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蕙茗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呈现出明显老龄化趋势。在老龄化社会,慢性疾病防治需求增加、养生焦虑蔓延加之大型流行疾病的威胁并未消除。在此种背景之下,需要更多医学和健康知识普及措施,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导体系,从而建立某种“大医患”的沟通模式。该模式下医护人员主动承担健康传播重任,普及科学知识,对自身进行“祛魅”,这不仅能够有效对抗“伪科学”和“偏方”,而且有助于提高社会尊医爱卫的氛围,提高医患间的有效沟通。
在传统医学语境下患者了解医生的途径有两种,一为直接沟通,即为患者就诊时医患之间的话题围绕着“病情陈述”“病史询问”“身体检查”“病情诊断”“治疗建议”等步骤,这种互动虽为对话,但实则始终是以医生为主导,医生进行提问,患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简单的回答。第二种方式,大众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相关影视剧综艺等途径了解医生这一职业。在影视剧中所塑造的医生形象往往有大量的戏剧化改编,但在戏剧化改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违背基本医学常识的错误或者出现将医生“神话”或“丑化”的现象。在某些剧情的误导下可能会强化对医生的某些刻板印象,并不能展现医生的真实形象,也影响了大众心中医生形象的建立。其次是综艺节目,在例如《健康之路》等较为知名的医学科普类节目中,也为医生和现场观众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例如节目可能存在脚本、参与节目的医生有限,以及参与互动的观众也有限。
与传统媒体平台不同的是,自媒体平台提供了更加自由平等的沟通环境。它为医生自由的发表言论、患者交流提供了新平台,也为缓解医患矛盾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医生与患者在自媒体平台上的叙述与沟通,两者能更加深刻了解自己与彼此的行为,弥补医生和患者之间面对问题时的分歧,为达到医患之间的尊重、共情和便捷的医疗健康知识传播提供了机会。医生在自媒体账户上发表贴文是医生主动参与构建自身的行为。医生主动向外界展示一个个不完美但更真实的自我,打破医学体制中技术和理性至上的传统理念。
本文以今日头条APP中粉丝量、话题量较高的27位医生博主为例,根据医生博主们在头条账号中所发布的主要内容的不同,将今日头条中的医生账号的叙事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叙事、职业体验叙事、患者体验叙事以及商业带货叙事四个种类进行讨论,由于大部分粉丝阅读量与流量较高的博主都会进行商业带货行为,所以本文先从前三种类型进行分类以及讨论。
表1 医生博主的分类及举例
健康知识叙事类的医学博主占全部样本医生博主的六成以上,共有17位医生博主。这类医生博主分享的内容以分享就医知识、疾病特点、健康教育为主,辅之以简单的生活与健康生活的追求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因此通过自媒体平台获取健康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现今网民在网络上获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知识叙事类医生博主塑造出的形象最符合大众认知当中的医生,他们通过头条账号中发布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是分享自己专业科室相关的健康医疗知识,二是解答网民提出的疑问。在《2020年中国泛资讯行业研究报告》指出,用户对于信息的诉求不再是简单的被动阅读,而是更偏好选择行业专家学者给出的具有深度和专业性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像张之瀛大夫等健康科普叙事类博主,在自身医学专业知识的加持下以线上平台进行创作分享的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逐渐成为泛资讯内容生产的主力军。
张之瀛大夫在今日头条发布的科普内容近三万条,370多万人在头条上看他的医学科普,被评为2020百大人气创作者和2019年度“人民好医生”。借助今日头条这个平台,他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发患者的认可。张之瀛大夫通过“揭露”一些自己的生活日常满足网民的窥私欲,扩大自己与网民的开放区域,拉近与网民间的亲密感。例如会讨论某些疾病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在贴文中爆料“家中舅舅一个比一个胖”,提出自己为了避免和家中舅舅一样过于肥胖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从而坚持运动等故事,既满足了网民的窥私欲也进行了健康知识科普。
