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耀华
摘 要:学生的学习应讲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同样,教师的教学也应注重授课效率,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能快速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同行老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设置悬念,成功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刚开始的几分钟很重要,甚至这几分钟就决定了这堂课的质量,于是课前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导入法有许多种,这里强调的是悬念导入法。一本推理小说、一部好电影往往事先设置悬念,吊足读者或观众的胃口。同样,用悬念导入教学也可以吊学生的胃口。成功的导入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被悬念所牵引,学生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就一直集中在教师的授课内容上。此时犹如教师带领学生去破案一样,教师不断提供线索,指导学生去“破案”,快到下课时,案子终于告破,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嫌疑人”被锁定,学生仍沉浸在案中,意犹未尽。比如教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时,课前导入可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逐渐引入秦的暴政,最终使学生认识到孟姜女夫妇的悲剧是秦的暴政所导致的。
二、情景展示,印象难忘
有了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精美的课件和网上好的资源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学生,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时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甲骨文与青铜器》这一课时,在课件上做出许多图片和相应的相对较为简单的甲骨文字,打乱顺序,让学生先看图找文字,然后再看文字找图,分别标出序号,要求对号入座,全班学生兴趣盎然,各个“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抢答。再次回放重做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无人答错。这说明了什么?兴趣的魅力!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另外,好的视频就是精彩的历史资料的展示,视频更加直观,往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讲到某一知识点时,根据需要播放一段与此相关的视频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时,可在课前或课中播放电影《甲午风云》“邓世昌怒撞吉野舰”片段,场面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学生爱国情绪瞬间被激发出来。
三、故事激趣,寓教于乐
历史是讲述过去的事情,历史上的精彩故事无数,要讲好历史课,讲故事是激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有些专家甚至提倡把历史课直接上成故事课,这种主张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也不无道理。听故事正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好故事能把学生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而且许多故事当中包含着知识、哲理、思想、精神,决不能单纯地把它视为故事。教师只需花几分钟讲个好听的故事,一堂课可能会因一个故事、一个笑话,而活跃了整节课的气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相比之下,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大道理和枯燥的知识,效果是无法与之相比的。想想看,孩子们幼年时接触历史哪个不是从听故事、读故事开始的?《上下五千年》为何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好故事多,孩子们喜欢看。笔者几乎每堂课都给孩子们讲故事,久而久之,学生们看到我就想起了故事。上课铃一响,学生们看见我走进教室,全班鼓掌欢迎,虽然是第四节课,但看到“故事”老师来了,学生们立刻精神焕发。
四、合作探究,分析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是近年来常用的一项课堂活动,该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设置问题诸如“请同学们猜猜看,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各是做什么用的?”“六国合纵,其势远大于秦,为什么秦国最后完成了统一?”“为什么诗歌在唐朝时最为繁荣?”等等。可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思考或讨论过后,教师再进行小结,给出答案。如果教师马上给出答案,学生一般不会留下多深刻的印象,还会降低学生的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探究思考的习惯。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讨论到一定时候,学生自然也想听听老师会怎么说,教师此时给出自己的观点,往往要“语出惊人”,言简意赅,突出重(难)点。但该活动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一节课的讨论时间一般设定在5分钟以内,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毕竟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主。
五、内外兼修,魅力取胜
笔者读大学时的一位教授曾引用前人总结教师素养的“四个一”标准:即一表人才、一口官话、一手好字和一肚子学问。这“四个一”标准就涵盖了教师的内在和外在素养,前两个“一”指外在素养,后两个“一”指内在素养。一表人才是要注重仪表、穿着大方得体,站在讲台上要情绪饱满,这样才有可能调动学生热情。所谓一口官话是要求口才好,说话字正腔圆,普通话标准。一手好字,这是教师基本功、基本素养。最后是一肚子学问,这是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最关键的一点。作為教师应是一个“杂家”、多面手,知识面一定要广,不仅精通本专业,还要对其他一些领域有所涉猎,学生一定会佩服这样的老师。要当好一个老师一定要注意这几点,这便是所谓内外兼修。
在课堂教学中靠高压手段镇住学生以维持课堂纪律是下下策,靠学识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达至良好的教学效果才是上策。有的教师学识丰富,人品一流,而且深谙语言的艺术,话语仿佛有“磁性”,讲课就是吸引学生。授课是一门艺术,这与教师的自我修炼密切相关。这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有爱心、富有亲和力、学识渊博、语言风趣幽默、人格高尚的教师无疑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
结束语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应不断探索、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潘庆伟.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J].徐思嘉.试题与研究.2020(03)
(湖北省安陆市涢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