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刘会民 伏洪超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促进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0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对比两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恢复情况、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最大尿流量(MFR)和残余尿量。结果:实验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接受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的实验组的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和最大尿流量(MFR)均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和最大尿流量(MFR),实验组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残余尿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明显效果更好,能够促使患者膀胱功能快速恢复,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间歇导尿;膀胱管理方案;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
【中图分类号】R322.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1-055-01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的严重合并症,易导致尿路感染和尿毒症等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排尿管理及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尽快恢复患者膀胱贮尿和排尿的双重功能[1]。本文围绕着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促进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61±1.13)岁,实验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75±1.36)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常规排尿治疗,如给予患者氯贝胆碱片、特拉唑嗪胶囊等。对照组再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心理开导、留置导尿管、饮水管理和腹部热敷等[2]。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①间歇导尿:指导患者导尿操作,出院时采用间歇自家清洁导尿管(CISC)。开始导尿间隔4至6小时,然后根据尿量和膀胱恢复情况逐渐延长[3],当剩余尿量<50ml时停止导尿[4]。②膀胱管理:间歇导尿可提示患者模拟正常排尿动作,双手紧贴膝盖,下腹肌收缩迫使尿液排除[5]。同时按摩膀胱,用一只手从膀胱底部向上进行环状按摩5分钟,力度慢慢加重,直到膀胱收缩成球,然后双手重叠在膀胱上,慢慢挤压到耻骨下部以促进排尿。两组患者均需干预3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最大尿流量(MFR)和残余尿量;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所有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症状改善和精神状况等进行判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具体的指标,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接受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接受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的实验组的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和最大尿流量(MFR)均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和最大尿流量(MFR),实验组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残余尿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开展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不仅是恢复患者膀胱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患者发病后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实验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接受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的实验组的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和最大尿流量(MFR)均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和最大尿流量(MFR),实验组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残余尿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
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它的优点更多,对患者的预后的效果,明显护理质量更好,能够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吕梅芬.间歇清洁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1):119-121.
[2]胡英杰. 神经源性膀胱上尿路损害风险管理方案的构建及验证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20.
[3]蔡田培. 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郑州大学,2019.
[4]龙秀印,马昊杰.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0):41-42.
[5]王丽芳.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5):299+301.
昆明广福老年病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