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慧,孟庆慧,侯林丽,张 培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0.58/10万,其中女性为16.32/10万,男性为5.12/10万[1]。甲状腺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内分泌性肿瘤,包括分化型和未分化型,其中以分化型较为常见,分化型乳头状甲状腺癌占86%以上[2]。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后6~12周行131I化疗,大部分甲状腺癌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仍存在部分病例出现转移,导致预后较差[3]。病人罹患癌症后容易出现过度的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等心理[4-5]。心理护理是目前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动、态度等方式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使疾病往健康方向转归的护理形式[6-7]。研究显示,在治疗期间对癌症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会提升他们的治疗信心和治疗效果[8-9],但甲状腺癌症因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原因,关注该疾病心理护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是在病人术后进行131I化疗期间,辅以心理疏导干预,使病人放松心态提高信心,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核医学科住院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67例,其中2017年8月—2017年12月收住的3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3月收住的35例病人作为干预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肝、肾疾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有精神障碍,无法沟通交流;④因其他原因不适合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向病人解释131I治疗甲状腺的药物机制、服药期间注意事项等;告知病人治疗期间的饮食要点;嘱病人在隔离期间的注意事项如生命体征的监测等;集中处理对照组病人的排泄物、生活垃圾等。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护理。
1.2.2.1 成立心理疏导护理小组 成立由护士长为组长的心理疏导护理小组,开展心理疏导方法的培训,选取2名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护士外出进修,制定核医学科心理疏导护理实施方案。
1.2.2.2 具体实施方法 ①甲状腺癌的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甲状腺癌的危害、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等信息,使病人明白甲状腺癌虽然是恶性肿瘤,但是危害较小,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同伴教育:在病人治疗前组织病友交流会,邀请前期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癌病人与病友进行交流,组织科室临床医生在病友交流会上开展甲状腺癌131I治疗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增强病人的信心。③治疗前引导教育: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存在的顾虑和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错误认识,对病人加以开导和健康知识普及;在日常护理中,与病人进行开放性谈话,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④家属健康教育:向病人的家属详细介绍病人的病情,告诉家属甲状腺恶性肿瘤给病人可能带来的症状,让家属照顾病人的恐惧情绪,通过亲人的交流帮助病人宣泄负性情绪,树立信心。
1.3 效果评价 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10]和焦虑自评量表(SAS)[11]评估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DS量表共20项,每项4个程度,分别为“没有或很少时间”“小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分别对应1~4分,20个项目相加为总粗分,抑郁程度=总粗分/80。<0.50分为无抑郁;0.50~0.59分为轻度抑郁;0.60~0.69分为中度抑郁;≥0.70分为重度抑郁。SAS量表共20项,每项4个程度,分别为“没有或很少时间”“小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分别对应1~4分,20个项目相加为总粗分,焦虑程度=总粗分×1.25后取整数部分。<50分为无焦虑存在;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②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12]评估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状况,量表共分为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5个维度,30个条目。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表2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护理后抑郁和焦虑程度等级分布情况比较 单位:例
表4 两组病人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 单位:分
3.1 心理疏导护理的应用 心理疏导法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龙光[13]教授提出并开展实施。病人在患病和诊疗过程中会因为对疾病认知的局限而产生心理阻塞,心理疏导法通过与病人有效的交流,包括教育病人正确认知疾病、让病人知晓战胜疾病的方法等,使其阻塞心理畅通,增强了病人的信心,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从而有利于病人康复[14-15]。本研究开展了心理疏导护理培训,使护理人员了解并掌握了心理疏导的方法,在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时严格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首先从每个病人的实际出发,找出病人心理阻塞的原因,实事求是地与病人进行交流,解开病人的心理疑惑。同时,心理疏导的开展需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治疗效果的好转和症状的消失与心理疏导相辅相成,更能增强病人的信心。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如李玉梅[16]开展的研究发现,心理疏导护理在晚期癌症病人中应用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刘爱华等[17]将心理疏导干预与吞咽功能训练相结合,既恢复了病人的吞咽功能,也改善了病人的心理状态;王强等[18]在腹部恶性肿瘤病人围术期用心理疏导干预,不仅改善了病人的心理状况,也改善了病人的身体状况。
3.2 心理疏导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心理疏导护理的干预组病人SDS和SAS总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这提示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得到好转。分析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发现,干预组病人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疏导护理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进一步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疏导、SAS和SDS评分均是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这提示心理疏导护理在改善病人情绪的同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是独立性的,这种独立性可能跟病人的情绪产生交互作用,共同促进病人生存质量的提高。国内也有一些开展心理疏导的研究,如梁雅[19]对甲状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显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虽然实施的只是单纯的心理护理,但其干预的原理与心理疏导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周丽[20]在骨科病人中实施心理疏导护理,也发现该方法能缓解骨折术后病人抑郁、焦虑情绪,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苏燕玲等[21]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病人实施心理疏导护理,有效增强了病人的自我效能,减少了抑郁和焦虑等负性心理的发生。这些研究的开展均证明了心理疏导护理在疾病护理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3 实施心理疏导护理应注意的问题 ①参与实施心理疏导护理的工作人员应进行专项培训,掌握心理疏导的方法,实施不当可能适得其反。②在实施前应充分掌握病人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③应巧妙应用语言,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说专业术语,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行131I治疗的病人中实施心理疏导护理,能有效缓解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