,扩大医疗资源的总量。第二,提升医护人员的薪酬和福利。医护人员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劳动强度一般较大,还有被病人传染的风险,要提供较高的工资和津贴作为补偿。提高绩效薪酬的比例、更体现工作量的大小与激励性。根据风险大小,给传染科、急诊科等医护人员提供更高的岗位津贴;提供病毒感染、意外伤害等专门的职业保险;提供免费体检、更长的带薪休假、子女优先入学等福利;职称评定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工作量、奉献程度和岗位风险,参加新冠防控一线的、适当加分,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加班费,激励医生尤其是专家利用晚上、周末时间增加出诊次数,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的不足。第三,优化医院管理体制。突出专业性和一线专业医生的地位,重大决策要经过院务委员会委员2/3以上通过,而一线专家占院务委员会委员的1/3以上。第四,优化患者看病流程。办诊疗卡、挂号、收费合并在同一个窗口,入院、出院、医保等在同一个窗口办理,不用分别排队能立即办理出院手续;开发挂号、取号、交费、住院、出院、開诊断证明等手续于一体的智能系统APP,能线上自助办理,减少现场排队的时间。第五,开通病人意见反馈或投诉的电话专线或网络专区。医术和医德方面的突出共性问题,医院或科室领导尽早沟通解决,将病人的反馈纳入医护人员绩效考核系统,赋10%的权重,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2)弥补信息不畅短板。信息充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主体保持理性并做出最优决策的基本前提。李文亮医生去世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主要是因为曾经定性为谣言的信息、后来被证实是真实的。当广大民众获知准确的疫情信息,一方面,会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自己和他人免受传染;另一方面,合理的消费或投资决策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当疫情逐步消退,人们的信心得以恢复,自然会拉动国民经济的较快复苏。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实地调查和专家论证,严把疫情信息的真实、准确,并及时公开发布;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方便广大居民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熟悉的APP随时查询,增强防疫抗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发布科学的疫情防控知识与技巧,报道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增强舆论宣传的正能量。
2数字经济升级计划。数字经济是基于大数据而实现资源快速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有助于形成跨越时空的互联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要利用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与催化作用,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促进“新基建”,通过数字经济为经济升级提供强大的新动能。(1)培养新兴数字产业。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补贴,重点培养以下几大智能化的现代数字产业。第一,家电数字产业。促进手机、电脑、电视、洗衣机、冰箱、厨具、汽车等家电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研制各种实用的家用机器人,提升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第二,娱乐数字产业。发展直播、在线视频、在线影视等娱乐形式,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第三,教育数字产业。推动在线教育,弥补很多地方线下教育滞后的问题。第四,健康数字产业。扩大智能健身器材、体育用品等的生产与销售,强化营养、健康等在线咨询与数字化管理服务。医院要加快分级医疗数字系统建设,普通患者通过远程医疗APP诊治、节省时间并避免传染风险,重症患者才去医院;同时,开发机器人辅助治疗与陪护。第五,物流数字产业。开展交通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传送、供应链管理、员工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包括无人配送,提高资源流动的速度和配置效率,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第六,办公数字产业。开发更多、适用的虚拟办公系统、模拟体验系统、远程谈判系统、电子签约系统等软件和手机APP,研制语音视频、3D打印等智能办公设备以及升级版的计算机和机器人,改善广大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第七,公管数字产业。对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公共与政务服务领域实现办公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居民利用手机APP提交材料、线上审批,必须现场审验的、提前预约相对具体的时间段,减少排队时间;配备机器人的咨询和引导服务。
(2)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一方面,提供数字经济改造专项补贴,推动企业更新设备,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精度,并赋予更多的创新、创意与个性化订制;另一方面,促进电脑、显示屏、感应器、仿真系统等硬件设施建设,开发个性化的网页、APP和相关软件,搭建逼真的3D模拟购物体验平台和快速的客户响应系统,增强线上营销方式,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3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疫情隔离期间,很多居民赋闲在家,尤其是很多青少年通过打游戏打发时光浪费大量时间。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引导全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为我国经济升级提供智力支撑。(1)实用技术在线学习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尽快组织开发特色种植、电焊、计算机应用、网页设计、数据挖掘等实用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方面的实用技术的免费在线课程APP,有些课程可通过政府采购或与高校合作等方式获得。第一个模块是电子教材,选修者可利用零星时间自学;第二个模块是习题库、供刷题练习,类似于游戏中的“闯关”,灵活、有趣的学习形式和实用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把广大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注意力从玩游戏中吸引到智力投资上来;第三个模块是试题,在线考试60分、90分以上的,自动生成实用技术合格证书和优秀证书。凡是获得优秀证书的,奖励100元;对于贫困人口带有较强的扶持色彩,获得合格证书的提供100元学习补贴。培养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为经济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全民在线阅读计划。倡导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国家图书馆、中国大学MOOC等課程平台等开发并免费开放一部分在线课程,供民众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学。倡导相关机构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动的在线学习沙龙、读书经验交流会、趣味知识竞赛等,营造良好的全民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国民素质,为我国经济升级贡献力量。
(3)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设立类似中关村“海聚工程”“雏鹰人才计划”等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的学习、研发,并促进他们创新、创业,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当地经济升级中的引领作用。
我国市场巨大,增长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较强,组织协调和治理能力强大,相信能尽快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并推动国民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ZK(#]王微辨证看待疫情影响和冲击,更好促进创新发展\[J\]经济,2020(Z1)
\[2\]李志萌,盛方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产业与消费的影响及应对\[J\]江西社会科学,2020(03)
\[3\]蔡春林,张霜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广东外贸企业复工稳产的建议\[J\]广东经济,2020(03)
\[4\]许士春,张婧男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影响调查与一季度经济预测\[J\]淮海文汇,2020(01)
\[5\]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的影响及相关建议\[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0(03)
\[6\]于小丽疫情后的中国数字经济\[EB/OL\]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433755,2020-03-10
\[7\]丁瑶瑶全民战“疫”,“宅经济”火了\[J\]环境经济,2020(03、04)
\[8\]王朝昕,石建伟,徐刚,蔡泳,王慧我国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的“痛点”思考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03)[ZK)]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职业生涯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项目编号:14BSH068)阶段性成果〕
(黄敬宝,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