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复方三黄汤湿敷治疗亚急性湿疹49例*

2021-04-01 13:06孙忠辉张丹露钱季鑫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黄汤亚急性皮肤科

季 梅,孙忠辉,张丹露,钱季鑫,李 明

(1.上海市奉贤区皮肤病防治所 皮肤科,上海 201408;2.上海市奉贤区皮肤病防治所 中医皮肤科,上海 201408;3.上海市奉贤区皮肤病防治所 中药房,上海 201408;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皮肤科,上海 200032)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科常见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湿疹为湿疮,认为是由秉性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成。根据皮损的表现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亚急性湿疹介于两者之间,常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颜色比急性湿疹稍暗红,红斑基础上以小丘疹、鳞屑及结痂为主,可有少量丘疱疹或水疱及糜烂,轻度浸润,瘙痒明显[1~2]。有学者研究显示[3]:湿疹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因为瘙痒及皮损的反复发作造成患者严重心理压力,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更有甚者会影响睡眠。笔者在临床上经常会遇见亚急性湿疹患者反复搔抓致使皮损经久不愈,湿疹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长此以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外用自拟中药复方三黄汤湿敷治疗亚急性湿疹49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选择单纯外用,考虑患者接受度和随访的依从性,选择湿疹皮损面积不超过10 %。按照课题设计随访100例,实际符合条件的入组病例98例,按随机方法分成两组,最终实际完成随访95例。治疗组49例;年龄18岁~63岁,平均32.8岁;病程1周~2个月,平均28.3 d。对照组失访3例,实际完成46例;年龄20岁~65岁,平均31.5岁;病程5 d~2个月,平均28.5 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瘙痒症状、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4]。②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辨证为脾虚湿蕴型。年龄18岁~65岁,男女不限,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接受随访。

1.3 排除标准

①恶性肿瘤患者;②糖尿病患者;③精神病患者;④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⑤已知对外用中药过敏;⑥女性患者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⑦1周内外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口服抗组胺药者;⑧1个月内接受过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或免疫调节剂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两组均选择单纯外用湿敷。治疗组自拟复方三黄汤,药物组成:黄柏12 g,黄连6 g,黄芩9 g,地肤子15 g,滑石12 g,苦参15 g,蒲公英15 g,苍术10 g。为了汤剂的药量适中,使用自动中药煎锅,加清水500 mL,中火煎20 min~25 min,取汁250 mL,真空包装成每包50 mL溶液备用,放在阴凉处或冰箱冷藏保存,以免影响疗效。使用方法:4层~6层纱布浸透药液后湿敷,使中药湿敷能充分发挥疗效,30 min/次,2次/d,疗程2周。

2.2 对照组

对照组生理盐水湿敷,30 min/次,2次/d,疗程2周。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及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并记录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观察:瘙痒、红斑、丘疹、丘疱疹、渗出、痂皮、糜烂、鳞屑、浸润,并按四级标准评分(0分、1分、2分、3分)。

3.2 疗效标准[5]

按照疗效指数计算: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70 %≤疗效指数<95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50 %≤疗效指数<7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见减轻或反而加重,疗效指数<50 %。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情况比较

2周治疗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05,P<0.0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情况比较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周疗程结束,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 %,35/49)高于对照组(43.48 %,20/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3 安全性评估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发黄,无其他不适,疗程结束后随访,不良反应已消退。对照组2例患者反应局部皮肤干燥不适,告知外涂润肤剂后症状消失。

4 典型病例

王××,男,52岁,1个月前双足背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伴有瘙痒。自行外用咪康唑药膏2周无效,并出现水疱、渗出等,于2019年3月31日来诊。一般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专科检查:双足背暗红色斑疹、伴有脱屑、少量丘疱疹、糜烂。血常规检测无异常。诊断为炎性急性湿疹。随机入治疗组,予以自拟复方三黄汤湿敷,使用方法为4层~6层纱布浸透药液后湿敷,30 min/次,2次/d,疗程2周。2周后复诊,皮损完全消退,遗留淡褐色色素沉着斑。

5 讨 论

对于湿疹的治疗,临床上普遍采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外用,而对于亚急性湿疹渗出明显时,外用激素药膏反而会使渗液更多,不易被患者接受。有学者也指出,单用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有糜烂、渗出的急性、亚急性湿疹,易继发细菌感染,而使病程迁延不愈[6]。选择口服激素短期治疗加抗组胺药治疗,虽然不会影响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但是随着人们对皮肤病知识的了解增多,患者对激素治疗普遍有对抗心理,而对中药汤剂湿敷更容易接受。

根据皮肤病外用药治疗原则[4],在有水疱、糜烂、渗液时宜选用溶液剂湿敷。湿敷是一种常用的皮肤科外用方法,湿敷时渗透药液的纱布与皮肤紧密接触,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渗出,而且每次湿敷时间为20 min~30 min,使药液持续发挥疗效,并且因为持续湿润能软化角质层,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中医又称之为“溻渍法”或“溻法”,属于传统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东汉时期医学名家张仲景在《伤害杂病论》中就介绍了溻法应用,对溻法外治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7]。该疗法以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为指导,通过辨证论治组成方药,应用于皮肤科、周围血管科等。随着疾病的多样化和内服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中药溻渍疗法的优势日益显著[8]。查阅相关文献,亚急性湿疹外治原则以清热解毒、润燥止痒、收敛燥湿为主,可选用黄连软膏、三黄洗剂等[9]。笔者自拟复方三黄汤,方中主要成分三黄(黄连、黄柏、黄芩)属于清热燥湿药,外用可治疗湿疹湿疮。湿疹皮损有渗出时容易感染细菌等微生物,国外学者研究显示,湿疹患者皮损部位微生物感染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10]。笔者自拟复方三黄汤中的主要成分三黄(黄连、黄柏、黄芩)有杀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皮损部位的细菌定植。方中蒲公英清热解毒,滑石清热收湿敛疮,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有研究显示[11]:苦参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对多种细菌与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参中主要成分苦参碱对急性渗出性炎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另有学者研究也提示[12],黄芩、苦参在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方面作用理想,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所以笔者自拟复方三黄汤不但具有清热燥湿敛疮作用,还具有杀菌消炎及止痒作用,能快速收敛,减少渗出,消退皮损,减轻瘙痒症状。

综上所述,自拟复方三黄汤湿敷疗效优于生理盐水,安全性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猜你喜欢
黄汤亚急性皮肤科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邢台市中医院皮肤科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皮肤科原料药等供应消息
当归拈痛汤在皮肤科中的运用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三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