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攀
若有机会到广州增城新塘镇和当地的老人们聊上几句,那么你一定可以从他们的口中听到湛甘泉、尚书府、菊泉中学、怀枝……他们侃侃而谈,朴实的言语中流露着几分作为新塘人的自豪。新塘老人们口中这座名为“菊泉中学”的学校,曾是明代大儒湛甘泉的府邸,也即尚书府的旧址。菊泉中学的命名,是从当地的历史名人崔菊坡、湛甘泉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来。
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甘泉都沙贝村(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他在师承陈白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等理念,自成独具特色的心学思想体系,创立了著名的“甘泉学派”。从拒跪抚台的叛逆少年到一心向学的白沙传人,从游刃仕途的三部尚书再到致力讲学的教育大儒,湛甘泉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
拒跪抚台 年少叛逆
湛甘泉16岁就读于广州府学,少年时代的他不仅聪慧勤奋,还透露出一种超越同门的胆识和反叛精神。据说在府学求学期间,有抚台前来学校视察,学校规定所有生员都要跪拜以迎接抚台的到来,但湛甘泉得知这一规定后并没有从众而行,而是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反对看法。他认为,按照明代礼法,学生在校门之外跪拜迎接抚台的行为是极不妥的。此后,在27岁参加乡试时,湛甘泉又再一次表现出了这种敢于质疑的勇气。根据当时乡试的考试规则,所有考生须赤脚进入考场,但湛甘泉被要求脱掉鞋履赤脚进入时,他拒绝了,并言明:“此非所以礼士也。”在他看来,这一要求对考生欠缺尊重。湛甘泉的反抗非但没有遭到主考官的非难,还得到了回应与解决。
或许正是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使得湛甘泉能够很好地承继师学但又不囿于师承,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心学思想体系。这就是年轻时的湛甘泉,一个个性鲜明、颇具胆识的“叛逆”少年。·
求学白沙 承继衣钵
中举后,湛甘泉又进京参加会试,但不幸落榜,这次落榜可以说是他后来求学白沙的重要契机。落榜后的湛甘泉一心向学,他决心拜当时已颇有名气的岭学儒宗陈白沙为师,而陈白沙则明确表示:“此学非全放下,终难凑泊。”湛甘泉为表明自己从学白沙的决心,毅然烧毁了会试部檄——上京赴考的凭证。陈白沙在得知湛甘泉此举后,收其为徒。
湛甘泉跟随陈白沙学习了六年,他深得陈白沙的自得思想、为学之道,并以此为基础,创新性地提出了“随处体认天理”:天理是无处不可认知的,不必囿于静坐涵养的方式,可以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简言之,即无论人身处何时、何地、何况,都要去自觉体会、实践自己心中的道德之理。对此,陈白沙曾大加赞赏:“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从陈白沙的静坐涵养到湛甘泉的随处体认,可以说是湛甘泉对其师长的一种思想超越。湛甘泉在思想上深受陈白沙的影响,二人的师生情谊极为深厚。据说,在陈白沙晚年身体欠佳时,湛甘泉常常惦念着老师,时而亲自去看望,时而托人带药过去。在老师去世后,湛甘泉还为老师守丧三年,为其写纪念文章、建造纪念祠等。
湛甘泉对于老师陈白沙的学说和思想更多的是“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是一种延续和超越。这就是求学时的湛甘泉,一个孜孜矻矻、理性扬弃的青年。
立志成业 心系家乡
湛甘泉年幼丧父,由母亲抚育长大,因而对母亲极为尊重。他曾为了留在母亲身边而放弃仕途,也曾因母亲的一句“壮年居家,非事君之道”而启程赴考。在母亲的鼓励下,湛甘泉为官30多年,官至三部尚书,建言献策、兢兢业业,提出了诸如“天下民庶,实为邦本”等政治见解,成为杰出的政治家。
此外,湛甘泉还关注家乡沙贝村的发展。在南京任职期间,他对沙贝的滩涂进行了整治与改造,使滩涂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大水塘,人们得以围着水塘聚居——“新塘”之名也由此得来。此外,一种著名的岭南荔枝品种也与湛甘泉有关。据说他在福建访亲友时,发现当地的荔枝晶莹剔透、清甜可口,于是便将荔枝核用手帕包好放在怀中,带回家乡沙贝——“怀枝”之名遂由此得来。湛甘泉晚年辞官归乡后,又发动乡人建房舍、开市场,促进了家乡的经济发展。
这就是为官时的湛甘泉,一个兢兢业业、心系家乡的三部尚书。
广设书院 扶持后学
湛甘泉晚年潜心于讲学活动,他75岁结束宦途,其后20年的人生都致力于学术研究,还热心设坛招徒、培育英才。他四处游历讲学,足迹遍布岭南大地,创办书院近40所,弟子近4000人。他的弟子有的已过古稀之年,却仍慕名而来,十分谦虚好学。此外,湛甘泉还用自己的俸禄在书院设立“赡田”“義田”,用“馆谷”资助贫困学子。《广东新语》记载:“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约素,推所有余以给家人弟子,相从士三千九百有余。”
这就是晚年时的湛甘泉,一个热心教育、躬耕办学的教育家。
如今踱步于菊泉中学,除了几块饱经风霜的石柱还坚挺地伫立在侧,已看不到当年尚书府的风貌,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楼宇和菊泉师生的身影。甘泉先生已不在,但我想,甘泉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一定会像源流活水般,滋养着他的家乡,滋养着岭南山水,乃至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