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先传
药物是精神分裂症主要治疗手段,但因精神分裂症病情反复,患者需长期服药,长时间用药易导致毒副反应增加。体重增加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抗精神病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肥胖,甚至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此外,患者用药后糖代谢紊乱、血脂升高等情况也备受关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不良反应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精神分裂症常规治疗药物奥氮平虽然能有效改善患者主要症状,但该药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增加超重、肥胖发生风险[1]。因此,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探寻一种更为安全的治疗方式是目前精神分裂症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发现,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2]。作为常见食欲调控因子之一,瘦素(LP)的变化与体重增加具有一定的联系,可能是其始动因素[3]。本研究观察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LP及体重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将本医院2018年2月-2019年11月诊治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本研究在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患者及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均为自愿。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8.89±5.38)岁;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79~86分,平均PANSS评分(83.54±2.64)分。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9.12±5.18)岁;PANSS评分81~87分,平均PANSS评分(83.49±2.55)分。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
1.2 入选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4]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入院前未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PANSS评分≥60分。②排除标准:合并痴呆;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非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脑血管疾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对治疗药物过敏;合并其他精神性疾病或心理疾患。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口服奥氮平(国药准字H20183500,规格:5 mg),10 mg/次,1次/d,逐渐增加剂量至15~20 mg/次,连续治疗8周。
1.3.2 观察组 患者口服齐拉西酮(批准文号H20160410,规格:20 mg),40 mg/次,1次/d,逐渐增加剂量至80~160 mg/次,连续治疗8周。
1.4 评价指标 ①临床疗效: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评估。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PANSS[5]评估治疗效果。痊愈:PANSS减分率不低于75%;显效:减分率50%~75%;控制:减分率25%~50%;无效:减分率低于25%。减分率=减少分数/(治疗前分数-30)×100%。将临床治愈、显效、控制纳入有效。②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及LP: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对其进行抗凝、离心并吸取上层血浆,将其保存于-70 ℃环境下待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OLYMPUS AU640型),测定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P。③体质量: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定两组体质量并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整体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TG、TC、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FPG、TG、TC、LDL-C升高,HDL-C降低(P<0.05),且观察组FPG、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x±s,mmol/L)
2.3 两组患者LP及体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P、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LP、体质量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LP、体质量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LP、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LP及体质量比较(x±s)
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以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如舒必利、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等,其中,奥氮平是临床常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奥氮平属于噻酚苯二氮类衍生物,对人体内多巴胺能受体D2、H1受体及5羟色胺能2A等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选择性作用于中脑皮质神经系统及中脑边缘系统,对多巴胺能通路有一定影响,可阻断5-HT2受体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拮抗胆碱能,阻滞多巴胺D2受体参与的器质性精神障碍,从而影响精神活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6]。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药物使用后不会导致代谢综合征、体质量增加等不良情况发生。齐拉西酮是一类苯并异噻唑哌嗪类衍生物,同样对5-HT2A、多巴胺D2等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通过拮抗5HT1D、5HT2A、D2受体,抑制突触再摄取去甲肾上腺素,进而发挥抗精神病的作用。但齐拉西酮对组胺H1受体亲和力中等,对胆碱能受体几乎没有亲和力,可能对病情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不佳[7]。故该药若用于精神分裂症可考虑用于初诊患者的治疗,但目前药物单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相关研究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整体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奥氮平相当。可能由于本研究内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首发患者,其病情相对稳定,病情严重患者所占比重较少,因此齐拉西酮可达到与奥氮平相当的治疗效果,可见其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其次,本研究分析两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LP、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上指标无明显影响,其安全性高于奥氮平。究其原因可能为:奥氮平使用后会影响患者胰岛素及LP抵抗机制,可能造成胰岛素分泌风险增加,甚至出现甚至加重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血糖的异常,导致血小板聚集于血管壁及脂质沉积,进一步导致血脂异常。LP对人体能量代谢、血脂及血糖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当LEP水平异常时往往反映机体脂肪储量较多,可能与体质量增加有一定联系。而齐拉西酮对机体糖脂代谢水平影响较小,因而治疗后患者LP与体质量均无明显变化。另一方面,奥氮平具有齐拉西酮没有的镇静作用,可能使患者活动量减小而造成体重增加,导致患者LEP水平异常。Wang H H等[8]研究发现,换药组(奥氮平服用4周后转为齐拉西酮)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与奥氮平单一治疗疗效相当,两组疗效均优于齐拉西酮单一治疗,但是,换药组与齐拉西酮对脂类测量数据、体质量的影响较小,其安全性明显高于奥氮平组。该研究结果阐明两种药物各自优劣势,从侧面佐证了本文观点,即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奥氮平接近,但安全性较高,更具应用价值。
总之,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不逊于奥氮平,且齐拉西酮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较小,不造成患者血清LP与体质量明显变化,或可成为病情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更优选择,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方案,选择联合用药减少奥氮平用量或换药方案等,以提高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