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王金娟
摘要:流动儿童教育不容忽视,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流动儿童教育发生更为深刻变革,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管理策略是提高流动儿童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全面实现。流动儿童教育需要通过充分发挥各指导部门的主体作用,超越管理内容和方式,协同创新、形成合力,充分满足流动儿童终身学习和发展目标。为流动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性和美好生活期待,提高他们的教育获得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流动儿童;管理文体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斐然,完成了从教育弱国走向教育大国的重大历史性转变。尤其是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高水平的现代化发展状态,同时意味着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转变,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流动儿童教育其重心也正在从“有学上”的相对较低水平需求转向“上好学”的高级进阶,亦即流动儿童不再单单满足于拥有入学机会,恰恰是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业结果以及有没有可选择的升学通道。因此,面对教育现代化的流动儿童教育需求“水涨船高”现状,流动儿童教育各个层面的“管理”也应当进一步得到关注,更离不开政府层面、学校、家长和公众社会性心理的多方监督。本文试图通过流动儿童教育管理的主体、内容以及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以推动流动儿童教育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现代化教育。
一、拓展管理主体,厘清流动儿童教育责任边界
分析流动儿童教育主体问题,意在对流动儿童教育责任的边界加以厘清。关于“孩子由谁管”的主体责任划分,处于不同阶段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意蕴。比如,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率较低时期,家庭便是主要责任主体。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致力于提升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确保“普九”攻坚任务完成,政府政策与资源保障能力得到大力提升。但此时中国的人口流动率普遍较低,城镇化程度也不高,适龄儿童基本上选择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流动儿童数量有限也并未上升为一个公共政策问题。二十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的逐步深入,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伴随而生。为此,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政策,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逐渐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畴,这意味着流动儿童教育的主体已从原有的家庭为主发展到以政府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原有家庭的管理责任的消除或者消失,恰恰是某种程度的加强,尤其是家庭中父亲责任[1]。流动儿童随父母亲到外地工作,很大意義上防止了父亲的管理缺位和失职。进入新时代,与日俱增的社会组织和大量的社会工作者成为新的主体,参与到流动儿童的教育之中。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以及许多的社会公益组织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加入,支持流动儿童接受平等有质量义务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出台,为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指明了进一步发展方向,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明确提出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机制,学校积极与社区构建互助的发展合作关系。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区的社会工作者走进校园为流动儿童教育提供针对性服务和指导,成效较好。不难看出的是,社会组织和公共机构所提供的那些教育资源或者课程活动体验是基于人文主义和公益理念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并非基于血缘关系和亲情关系的家庭管理;走进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的目标是帮助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化的关爱服务,调动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共同帮助学生成功适应和调整。综上可以发现,流动儿童管理主体的逐步拓展的过程本质印证了流动儿童教育公共性的提升,在我国社会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服务业的快速提升,流动儿童的管理问题俨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公共问题[2],意味着政府和广大社会组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理性和公共伦理普遍得到提高,为流动儿童创造更加良好的公共环境。让流动儿童享受更加快捷、透明、和高效地公共教育资源。
二、超越管理内容,致力于实现终身学习
伴随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意味着重新审视流动儿童教育内容迫在眉睫。但基于流动儿童当前的学习困境,终身学习与发展需求才是流动儿童教育内容转变的核心,终身学习是将教育视为伴随人一生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解决其当下的成长困扰,恰恰是更加关切流动儿童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置身于历史的长河来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所期望的实现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这种需求已经不是什么难事,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居住在城镇,对未来美好家庭生活的需求层次也随之提升,家长更加期望子女在城市获得稳定体面的工作、扎根城市成为新家庭社会想象的核心[3]。流动家庭对子女关注的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切身感受到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长远未来计划,通过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大学教育到终身学习这条主线才是考虑子女教育问题的核心思路。另一方面,流动家庭处于长期打算,已经将流动儿童的升学、落户、购房进行同步考虑,成为解决教育问题的第二条主线。
