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王一萌
偶然在一篇文章上看到秦直道和汉甘泉宫的所在,怦然心动,择日即从西安驱车前往。当高速路牌上出现“郑国渠首”的字样时,如同热身,逐渐把人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雄壮铁血的时代。汽车进入淳化县境,山路开始出现,钻出一个很长的隧道后,漫山绿树扑面而来,山头上飘过几朵白云,蓝天如洗,令人心怡。
先到淳化县城,饭后登上地处县中心的宋城墙,城墙宽大厚实,依地形而建,这是当年北宋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要塞,看了石碑上的介绍,方知淳化二字是从北宋皇帝的年号而来,大概与著名的淳化阁帖属同一个时期。离开县城,车子盘旋跃上渭北高原,眼前平坦开阔,屋舍俨然,松柳夹道,虽在炎热之季,清爽之气扑面而来。约行二十多公里,在一条长长的乡村路上驻车小憩,朝北望去,目光越过片片花椒林和玉米地,就看到一群山峰,在阳光照耀下闪着深蓝色的光芒,想着那就是甘泉山了。
终于看到了高高矗立的秦直道起点碑。遥想当年,秦皇父子、蒙家将帅就是从这里展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的蓝图,且用了两年的时间就通达漠北(今内蒙古大青山),使得匈奴南望而束缰。悠悠白云下,四野空旷无一人,无名的金色花朵一簇簇盛开着,偶尔一只胡子蜂从耳朵边飞过,嗡嗡声在这寂静中仿佛一架飞机。
我们行走在以青石板复原的直道上,路宽约五十米,非常气派,两侧排水沟畔,按规定植有树木,既为士卒遮雨纳凉,又可涵养水土,巩固路基,一切都考虑得很细致。秦二世甚至在此修建了林光宫,大约是为了能好好检阅一批批踏上征途的秦军勇士吧!可惜,江山传之万代终究只是美梦一场,很快这条路上就走来了新的主人。汉武帝时,国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在此兴建甘泉宫。
甘泉宫规模浩大。从考古发掘看,依北山往南坡一路下来长约三千米、宽约两千米的面积内,数十座宫殿和亭台楼阁分立其上,成为仅次于帝都长安的一座陪都了。每年农历五月至九月,也就是长安酷暑难耐的时节,皇帝便带着后宫和百官来此避暑,国家的决策中心也自然迁到这里。不仅如此,因为这里是大汉军队和人员北上西出的要津,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如张骞出使西域,王昭君远嫁匈奴,出发之地都在这里。我想若是躺在地上细细聆听,说不定当年皇帝的鼓励之声还在草丛间回荡呢!史料记载,这里也是历史上汉家天子会见北方少数民族,搞“统战”的地方。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光里,一场又一场干戈化玉帛的活剧在这里隆重上演着,雄伟的宫殿,凉爽的感觉让那些来自草原的可汗们在敬畏与舒坦中满意的离去,汉家旗帜更多地飘扬在漠北与西域。这里是皇家的避暑之地,更是国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之城。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种眼熟的感觉,猛然想起一个叫承德的皇家避暑之地,是的,学得很像,后世这些政治艺术智慧的起源之地就在这里。作为一个陕西人,长安人,你不想骄傲都不行!顺路往里走,两侧是密密的玉米地,绿油油高与人齐,不由让你想起小时看抗战小说常出现的一个词:青纱帐。青纱帐里一东一西藏着两件宝贝,东为一只石熊,石料很普通,间杂着五彩石。这种石头在渭北很多,不名贵,却很生活化。以大写意手法雕出的这只熊,与真熊大小相似,活泼泼的令人喜爱。据介绍,这是整个甘泉宫唯一遗留下来的地面文物,两千年了,它一直蹲在这里接待了一代又一代寻幽探胜者。西边为一口农家大水缸般的石鼓,孤单单立在庄稼丛中。细看上面有字,经专家确认,原来是宋代几个朋友来此野游,制此鼓勒石以记。倏忽近千年过去了,这石鼓也变成了文物,现在被铁栅栏围护了起来,真是往来成古今。
路两边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土包,有介绍说是门阙残留的土堆,也有考证说是武帝欲与上苍对话的通天台,还有一说唤此为望娘台。说门阙是基于常识,很有可能,说通天台是因为它太高大了,况史料确有武帝在此筑通天台的记载。再者,这个猜测也很符合这位汉武大帝的做派。浪漫的传说总比写实的东西更令人神往,而我则更确信此土台叫望娘台可能更真切一些,因为从此台往东南行约五公里,有一座巨大的高规格陵冢,里边的主人就是中国历史上极富悲剧色彩的汉武帝爱妃钩弋夫人,因为儿子成了汉昭帝,为防止所谓母后专权,就要在大好年华中被汉武帝逼死。史载昭帝数十次来此居住,在多少个清晨与黄昏他登上这高台,望着长眠于斯的母亲,应该是常常会出现的情景,这一幕比之其它传说,实在是有着更大的人间亲情。
登上这土台,风力骤增,衣衫鼓动似乎要将人吹到空中,四下一望,整个甘泉宫的地形地貌清晰如画,一座恢弘精美的小长安城立即浮现在你的脑海中。更有趣的是,这城四周不筑高墙,而是以巨大的沟壑形成防御体系。地面上看平平坦坦,但走近沟边,几十米宽与深的大沟足以挡住任何入侵者。沟壑是自然冲刷成的,当年应该省了许多费用,当然也有不相连之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沟壑的转角处有清晰的人工修削痕迹。下望娘台欲回,忽见树丛中垒有土台,上面放置着大如方桌的一块玫瑰红色的巨石,众人看一眼,皆无言而过,忽有知者惊喜言之,此乃武帝筑紫垣宫(相传天帝所居之宫)、也就是俗称玫瑰宫的遗石啊!大伙闻之啧啧,真无法想象汉武帝刘彻还是个浪漫之人。登车欲回,又见路边一院墙上悬有本地现在的行政地名:淳化县铁炉乡梁武帝村。有精于史籍者言,应该是凉武帝村。大伙嘟囔着说,不管是梁武帝还是凉武帝(注),这地方就一个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