知识科普叙事类医生博主们都秉持着科普是专家医生的使命。在自媒体账号上,他们利用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大白话把医学高精尖技术介绍给大众,把医学知识和健康理念传递给大众,满足公众对健康由传统单一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健康促进转变的需求。
职业体验叙事的博主也较为常见,占样本医生博主的近三成共7位博主。传统医学过分狭隘的定义医生角色,强调精确和效率,搁置了医护人员作为人的自然情感和患者参与。职业体验叙事类医生博主,将日常工作中与病人的互动、在医院的见闻、医院的工作环境等情绪和片段记录下来,呈现出医护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这些博主不仅揭示了在医院面对生死的关键时刻所暴露出的人性最真实的一面,也打破了外界对于医生的刻板认知,医生并非只会治病救人的工具,他们利用文字大胆展示了医生生存的现状,从而引领公众重视医生的精神领域。
职业经历类医生自媒体叙事,与学者由丽塔·卡伦所提出的平行病历的概念十分相似,她提出研究叙事医学的核心就是为了提高共情能力,而这类医生自媒体的作用亦是如此。相较于记录在医院文档中的普通临床病历的冰冷,淼哥故事会和最后一只多巴胺在头条账号上日记式的病历记录则更具有共情性。
最后一只多巴胺分享的小文章是以医院为背景,是关于病患、家属、医生、人性为主的故事,他是故事的经历者也是故事的记录者。其中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是分享了在行医过程中,病患和家属在就诊时暴露出的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标题是“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写这篇文章我用了很多勇气。”记录了部分患者在就医时的不文明行为外,医生还要面临着许多缺乏医学常识的患者和家属无端的指责,对于医生判断和治疗的不信任,甚至指责医生过度医疗等情况。
淼哥故事会的简介是“小故事,侃大山,熬鸡汤,讲医疗小科普”,从简介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账号当中除了会进行一定的医疗问题的科普外,会参与讨论网络热议问题。从医生的角度看待和解读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许多网民在他的账号下评论“跟着医生吃瓜,吃瓜都更专业了”。淼哥故事会也将讨论的话题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例如深圳的房价变化、在深外地人的生活现状等话题。这也体现了在深圳生活的外地人的现状,无论是从事何种职业都无法逃避“是否买得起房”的话题。在这类贴文下,也有不少网民评论说“中介淼上线”由此来调侃博主。
用日常话语来书写病人疾苦经历以及与病人互动时的内心感受并将此如实记录在病历当中,正如“用平实的语言书写你的病人”。专业的医学指征和医学科普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更是用真实的文字记录病人和家属的真实遭遇,包括身心多层次感受,采取社会、心理、伦理等多维度的疾病征象书写,将临床病历中症状、病因的病理解读与病人疾苦见证、疾痛故事相融,以达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临床思维与人文思维的互补。这些博主也利用自己拥有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从医生的角度书写医生故事,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医生工作的真实情况。
除了健康知识叙事类、职业体验叙事类博主外,还有一类身份特殊的医生博主。他们既是医生,但同时也是病患或者患者家属。虽然这类医生博主占样本数的11%,但通过这些博主的内容展示了一个客观理智的医者和有血有肉的苦难见证人的综合体,剖析了医生在直面自身或者家属生病时的状态。
在传统的刻板印象中,医生会被看作在病毒、病情面前无所不能的卫士和英雄,忽视了医生与其家人们也是普通人,医生在治病救人时往往是冲在最前线的,时常暴露在高风险的环境下。2020年以来爆发的新冠疫情,正式将“医生是暴露在危险的一线”的话题带入到观众的视线之中。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地区正式引起重视之前,武汉的医院就有不少医生因缺乏防护被前去就诊的病患传染。
余昌平医生作为武汉大学呼吸内科危重症专家、冠状病毒防治专家组成员也曾不幸感染,这在当时,“疫区一线”“呼吸科医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标签给余昌平医生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在新冠疫情初期,民众恐慌情绪激增,关于新冠疫情、疫区的真假信息鱼龙混杂、谣言四起时,他通过自媒体账号所发布的内容则极具说服力和可信度。他在接受治疗的期间在医院病房中利用短视频介绍自己的病情,包括一是进行传染病学分析自己是如何感染的,二是在当时医疗资源较为紧缺时,将简单的医学知识分享给网民,让网民进行简单的自我判断、自行居家隔离和自救,三是分享自己身体状况和治疗情况。余昌平医生是在重大医疗事件背景下出现的医生博主,他的贴文中所展现的不仅是他个人面对新冠肺炎的记录,也是整个武汉抗击疫情的缩影。
