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兵
(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山区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路堤边坡变形破坏的问题,受技术人员的思维习惯和工程经验的限制,常导致病害成因分析不明,处治方案不合理,在增加施工难度的同时还造成处治效果不好甚至安全隐患。
四川巴中某山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K33+960~K34+060段原路基为斜坡上形成的半填半挖斜坡路堤,本次改建对靠山侧(右侧)基岩适当开挖以拓宽路基,外侧为低填方。场区总体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覆盖层为松散~稍密碎石土,下覆基岩为砂岩和泥岩,斜坡自然坡度约28°。
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区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dl)及中生界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l)
人工填土:该层主要为上阶段施工的路基填土及本次的顺路弃方,为含黏粒碎石土,多呈松散状,局部架空,稳定性差,经调查该层厚约0m~4.5m(据第二次补充调查结论)。
2.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dl)
块石土:杂色,粒径>200mm 约占50%~55%,200mm~60mm约占10%~20%,60mm~20mm约占10%~15%,为角砾及黏性土充填,石质成分以强~中风化砂岩为主,泥岩少量,棱角状,结构不均,松散~稍密,局部架空,透水性一般。
3.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
粉砂质泥岩:紫红色,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为主,石英次之,细~极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
砂岩:灰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岩屑次之,细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
项目区属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巴中莲花状构造的交接部位,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小,边坡坡向143.6°。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项目地处四川盆地的东北边缘,区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区内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为1000mm~1200mm,最高可达1600mm以上。
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松散碎石土中,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顺地形向下排泄,并部分补给下覆岩层。因地层中含粉质黏土,厚度较小,故其透水性较差,富水性弱。
基岩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岩层裂隙发育地带及强风化带中,由于该区岩层强风化带较薄,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地下水缺乏良好的储存和运移条件,故地下水贫乏。
K33+960~K34+060段原路基为半填半挖斜坡路基,本次改建对靠山侧(右侧)基岩适当开挖拓宽,外侧为低填方。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后发生了60余天持续降雨,路面出现明显沉陷,距外边缘2.5m、7.5m处发生纵向开裂,裂缝长度约80m,其中最外侧路堤开裂后下错达80cm左右。路基左侧下方为陡坎,下线道路从陡坎下方经过,一旦路基失稳滑动,不仅会造成该处断道,还可能冲毁下线道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路基出现病害后,设计院组织技术团队到现场调查,并做了第一次补充勘察,查明病害段路基覆盖层厚度约12m~14m,本次道路施工时在路基外侧坡面上堆弃松散土石,形成了约31°的人工边坡。
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路基边坡变形和开裂下错特征以及坡脚附近地下水出露等情况,经分析讨论后,将路基病害成因确定为:持续降雨引发的路基沿土岩界面滑坡(本次补充勘察没有揭示出上一阶段施工的人工填土)。
根据该边坡后缘拉裂,前缘出现鼓胀的特点,进一步判断其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滑坡稳定系数FS=1。该工程滑坡稳定安全系数正常工况取值1.2,非正常工况Ⅰ(暴雨工况)取值1.15,根据计算,最不利工况为非正常工况Ⅰ(暴雨工况),相应的计算参数为:γ=21.5kN/m3,c=10kPa,φ=14.5°,边坡加固范围的剩余下滑力为357.3kN/m,决定采用框架锚索(锚杆)对坡面进行加固,即处治方案A,工期约3个月。
方案确定后,施工单位立即按此方案开始施工,在锚索(杆)钻孔过程中,频繁出现塌孔和施钻困难的问题,设计单位于是再次到现场作技术服务(第二次补充调查)。
据现场钻孔情况分析,钻孔深度范围内的土体较松散,现场调查还发现:坡面裂缝带有较明显的“塌陷”特征。笔者曾质疑“滑坡”的判断结论,在向当地村民询问原路基的建设情况,得知该段路基原为2001年填筑,当时施工条件较差,施工设备落后,路基土石方施工采用在右侧开挖后直接在左侧倾填的方式,没有按规范要求压实。
根据这一重要信息,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情况及病害的特征,笔者认为该路堤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可能为:①原人工填土(主要为含黏粒碎石土)未压实或压实度不足,路堤填料松散、架空,长时间持续降雨软化填方土体,形成以沉降为主的变形,局部严重部位发生塌陷。②该段路基顺路弃方量较大,增加了路基的附加荷载,进一步加剧了路堤发生沉降和开裂。
经坑探进一步证实,路基边坡土体松散,存在较大空隙、渗水和浅层错动,但主要分布在距坡面3m范围内,未发现有滑面特征存在,最终判断该段路基还没有发展为滑坡,仅为浅表层变形,路基整体稳定性较好。另外,地质专业提供的土岩界面呈弧形不合理,应为台阶状。根据以上结论,建议采用处治方案B进行加固。
坡脚处设抗滑挡墙,基底置于强风化基岩上,错台阶挖除上一阶段施工填筑的松散人工填土,基底压实后,重新填筑路堤并压实。该方案对坡体形成反压,进一步提高斜坡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原路堤填料存在松散和架空的缺陷,路堤填土高度约11m,本次在坡脚设抗滑挡墙,将同时起到减小路堤填土蠕动变形的作用。
方案B施工工期约1.5个月,最终得以顺利实施。该斜坡路基处治完工3年后,边坡状况良好,没有再次出现路基沉陷和边坡变形开裂,边坡整体稳定,坡面经绿化后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景观效果也比较好。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提出在勘察设计中典型的“动辄滑坡、并采用抗滑桩或框架锚索加固”的误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同行重视平时关注较少因素,弄清路基病害的成因,避免造成地质判断的失误和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以期在勘察设计工作中取得更为科学合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