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1-04-02 14:32潘紫琳李红艳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影响因素

潘紫琳 李红艳

摘 要:基于我国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通过对“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中的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别从个体特征因素、流动因素和公共健康因素三个维度出发,深入探析各影响因素对处于不同单位性质下的流动人口参保意愿以及医保类型选择的影响程度。基于相关分析结果,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措施,以期提高流动人口参保意愿,为完善我国不同单位性质下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保险;参保率;流动人口;影响因素;单位性质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4-0087-04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带来的人口流动现象也愈加显著。从近年国家公布的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来看,2015年、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分别达2.47亿和2.45亿,2017年流动人口总量相较于2016年虽减少0.33%,但仍然占据2017年总人口数量的18%。由此可见,虽然流动人口总量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但由于流动人口基数过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及其带来的相关影响,仍然是目前我国需要关注的焦点。而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就是其中亟须改善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影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选择的因素众多且复杂,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流动人口就业环境参差不齐的现状,本文将在分析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一步探析这些因素对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两种不同单位性质下流动就业人口医保选择的影响程度。并基于相关结果,提出解决不同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问题针对性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医保全覆盖提供建议。

一、资料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7年开展的“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该数据调查以31个省(区、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参与,样本总量为16.99万人,为使研究结果更加具有针对性,先将数据进行处理,只保留年龄在15~60岁范围内的流动人口,经过计算,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多余数据和缺失值,得到最终的样本量为138 236人。

(二)研究方法

基于不同单位性质下的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险及其对医疗保险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角度,选择新农合、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四种医疗保险类型。通过多元回归(Logistic)模型,分别从个体因素、流动因素和公共健康因素三个维度出发,具体探析国有和非国有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其中,个體因素具体分为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三个具体指标;流动因素下,主要探究流动范围的影响;公共健康因素则包括自估健康状况和“是否听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统计学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通过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计算并分析不同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类型选择及医保参保率的影响因素。

二、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总体参保情况

在本次调查研究对象的138 236人中,男性共计78 626人,占比56.9%;女性共59 610人,占比43.1%,户口性质主要以农业户口占据绝大部分(78.7%),婚姻状态以初婚者为主,占比78.3%。其中,受教育程度多为中学(66.6%)和大学(17.8%)。

本次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中显示,有87 387人参加了新农合;6 232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8 682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2 890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 899人参与了公费医疗。扣除其中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的8 938人,总的来说,我国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约为93.5%。①

(二)不同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

从统计数据来看,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新农合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其他险种相比较,其选择人数最多,参保率最高。并且经过筛选计算发现,在享受公费医疗的流动人口中,大多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因此,本文主要选择新农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类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

其次,计算可知,国有单位性质下,医疗保险总参保率达到97.5%,而非国有单位性质下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总参保率为95.5%。由此可见,我国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在逐年增大,但要达到医疗保险全民覆盖还需继续努力。并且基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下参保率的差异,我们应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两种不同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

(三)不同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参保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1.个体特征因素对不同单位性质下医疗保险选择的影响。由表1和下页表2数据可知,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种单位性质中,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因素都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的选择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户口性质对两种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影响都比较显著,从数据可以看出,在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中,农业户口性质选择新农合分别是非农业户口的6.281倍和4.614倍。也就是说,农业户口性质的人们多倾向于选择新农合,而非农业户口在医疗保险类型的选择上更趋向多元化。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在非国有企业中影响更为显著。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以研究生学历为基准变量,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的参保率分别是研究生的0.018倍、0.061倍、0.085倍和0.112倍。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各种风险的认知程度越高,因此会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其医保参保率越高。从收入角度来看,不同收入水平对国有单位中的参保行为影响不大。而在非国有企业中,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行为有一定影响。尤其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收入水平在0~3 000元和9 000~12 000元范围内的参保率分别是月收入15 000元以上人群的0.018倍和0.680倍,这一定程度上说明,非国有单位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与其收入水平成正相关的关系,收入越高的人群,参保率越高。

