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鹏羽
(哈尔滨华德学院 服装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地区时尚产业发展建设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政策,龙江时尚产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呈现出新趋势与新变化,其特点是快速迭代、植根本土、个性多元,龙江时尚产业要适应未来纺织服装发展的新格局,就需要促进时尚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龙江时尚产业需要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加入。哈尔滨华德学院隶属于龙江本土应用型高校,有责任为丰富地方及全国服装产业经济发展输送专业人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企业人才需求,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有艺术修养,既有微观制造能力又有宏观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服装专业人就要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装学院近年来积极推进从岗位模拟、项目实训及综合创新递层式“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解决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学生对项目工作任务流程不熟悉、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龙江时尚产业发展培养、输送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服装专业人才。
“工作室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原则,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从岗位模拟、项目实训、综合创新三个层次构建,横向整合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特点,根据项目需求精准匹配课程及班级,深化专业课程与实践训练相融合,并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最终构建多维度应用型“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服装“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是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在讲授过程中任课教师全程指导,课程理论内容设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将项目式教学融入课程中,实践服装企业多个工作岗位,综合运用课程所学进行创新实践。此教学模式的教学场地也可随着课程特点进行授课地点的选择,可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室内或校外、服装企业或调研市场等多种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与设计师、顾客、销售人员等进行近距离接触,加强交互式授课方式,让工作室教学更加立体化。此类教学模式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了立体化改革,弥补传统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实操、重管理轻过程的情况。
服装“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与企业岗位无缝衔接,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组建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团队。“工作室一体化”教师不仅要能讲授理论课程,还要具备熟悉服装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全程指导和引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因此要从以下两个大方面进行师资培养和引进。
2.1.1 自有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工作室教学梯队建设,首先要从自有教师培养入手,明确梯队中理论型、实践型教师的专业擅长方向、明确教师能力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能力。自有教师培养要从思想引导、专业培养、综合能力训练、实操技能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整体培训,鼓励专职教师自行提高深造意识和认识,努力做到“走进企业,带回技术”,通过院内双师型教师“老帮带”、特聘专家带“助教”、 校内、外培训和自主学习等形式,对自有教师进行专业素养、技能的提高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1.2 双师型、企业型师资力量引进
对于未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企业型教师是他们获得服装企业第一手资料、第一线工作流程和内容的最直接的方式,服装专业“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梯队建设,首先,学院积极与企业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的运行机制,形成校企人才共培共享;其次,通过招聘双师型、企业型教师的形式,建设一支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传统课程讲授是按学年递进式安排课程,而“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借助课程内容本身,融入岗位模拟、项目实训、综合应用要求,全面开展模拟岗位运行、项目与课程融合的教学方式,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模糊了学期概念,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并确立健全的评价或判定、衡量的手段,组建全方位“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
服装“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实践场所具备服装企业中面料设计与陈列、服装设计、产品研发、工业化制版与工艺、陈列与展示等重要岗位的实践场地,且实践教学软硬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学院与服装企业为学生积极搭建参观学习、顶岗实践、校企双师共授课等学习平台,弥补校内授课的局限性。哈尔滨华德学院服装实践教学中心使用面积近3500平方米,共17间专业实训室,其中专业基础型实训室9间,综合应用型实训室8间。服装实践教学中心现已完成“综合岗位能力一体化”实训室集群建设,包含服装设计研发、面料图案设计、CAD/CAM、服装工业化制版与推版、服装工业化生产、服装陈列设计、整体形象设计与展示等实训室,可满足教学与产业紧密融合的“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场地所需。
以龙江时尚产业发展为契机,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原则,以工作室教学形式为切入点,构建“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从岗位模拟、项目实训、综合创新三个层次递进构建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扭转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
传统专业课程较注重理论内容的讲解,实践训练不够深入,而“岗位模拟”教学方式将课程的内容与企业岗位能力所需相融合,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不仅让学生们明确了课程学习的目标和意义,也让学生们掌握企业对此技能需求的重点掌握部分。如《服装设计原理》课程,针对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专业特点,在课程内容设置、讲授方法、实践训练方面有所侧重。此课程中两个专业的实践内容设定为某服装品牌春夏/秋冬季度的新品研发企划,让学生通过实践服装设计师岗位工作任务,培养设计专业学生对服装品牌定位、服装风格掌控、服装款式创新、服装面料搭配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工程专业学生对服装款式创新、服装面料搭配、分析服装款式与结构工艺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项目实践”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在课程中融合校企合作、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整合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专业课程,打散年级界限,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综合课程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合力完成服装设计、结构设计与推版、工艺制作、陈列与展示、销售营销等多岗位的流水线实践训练。项目实践过程中,项目团队任课教师要针对项目内容进行分解,横跨专业融合年级精准匹配专业课程进行对接,并确定好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任课教师讲授辅导时间安排、项目阶段性及整体完成质量监督与管理等工作安排,通过“项目实践”过程,提高了学生对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深刻认识,强化了学生手脑并用、实践研发的能力。
“综合创新”教学模式注重专业技能综合掌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毕业设计课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重点突出服装设计、结构设计与制作过程、工艺技术文件等专业特点,学生需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培养工程专业的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突破保守,创新开拓的能力。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需学生针对自选服装品牌进行下一年度的新产品研发,独立完成整个品牌的企划、新品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与制作、陈列设计、产品检验及展示等工作,综合大学所学专业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开拓创新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在龙江时尚产业经济发展背景下,以哈尔滨华德学院服装学院为例,为区域时尚经济产业培养服装专业人才进行“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文中从服装“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介绍、教学配备软硬件所需、教学模式构建三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工作室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注重岗位模拟、项目实操、综合创新授课方式的搭建,健全课程质量监控与管理体制,组建全方位“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最终实现为“龙江时尚产业经济链”的发展输送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