章蓉娅医生则是一位病人家属,2018年她的大女儿豆豆确诊患有肿瘤,在她的内容分享当中也就多了一份关于女儿生活和病情的分享,记录了面对家属生病时的情绪,从起初的不知所措到逐渐接受积极治疗的心路历程。章蓉娅医生发表的贴文中关于女儿生病的内容虽不多,只记录了女儿治疗和复查和在评论中回复一些网民的关心。每次章蓉娅医生发布贴文时,都会有大量的网民关心豆豆的近况,在她社交账号已经“断更”八个月的情况下仍然会有一些关注她的网民会在评论区询问关心章蓉娅医生及其女儿的近况。当医生脱下了“白大褂”赋予了更多普通人的血肉,也就拉近了受众与医生的距离。
患者体验叙事类的医生博主脱下了医生的外衣,与网民之间的距离更近。他们所塑造出的双重形象也印证了医生在救治病人时也并非无所不能,在救死扶伤时医生是将自己暴露在了最危险的地方,时刻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医生在照顾其他病人家属情绪时也可能自己就是病人家属,使得医生的角色不再局限于白大褂和手术台,更展现了医生个人的真实性格。
除了上述讨论三种医生叙事类型外,还有一类博主的叙事类型并未在前文进行分类,是进行商业带货叙事的医生博主,与其他垂类的网络博主一样,大部分流量较高的医生博主都会利用自身的自媒体流量转化成经济收益,在自己的今日头条账号上发表带货贴文,进行带货直播等商业化行为。抽样调查的27名医生博主有18位医生博主,在自己的头条账号中添加了橱窗或者店铺模块,占总抽样医生博主的2/3。上文中讨论的三种叙事类型的博主,除了患者体验类叙事的博主外,其他种类中粉丝数量多、影响范围较广的博主,几乎都在自己的头条账号上进行了商业带货行为。
表2 医生博主带货品类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流量经济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经济的主要形态,主要表现形式为流量变现。从互联网市场层面分析,如果说流量变现是流量经济的主要目的,那么自媒体就是流量经济变现的重要主体,医生博主们也利用自身的流量进行带货行为。
例如张之瀛大夫在自己的头条中推送一些付费课程和相关书籍,儿科医生裴胜也会在头条中的橱窗里挂上儿童调理的保健产品的链接,其他的儿科医生也会添加一些儿童食品或者儿童使用的日化用品在自己的橱窗或者店铺当中,但其中也不乏某些医生博主将推广一些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产品。
在商业带货叙事类型中,医生博主的贴文往往会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是相关专业类的产品,贴文的内容则会从医学专业的角度进行科普和测评,例如李瑛医生推荐的瑜伽弹力带,他从使用瑜伽弹力进行锻炼,将会对肺部呼吸类疾病的恢复有怎样的效果入手。博主邱医生说推荐的减肥茶、体重秤、美容产品也与其中医减肥科医生的职业息息相关,所推出的产品也受到网民追捧,销量最高的产品接近五万。推销该产品的贴文正是从中医的专业入手,关注减肥者们都注重身体中的“湿气”,分析它如何产生的又将以何种方式祛湿最为妥当,最后提及其推荐的产品的效用,从而吸引网友购买他的产品。第二是推销食品或者日用品相关产品,博主们则从自身品尝、使用的感受入手进行产品推荐,并且会进行一系列的抽奖活动,吸引粉丝关注和互动,医生博主利用自身的医学知识和流量,进行一些专业类的产品推荐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医学类博主过于注重商业带货,则会影响医学科普的专业性,同时消费网民对他们的信任。
今日头条中医生博主叙事类型各具特点。知识科普叙事类博主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医学知识科普,将复杂冗长的医学术语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话语转述给网民,他们与网民的互动更似线上问诊。职业体验叙事类的博主发表的贴文语言更加多样,这个类型的博主也更具自己的特色,与这类博主互动的网民不再局限于某类健康知识需求的网民,也包括了“吃瓜群众”。患者体验叙事类博主将医生和患者两个角色进行了结合,打破了两个角色间的壁垒,网民与他们互动时也更易换位思考。商业带货类叙事则是将自身的流量进行商业化转换。通过将今日头条中的医生博主的叙事类型的划分和研究,不同类型博主的贴文之下塑造了更加立体的医生形象,在目前重大流行疾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医患之间的接触将会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医患之间深层次的了解是刻不容缓的。
在医学自媒体账号的运营过程当中,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医生叙事种类是存在重叠的部分。这些种类的医学博主在内容发布上存在自己的关注领域和着重点,虽然叙事类型有所不同但都展示了每个医生博主的特性,加强了医生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人文属性,也通过个人自媒体账号为网民和大众科普了医疗卫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