2.流动范围因素对不同单位性质下医疗保险选择的影响。相较于市内跨县,跨省对国有单位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影响较大,参保率是市内跨县的0.338倍。但在非国有单位中,流动范围对除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外的医保类型影响更为显著,比如跨省和省内跨市人群新农合的参保率分别是室内跨县的0.363倍和0.562倍,其OR值都小于1。由此可以发现,随着流动范围的扩大,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越来越低。这可能是由于当前还是存在医疗保险异地结算手续复杂、费时费力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流动人口的参保积极性。

3.公共健康因素对不同单位性质下医疗保险选择的影响。公共健康因素主要影响国有企业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对新农合的选择。从健康自估角度来看,健康状况良好和基本健康的人群新农合的参保率分别是不健康人群的0.451倍和0.333倍。同样的,在非国有企业中,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良好及基本健康的人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是不健康人群的0.486倍、0.466倍、0.652倍和0.577倍,其OR值都小于1。这说明人们对自己健康程度的自我估计影响着其参保行为,健康程度越低,参保积极性越高。从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了解程度因素来看,该因素显著影响着非国有企业中流动人口的参保行为,无论是新农合、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还是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四种医疗保险类型中,听说过相关国家卫生项目的人群分别是没听说过人群参保率的1.777倍、2.047倍、1.931倍和1.679倍。由于该因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动人口对国家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因此,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影响着人们的参保行为,了解越透彻,参保积极性越高。

4.结论。通过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种不同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参保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同样的因素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重点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并且对新农合、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四种不同的医疗保险类型影响的显著程度也有所区别。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流动范围、健康自估程度和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了解,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其中,户口性质和受教育程度对其参保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但收入水平不是影响国企流动人口参保行为的因素,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更加紧密,管理更加严格且单位福利制度更加完善。因此,职工参与医疗保险并不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

对非国有企业来说,各影响因素对其单位性质下的流动人口参保行为的推动或抑制作用则更为显著。从回归分析的数据可以发现,不同于国有企业,收入水平对非国有企业中流动人群的参保行为产生了影响,尤其表现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类型中,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医疗保险参保率越高。其次,相较于国有单位,除户口性质与受教育程度外,流动范围、健康自估程度和对国家公共卫生项目的了解程度也对流动人群参保行为产生了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大多管理科学正规,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承受能力,与政府保持相对紧密的关系,因此对医保政策的接纳度更高。基于该优势,要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可以以本企业实际承受能力为依托,通过推出更加多样化或更具本企业特色的的参保方案,使员工能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医保方案,从而提高其参保热情。其次,必须加大对医疗保险政策及其内容的宣传力度,比如发放宣传手册或者组织医保讲座等,提高员工对医疗保险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员工参加保险的意识。

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除了上述措施以外,由于部分非国有企业在统一管理和与政府的联系方面相对欠缺,因此要加强政府监管,避免个别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由于监查不利而产生的医保漏缴和瞒报的不良现象。其次,由于非国有企业中流动人口参保率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可以考虑提高部分非国有企业单位性质下流动人口的工资福利水平,以提高其参保能力。

此外,应借助于当今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构建更为完善的医疗保险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消除异地医保之间的衔接不当问题,从而减少异地就医与报销手续复杂带来的不便,提高流动人口参保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志军,王宏,刘天剑.流动人口医保参与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中国卫生经济,2015,(20):21-24.

[2]  孟颖颖.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71-80.

[3]  熊萍,吴华安.我国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数据[J].西北人口,2018,(5):96-102+111.

[4]  刘蕾,许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20,(3).

[5]  杜洁,田仕静,赵民.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2).

[6]  黃聘聘,罗娟.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与社会,2019,(10).

[7]  郑丽丽.国有企业医疗保险管理的优化建议阐释[J].中国外资,2020,(2):102-103.

[责任编辑 辰 敏]

收稿日期:2021-01-14

作者简介:潘紫琳(1994-),女,山东莱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保障研究;李红艳(1979-),女,河北保定人,教授,博士,从事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影响因素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数说流动人口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关注儿童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