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洪先
摘 要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它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无论是平时的阅读教学还是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深入品味语言,进行语言重组,训练语言表达等途径,注重培养学生建构和运用语言的品质,强化情境、思维、能力等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学生需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加深对祖国语文的理解和热爱,建构语言运用机制,有效增进语文学习的素养。”同时“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的首要因素,它关系到语文学习者的语文学习能力,体现出了语文课程独有的价值意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的提升,进而让学生努力学会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增强语文核心素养。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1.忽视语言知识的建构。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考代讲,机械地讲解问题和答案,模式化、套路化的答题技巧取代了学生阅读体验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无法形成,思维能力僵化。2.忽视语理能力的形成。语言建构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语言建构与思维二者隔离开来,从而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3.忽视语言的实践运用。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注重学生语言的品味,忽视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期下去,这种阅读教学回到了传统的知识的灌输,缺少激活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过程。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才能让学生参透文本内蕴,把握作者情感,有效地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具体的策略。
一、注重语言品味,建构语言知识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温度,把握字里行间的情感意蕴,从而有效地与作者、与语言文字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在审美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的建构”。比如,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关注“长沙辽阔和富有生机之景”,让学生翻译诗歌的诗句,缺少对景与情之间关系的分析。学生的思维长期在一种浅表化的状态滑行,阅读教学缺少深度。笔者在执教的时候,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语句进行改写,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笔者将之改为“独坐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将原句与改写进行比对阅读,从而得出:“立”字有一种顶天立地之感,更突出了一种整体性,进而体会出毛泽东的一种卓然站立的姿态和遗世独立的人格形象。在学生的比较中,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地找出古诗歌中含“坐”字的诗句,如李白的“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让学生体会“坐”的意味。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坐”的姿势往往是私密的一种静处,带着一种生命个体的孤独感。
由此可见,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聚焦“字眼”“词眼”,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实现自我独特的语言建构。
二、注重重组语言,形成语理能力
语感看似一种直觉,其实是在长期的积累中丰富和提升的。同时语感和语理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当语言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语言的理解能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随着学生阅读数量增加,语感和语理也会随之提升。
首先,注重互文的阅读意识,由浅入深,感知语言。比如,我们在讲解杜甫的《旅夜抒怀》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作者另外几篇名作:《望岳》《春望》《登高》,构成“杜甫——民族脊梁”专题阅读。学生经过比对品读,找出这两篇文本的共同之处都是通过写景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两篇文本在写景中语言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对表达情感主旨的作用。学生纷纷探寻出差异性:意象选取不一,意境不同。《望岳》开阔的境界,《春望》凄凉意境,《登高》开阔中荒寂的意境,《旅夜抒怀》孤寂、缥缈的境界。由差异性学生分析出四首诗歌作者创作的处境、情感不一:《望岳》是读书漫游阶段,表达的是凌云壮志;《春望》是被俘长安阶段,表达的是忧国伤时之感;《旅夜抒怀》《登高》则是流落西南阶段,生活困窘、年老迟暮、漂泊无依之感。由此,学生感知杜甫从颠沛流离的一生和伟大的人格形象。
其次,设置阅读任务,挖掘语言的深意,提升语理能力。比如,高中必修一下册第八单元核心任务是“倾听理性的声音”,有四篇文本组成。它们分别是《答司马谏议书》《谏太宗十思疏》《阿房宫赋》《六国论》。这些作品的表现上都是说理艺术,文体形式不同。其中有奏疏、书信、辞赋、史论,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任务: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阅读四篇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内容。2.从文体特点、文本主要内容、文本重点三个方面绘制表格,鉴赏四篇文章说理艺术。3.结合四篇文本内容,理解不同背景下文人志士以理性的方式认识问题,并以“以史为鉴”写一篇800评论文。学生任务的完成中,进行同类文本的类比中,对文本的意义理解更加清晰、深刻。
由此可见,教师汲取经典文本中语言,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关键句进行反复品味,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同时语言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在文本的重组,对语言进行比较辨析,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活和独创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敢于突破自我,善于打破语言的定式、常式,形成自己的语言。
三、注重语言表达,提升语言运用
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语言具有感性的情感,而且富有合理的、嚴谨的逻辑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文本中经典的语言,学会仿写、续写等,进行创意性地表达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依据文本语言特点,进行仿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独有的语言特点,进行仿写,进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我们在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这首现代诗歌多用短句,句式整散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文本的语言特点,抓住“周游世界”,展开思考进行仿写。有的学生这样写道:
踏雪/听风/周游世界/汲泉/涉水/周游世界/翻山/越岭/周游世界/晨曦/晚霞/周游世界/竹杖/芒鞋/周游世界/
可见,学生在仿写中,不断增强语感意识,促进了对现代诗歌语用规律的学习和内化。
其次,创设任务情境,进行个性化表达。一定的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我们在学习《诗经.静女》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以下任务情境进行有效表达:1.选取文中的意象,绘制图画,并且用一句诗表达心中的爱情。2.围绕《静女》中表达的意境,为其撰写微电影的脚本。3.代替《静女》中的男子,给“静女”写一封告白情书,100字。三个任务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将阅读体验转为语言表达,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例如,任务一需要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全面解读,同时还需要用凝练的诗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将形象思维转为理性思维。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技能训练中逐步解放出来,转为注重语言构建与运用,借助一定的情境,还原语言的现场,训练语言表达,从而真正地提升思维能力,深入地读懂文本的内涵。
[作者通联:成都市树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