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教材中的“理想化”预设的教学调整

2021-04-02 10:13李艳苹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理想化

李艳苹

[摘 要]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方面,将原先较分散的教学内容统整到较为集中的课时中,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经历“收集—分类—整理—分析”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在初学时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然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有时并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理想预设去生成,此时便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统计启蒙。

[关键词]教材预设;教学调整;非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37-0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这是学生初次较为正式地接触统计知识。课堂上,学生结合情境图中的人物,体验“收集—分类—整理—分析”的过程,在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感受统计的启蒙。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才正式接触统计,似乎为时较晚。对比2001版的苏教版教材,在课程改革之前,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均有1课时的统计内容作铺垫,对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方法有着较良好的渗透。那么課程改革的意图何在?2011 版教材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方面的特点有:①经历标准分类的过程;②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③经历自述数据分类的过程;④经历简单的数据分析过程。研究发现,2001版教材中统计部分的内容分布较散,每学期的知识点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材改编后,将这几部分内容统整到较为集中的课时中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经历完整的“收集—分类—整理—分析”过程。相比较而言,2011 版中的统计知识更为完整,更有利于学生在初学时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然而,由于课时的缩减,对学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教材中的“理想化”预设

如右图所示,教材中说道:“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接着下面呈现运用符号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研究发现,教材中所说的“方法”都是指符号的应用,学生可以选用不同的符号、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整理。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已具备非常扎实的数数基础,便自然而然地跳过用“符号”去表示“图中的一个人”的过程,直接看着图就数了出来。显然,数出来也是一种正确的方法,但不符合此课的教学目标。如何再让学生经历用“符号”代替“一个人”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呢?符号的需求如何产生?对此,我进行了以下思考和教学尝试。

二、教学调整策略

1.更换例题——引入动态情境,引发学生对符号的需求

当教材中的例题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时,我们往往采取更换例题的措施。因为在例题的静态情境中,学生能够较清晰地数出人或物品的数量,所以难以想到用符号代为收集数据,使用符号的需求不明显。因此,我采取动态的交通场景作为情景引入,在动态多变的情况下统计每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学生自然产生借助符号统计的需求。这样的做法在实践中依旧发现一些问题:这样引入虽然能够唤起学生对符号的需要,但耗时较长,如果在本课教学中只采用动态情境学习统计,则未免太过狭隘;由动态情境再过渡到静态例题时,则又显得由难到易,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即便学生在动态情境中学会了用符号进行整理,一旦回到静态情境中,学生依旧采用数的方法,可见这一动态铺垫并没有让学生“学会”使用符号帮助整理。在几次尝试之后,我把这一“动态情境”转换为对本课知识的巩固,放在了习题环节。

2.解读教材——“数出结果”和“用符号记录”是并列存在的方法吗?

仔细思考从2001版教材到2011版教材的改编,例题的设置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专家的考量。我们真的读懂例题、读懂教材了吗?经过多次尝试后,我回头再看教材,心中突然蹦出一个疑问:直接“数出结果”和“用符号记录”是统计中两种并列存在的方法吗?不,解读教材后不难发现,用符号记录整理后,还是需要再数出每类符号各有多少个。实际上,“用符号记录”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用符号整理能够让图中的人物排列得更整齐,更方便“数出结果”。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学生会数的前提,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让学生能想到用符号去收集整理图中的人物,使人物排列得更整齐清晰。课堂上,我尝试改变一个问题的问法,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

师:要解决“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就要先知道学生、老师分别有多少人?也就是对图中的人物进行分类。你们觉得应该按什么来分?分成哪几类?

生1:按身份来分,分成老师和学生两类。

师:分好类了,把他们放进表格里排排队吧!(对数据进行收集)如何把图中的老师和学生“一个一个”地“移”到这里呢?

生2:可以把图中的人物一个一个画下来。

生3:这样太麻烦了。可以用“○”表示图中的一个人,记录在表格中。

生4:还可以用“△”“☆”等符号或用“正”字表示。

师:真了不起!是的,我们可以用简洁的符号去表示图中的一个人,记录在相应的类别里。

3.儿童视角——尊重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自主优化

学习了利用符号收集整理数据这一方法后,在练习巩固时,学生仍旧会出现直接“数出结果”的现象,此时,我不禁开始思考:“符号”适用于任何情境吗?不,它应该适用于“需要”的时候,比如在生活中的许多动态场景中(如统计某一路口各类交通工具的数量),或是统计不能一眼看出来的结果(如投票选举问题)时,学生就迫切地需要用符号来分类整理。

有学生这样完成如下的习题:

教参中解读此习题时有这样一句话:“空格里可以填文字,可以填数字,还可以画图形。”可见,我们不应该限制学生整理数据的方法。如上图的情境中,按动物种类整理时,由于动物排列得比较杂乱,这时用符号进行整理最为高效;而统计参加不同运动项目的动物时,因为图中的动物本就按运动项目成堆站好了,一目了然,这时如果再用符号整理就显得累赘了,直接“数出结果”无疑是最高效的办法。教学时,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足够多的方法,又要顺应学生对数学的直觉——简化问题,尊重学生对方法的自主优化。

教师的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一群有思想、有着不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在教学时,当我们遇到与教材预设有出入的课堂生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深刻解读教材,及时调整策略,灵活把握课堂,尊重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 参 考 文 献 ]

[1] 朱丽婷.苏教版数学低年级新旧教材对比研究[J].成才之路,2015(28).

[2] 应勇伟.小学数学课堂上非预设生成的有效利用[J].浙江教育科学,2017(5).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理想化
高中物理教学中理想化方法的教学
陆毅:侯亮平是个太理想化的人
从《平凡的世界》论路遥的爱情观
物理模型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探究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太过理想化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带模糊参数的理想化模糊软环
理想化最速下降法及其逼近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