通过上述两条主线的相互交织形成的格局所折射出的内容可以看出,更多的流动家庭“教育重心”更加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就业与选择,而不仅仅局限于眼下现实的学业。即便流动儿童与所在城市户籍的子女在教育内容上可能还存在差异,但是在教育管理优化方面越来越具有趋同性。与此相呼应的是,政府、学校和社会“管理重心”内容也发生变化和调整,无论是政府和学校提供的公共教育还是社会提供的文化教育资源都要随着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需求层次提升而顺应提高,提供更为有质量和针对性的教育资源,为流动儿童的终身学习营造优质便捷的外部环境。例如,注重培养流动儿童沟通交往能力、加强流动儿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指导,降低异地升学门槛[4],其本质上为多变的异地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持,真正落实和实现同城化待遇。
三、适应儿童立场,适当调整管理方式
无论教育政策的放宽还是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内容的超越都离不开合乎时宜的教育管理方式。过去所谓有效的管理方式,像“不打不成器”、“棍棒出孝子”、“管得太多”、“管得太死”都并没有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出发[5-6]。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人类发展历史中,儿童基本上被当成弱小的“成人”来看待。正如法国著名的社会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Philippe Ariès)提出的观点:“传统社会看不到儿童”。直到17世纪,儿童“被发现”,真正拥有与成人区别开来的服饰和游戏[7],但也并不意味着儿童被完全认可和正视、具有完全的立场,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仍被作为不合格、不称职的成人对待。那么,这里所强调的对儿童立场进行管理,本质上是强调“儿童的视角”,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8]。对于政府和学校方面来说,流动儿童的各种管理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比如,越来越多地区的教学管理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开发设计兴趣课程、开展教学研讨,探究流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倾听流动儿童内心声音;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和高校志愿者也会根据流动儿童的需求提供深受流动儿童喜欢的“公益课堂”、“课后爱心助学”、“城市一日游”等活动,完全站在儿童立场“送关爱”培养他们的归属感;而在家庭教育层面,儿童承受传统家庭父辈或者祖辈权力的控制,与过去那种被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或者管理的“棍棒出孝子”、“命令”、“惩戒”的真实写照对比,家庭层面对流动儿童的管理也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流动儿童家庭离开生活多年的乡土选择流动到城市生活,伴随着这种生态秩序和人口分布结构的改变,其实发生最大变化实属心态的秩序的改变。比如亲子关系,流动儿童家庭的这种关系与生活在农村时相比,传统的特征和印记逐步淡化而现代性逐渐彰显。流动家庭的父母也会像城市户籍儿童的家长一样,努力增加节假日闲暇亲子陪伴时光,日常接送孩子上下学、同孩子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另外,政府、学校及社会源源不断的“送关爱”方式也不断地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父母养育认知和陪伴方式。例如一项田野研究,一个黑龙江户籍流动家庭来北京发展,其家长每天坚持在朋友圈分享子女的学习英语和坚持练习舞蹈的视频文案,通过这种方式熏陶和影响整个家庭的学习氛围,锻造精神世界,無形地影响子女并带动孩子能够自主地学习。这样鲜活的案例比比皆是,流动儿童家庭这种管理方式的改变应该说是一种更为柔性、人性、更为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充分体现教育现代化和信息时代下管理特征。管理效果也远远超越传统的“棍棒教育”,因此,流动儿童家庭管理的方式从传统走向现代是一种必然选择和趋势。特别是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孩子的教育管理不是孤立地作为一个家庭问题而已经上升为一个公共问题,既要关注流动儿童当下的学业过程和成果,更要站在流动儿童立场重构现代意义上的管教方式,着眼于流动儿童的终身意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DALY M.What adult worker model? A critical look at re- cent social policy reform in Europe from a gender and family perspective[J].Soci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tud- ies in gender,state & society,2011(1):1-23.
[2]科萨罗威廉.童年社会学[M].程福财,李新华,于贤荣,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105.
[3]肖莉娜,何雪松.社会想象的嬗变: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知社会学视角[J].浙江学刊,2019(1):38-41.
[4]马晓娜.教育公平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博弈:新形势下超大城市“异地高考”实施的困境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7(8):5-8.
[5]朱永新,魏书生,贺乐凡,等.《规划纲要》让我们形成共识凝聚力量[J].中国教育学刊,2010(4):1-10
[6]陶圣叶.道德发展视角下的教育惩戒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9(4):4-9.
[7]阿利埃斯菲利浦.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M].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0,136.
[8]成尚荣.儿童立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规划课题“吉林省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影响机制与对策研究”(编号:GH19142)。
作者简介:
王猛(1986.04-),女,汉,吉林通化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流动儿童教育研究。
王金娟(1988.01-),女,汉,黑龙江省虎林人,讲师,吉林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